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延明(“嫦娥一號”衛星推進分系統主任設計師)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元延明,“嫦娥一號”衛星推進分系統主任設計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魏延明
  • 民族:漢族
  • 主要成就:“嫦娥一號”衛星推進分系統主任設計師
  • 性別:男
人物介紹:魏延明,研究員,“嫦娥一號”衛星推進分系統主任設計師,五院和控制與推進系統事業部科學技術委員會委員,第四屆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為微重力科學與套用研究專業委員會委員、五院學科帶頭人後備人員、五院產品首席專家、碩士生導師。先後獲得國防科技技術進步一等獎1次、二等獎1次、三等獎2次,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1次。
初識魏延明,他沉靜而內斂,金絲邊眼鏡的背後透露出一股威嚴;走近魏延明,驚奇的發現“PK”、“挑戰”等時髦字眼從他口中一一“蹦出”;談及年輕人的培養,他打開了話匣子,面對記者侃侃而談。
處事低調,內心火熱,這就是魏延明。歷經中國航天近二十年的風風雨雨,他始終堅守著航天人的那份執著,實現著飛向太空的夢想。
腳踏實地 揮灑汗水唱凱歌
1987年,魏延明從國防大學火箭發動機專業畢業。懷揣探索科學奧秘的夢想,他考入五院502所攻讀自動化儀表與裝置專業研究生,師從衛星推進系統專家齊汝先。我國衛星推進系統事業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建立和發展起來的,研製成功的能夠適應各種軌道任務需求的推進系統平台其系統和主要部件的性能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紮根航天這片沃土,汲取著豐富的理論知識,“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沁入心田,經過5年的歷練,30歲的魏延明擔當起資源二號衛星表面張力貯箱的設計重任。
最初的貯箱打算從法國引進,但是在技術交流中發現,法國的貯箱環境試驗條件不能滿足資源二號的要求,於是院裡決定自己研製。聰慧的魏延明僅用一年多的時間就完成了貯箱從初樣到正樣的全部工作,在模組化設計、推進劑管理裝置全連通網路結構、防氧化技術等諸多方面實現創新,貯箱性能完全滿足設計要求,綜合性能超過了法國同類產品的水平。
資源二號表面張力貯箱經過在軌飛行驗證了其高性能、高可靠的特質,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為後續型號貯箱的開發設計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魏延明功不可沒。2002年5月發射的海洋一號衛星,推進系統經過7次變軌工作和多次全姿態捕獲操作,一切正常。海洋一號表面張力貯箱,就是魏延明在資源二號貯箱技術基礎上研製的,成為當時世界上容積最小的表面張力貯箱。
目前,基於資源二號技術的貯箱已經形成系列化和批量化,還套用於環境一號C、遙感一號、遙感二號等多個型號,交付產品達到40多隻,成為產品化程度最高的產品。

加注中的魏延明
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中國大地上風起雲湧的經濟大潮強烈衝擊著清貧的航天人。那時,外面的大公司每月有幾千塊錢的經濟收益,而研究所才區區幾百元。許多當年研究生同學或出國,或到公司謀得高職,但魏延明始終堅守著衛星推進系統這一陣地,並孜孜不倦的探索著,追求著。他認為研究所的工作有意義、有挑戰、有價值。每當看到新技術、新知識,他就“心裡痒痒”,越是沒有做過的就越是想去試一試。“向別人挑戰,向自己挑戰,追求最好,超越自己”魏延明如是說。
就是這樣日積月累的豐厚積墊,就是這樣堅持不懈的努力奮鬥,2003年,在東方紅四號表面張力貯箱的研製遇到重大技術挫折後,院領導和項目辦第一時間想到了502所的魏延明,立即成立了“貯箱攻關組”並簽發了院長令。此時,距離產品交付的日子越來越近,時間緊迫,魏延明臨危受命、迎難而上,依靠長期從事推進技術專業研究所獲得的知識經驗和對國外貯箱研製的全面了解,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完成了貯箱從方案論證、貯箱設計、加工、鑑定試驗、正樣產品驗收試驗和交付的全部工作。產品一次成功,中間未出現反覆,成功解決了研製過程中的重大技術問題,為東方紅四號衛星贏得了寶貴的時間,避免了進度推遲帶來的不利影響,得到院領導的高度讚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