元時期形勢圖

元時期形勢圖

元人繪《沙原放牧圖》靼,以別於漠南的白韃靼(汪古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沙原放牧圖
  • 所屬年代:元代
  • 意義:蒙古部落早期分布
  • 材質:紙質
大約在唐代末葉,蒙古一部逐漸遷到原來鐵勒人的居地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上游不兒罕山(今蒙古肯特山)地區。蒙古人傳說,遠古時,蒙古部落被他部所滅,僅兩男兩女倖存,逃到名為額爾古涅昆的山中,後來子孫繁衍,分為許多支,山谷狹小不能容納,因而移居草原。其中一個部落的首領名叫孛兒帖赤那(Börte-■ino,意為蒼狼),妻子名叫豁埃馬闌勒(Qohai-maral,意為白鹿),他們遷到斡難河源頭不兒罕山居住。蒙古人的祖先傳說,反映了他們的先人從額爾古納河西遷的事實,以及蒙古人遠古的圖騰觀念。
蒙古原為森林狩獵部落,進入草原後,遊牧畜牧業很快發展起來。在遼朝的統治下,他們與中原地區的聯繫日益緊密。中原先進經濟、文化的影響,特別是鐵的輸入,促進了蒙古各部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原始的氏族制度迅速瓦解,私有制日益發達。部落中的伯顏(富者,蒙語bayan的音譯)多擔任首領,社會分化成世代當首領的那顏(貴族,蒙語noyan的音譯,意為“官人”)和依附於貴族的哈剌抽(平民,蒙語qara■u的音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