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底老嶺古道位於平陽縣水頭鎮鶴溪社區中元村元底自然村老嶺腳。“老嶺”原名“大嶺”,因明清時期其南面數百米處又新建了一條通往梅源的山路,當地民眾便把這條年代久遠的古道易名為“老嶺”,以示區別。
古道始建年代無考,但在北宋時期已見文字記載,這也是目前為止最早見於文字記載的平陽古道,清道光五年(1825),當地民眾曾集資予以重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元底老嶺古道
- 位置:平陽縣水頭鎮鶴溪社區中元村
- 始建:北宋
- 重修:清道光五年
基本信息,歷史沿革,文化遺承,
基本信息
古道呈東西走向,西連鶴溪社區中元村,東接鰲江鎮梅源社區外山村,是古時鶴溪和北港地區一帶經梅源(舊稱十八都)前往瑞安和溫州的主要交通要道。古道順山勢而上,山路較平緩,路面用不規整的自然塊石鋪砌而成,全長約3.4公里,寬0.8至1.2米,古道四周樹木蔥蘢,風景秀麗,環境幽雅,兩側保存有多座古民居以及清道光五年(1825)的《勒刻捐建修嶺之資姓氏予左》石碑一通。
歷史沿革
老嶺古道自建成後,千百年來,在古道上來來往往的人不知凡幾,由老嶺古道北上求學和考取功名也是如過江之鯽,不知其數。而在其中,當以北宋時期平陽學統的發端者陳經邦、陳經正兄弟最為著名,正是這兩位兄弟從老嶺古道北上求學,將洛學帶入平陽,從而促進了平陽文化的振興。
陳經邦字貴敘,又字貴新,太學生,北宋徽宗大觀三年(1109)進士,終迪功郎;其從弟陳經正,字貴一,太學生,布衣終身,北宋平陽縣宰清鄉樂溪(今鶴溪)人。
平陽自西晉太康四年(283)建縣,一直到唐末五代時期,學校荒廢,文風不振。到了宋神宗熙寧年間(1068~1077)王安石變法,興辦教育,擴充汴京(今河南開封)太學,太學生的名額大增。在此影響下,陳經邦、陳經正和陳經德、陳經郛等兄弟,千里迢迢,從老嶺古道北上,前往太學讀書,其後他們慕伊洛之學,師承程頤,成為程門高足。在《二程集》中,記錄有多條陳經邦和陳經正與其師程頤的問答,通過這些問答,也可反映出他們的學識和學術成就。不僅如此,陳經正還頗受程頤器重,這從《二程集·河南程氏遺書卷二十一上》的一則記載可以看出:“謝湜求見者三,不許,因陳經正以請。”後來也成為程頤高足的四川人謝湜從四川前往洛陽向程頤請教,多次求見卻不被接納,直到通過陳經正的關係後才得以當面請教,由此也可見陳經正在程門中的地位了。
根據如今居住在鶴溪的陳經正後裔世代相傳,他們的祖先是唐朝末年從福建莒溪搬遷到樂溪大嶺旁的山麓居住的,繁衍了幾代人後,出了陳經邦、陳經正這兩位有名的讀書人。至今在鶴溪元底村的大嶺旁,還殘存著一處人稱“陳氏老厝基”的老宅基和較為完整的圍牆,根據南宋許景衡《橫塘集》等文獻的記載和實地考證,可以確定這處“老厝基”就是陳經邦、陳經正兄弟的故居遺址。
文化遺承
在元底老嶺古道所在地的鶴溪中元村,除了老嶺古道、二陳故居遺址這些地表遺存的物質文化遺產之外,還有非常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尤其是以一年一度的二月初二鶴溪廟會最為獨特和著名。
鶴溪廟會由中元村境內俗稱“老殿”的鎮境廟、俗稱林泗爺殿的靈佑殿、娘娘宮等宮廟發起的,是當地民眾自發組織的民間傳統活動。廟會期間因各路商賈雲集,貨物充足,所以又有“會市”之稱。廟會歷史悠久,形成年代已無從考證。據說從明朝中期開始,鎮境廟祭祀神靈時,附近村民便在廟旁擺攤設鋪,兜售自家製作的手工藝品和特色小吃,廟會由此初具雛形。到了清朝乾隆年間,為了祈求神靈保佑合境平安,民眾重修靈佑殿和新建娘娘宮,並於農曆二月初二同時舉行了盛大的落成典禮,這天四面八方的商客匯集於此,抬閣、高蹺等民間表演藝術也紛紛前來助興,熱鬧非凡。受其影響,鎮境廟隨後也把廟會時間改成這天,這使得本來分散零落的廟會開始集中起來,並逐步形成現如今的規模。
舊時的鶴溪廟會,各個宮廟除了延請戲班子演唱社戲酬神娛人之外,每年都會舉行迎神賽會活動。迎神賽會的通俗說法是“抬著神像出巡”,每次參與活動的人數都有數百人之多,整個場面十分壯觀,旌旗招展,人聲鼎沸,鼓樂喧天。出巡路線根據實際情況加以選定,一般從宮廟出發,途經附近的十來個村落兜圈返回,村落與宮廟都要擺設祭壇和燃放鞭炮予以迎接。
鶴溪廟會獨具特色之處體現於其精彩紛呈的踩街活動,如今,整個平陽乃至溫州地區的廟會中已很少能夠見到保持得如此完整的活動形式了。
參與踩街活動的節目由中元村和附近各村自發組織,有扮抬閣、踩高蹺、串馬燈、滾龍、敲腰鼓、跳扇舞和扮八魔等,大多屬於民間表演藝術形式,這些遊藝項目均配備鑼鼓嗩吶伴奏,吹奏敲打,聲勢浩蕩,成為街頭巷尾一道亮麗的風景。其中,尤以抬閣最為民眾所喜聞樂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