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日帖
- 作者:米芾
- 年代:北宋(1099)
- 類別:書法
- 字型:草書
- 大小:高25.2厘米,寬40.5厘米
- 特點:腕力沉雄,跌宕生姿
- 館藏: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
作品釋文,釋文說明,藝術特點,作品評價,作品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釋文
元日明窗焚香,西北向吾友,其永懷可知。展《文皇大令》閱,不及他書。臨寫數本不成,信真者在前,氣焰懾人也。有暇作譜,發一笑於事外。新歲勿招口業,佳。別有何得,泗戎東下未,已有書至彼,俟之。
釋文說明
作者在元旦之時,向友人透露自己展玩《文皇大令》,《文皇大令》見於米芾《書史》,即指唐太宗《唐文皇手詔》。米芾不只展玩,並臨寫數本不成,因為高超的真跡就在眼前,氣焰懾人,令他不敢下筆。米芾於元旦日猶不輟臨帖,其精勤於此可見。
藝術特點
米芾草書帖不多,此為米芾草書九帖之三。時人評其草書個性不如行書鮮明,仔細研讀後,仍然能夠感受到典型的米芾用筆特徵。此帖是由“取古法”向“個性化”轉化的一個典型,既具有古帖的許多特徵,同時亦有米芾個人的特點。觀之,整篇有與古帖相合處,其每字用筆,已具自家特徵。取法古人者,最怕無“我”,有我則生,無我則死!如何變通,是臨帖中需要解決的問題。米芾被譽為“集古字”之大成者,其在“集古字”的過程中亦在不斷尋求自己個性化的特徵,在此帖中得到了印證。
作品評價
作品賞析
此帖的大多草字寫法直取晉人,用筆亦有晉人特徵,如:第二行“其、永”,第三行“不及”,如將第四、七、八、九行分割出來置於二王帖中,亦難以辨出。而首行,是米芾行書的典型特徵,如“元、窗、香、西、北”等字,用筆提按變化大,且向右上聳肩取勢,第二行“向吾友”尤其明顯,“文皇大令”與第六行“人、也、作、譜、友”等字,用筆爽勁,頓挫有力,粗細對比強烈,是米芾用筆個性化的具體顯現。米芾用筆迅疾,腕力沉雄,既速且勁,跌宕生姿,線條粗細的變化對比強烈,筆勢連綿,氣勢逼人,性情迸發。
朱仁夫認為此帖與《論書帖》是米芾的代表作,又是米芾藝術風格的又一個層次:古雅脫俗,意趣天成。日本人中田勇次郎云:“書法仿王羲之草體,超越通常的王字,而更得晉人高致之風度。”均可見《元日帖》確是米芾草書中的佳作。此帖字字多不相連,唯有一些字與字之間以末筆相連,如:“向吾友”、“不及”、“本不”;另有一些以遊絲線相蓮,如:“懷可”、“在前”、“何得”。字字筆滋精靈,若行若藏,首尾相接,左右呼應,實是“意到筆不到的”。筆意極盡變化,擫拓相間,圓中蘊方,蒼潤互補。看似灑脫不拘,實則結體自由不散亂,形成一種率真平易的獨特書風。觀後有不枯、不俗、不媚、不弱的美感。
名家點評
明都穆跋:翁此卷嘗入紹興秘府,後有其子元暉題識,蓋海岳平生得意書也。其中有登海岱樓詩一首,下小字注云:“三四次寫,間有一兩字好,信書亦一難事。”夫海岳書,可謂入晉人之室,而其自言乃爾,後之作字者當何如耶?
明張醜《清河書畫舫》:筆法與海岳諸帖小異,有天真爛漫之趣。
清吳升《大觀錄》:筆勢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而飛揚跌宕,亦時時間出。
清《壬寅銷夏錄》:此冊清雄絕俗,超妙入神,非後人摹寫所能到。
曹寶麟亦云:“漣水諸草,以此本最佳,以《中秋》最劣。”
李之儀評曰:“元章書迴旋曲折,氣古而韻高。”
明張醜《清河書畫舫》:筆法與海岳諸帖小異,有天真爛漫之趣。
清吳升《大觀錄》:筆勢如風檣陣馬,沉著痛快。而飛揚跌宕,亦時時間出。
清《壬寅銷夏錄》:此冊清雄絕俗,超妙入神,非後人摹寫所能到。
曹寶麟亦云:“漣水諸草,以此本最佳,以《中秋》最劣。”
李之儀評曰:“元章書迴旋曲折,氣古而韻高。”
作者簡介
米芾(1051-1107),中國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號襄陽居士、海岳山人等。祖籍太原,後遷居湖北襄陽,長期居潤州 (今江蘇鎮江) 。曾任校書郎 、書畫博士、禮部員外郎。善詩,工書法,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初師歐陽詢、柳公權 ,字型緊結,筆畫挺拔勁健,後轉師王羲之、王獻之,體勢展拓,筆致渾厚爽勁,自謂“刷字”,與蘇軾、黃庭堅、蔡襄並稱宋代四大書法家。其繪畫擅長枯木竹石,尤工水墨山水。以書法中的點入畫,用大筆觸水墨表現煙雲風雨變幻中的江南山水,人稱米氏雲山,富有創造性。米芾傳世的書法墨跡有《向太后輓辭》、《蜀素帖》、《苕溪詩帖》、《拜中嶽命帖》、《虹縣詩卷》 、《 草書九帖 》、《 多景樓詩帖》等,無繪畫作品傳世。著《山林集》,已佚。其書畫理論見於所著《書史》、《畫史》、《寶章待訪錄》等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