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家廟村位於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下馬渡鎮,祁陽正北,東經111度54分35.2秒,北緯26度40分37.08秒,有順慶堂、森玉堂、聚星堂為清朝乾隆時期修建的三大古建築群,近年來發展起來的蓮花基地,達1600多畝,並在村委會的帶領下大力發展旅遊建設,已經形成了“生產+銷售+旅遊”的產業模式,帶動了經濟的發展,而蓮花基地也和古院落群一起,成為了元家廟村的名片。元家廟村的劉大家院,建於清朝乾隆年間,建築面積達2萬平方米。
2016年11月,元家廟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公示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元家廟村
- 外文名稱:YuanJiaMiao Village
- 行政區類別:行政村
- 所屬地區:湖南省永州市
- 下轄地區:機覽橋、何家橋、沙井坪、順慶堂、森玉堂、聚星堂
- 政府駐地:永州市
- 電話區號:(86)0746
- 郵政區碼:426171
- 地理位置: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下馬渡鎮
- 面積:2.2平方公里
- 人口:1098人
- 方言:祁陽方言
- 氣候條件:亞熱帶氣候
- 著名景點:古村落群+蓮花基地
- 火車站:祁陽火車站
- 車牌代碼:湘M
- 耕地面積:40.3公頃
- 經度:東經111度54分35.2秒
- 緯度:北緯26度40分37.08秒
行政區劃,自然資源,地理環境,人口民族,風景名勝,劉家大院,蓮花基地,七祖廟,特色美食,荷葉包雞,清炒藕尖,蓮子羹,食用茶油,喝螺,歷史文化,
行政區劃
元家才櫃烏廟村,古時建有袁家廟而得名,明朝年間,劉姓自江西遷移至此,袁姓沒落,劉姓占主導地位,後將“袁”寫成“元”。村委會駐沙井坪,轄機覽橋、何家橋、沙井坪、順慶堂、森玉堂、聚星堂6個村民組。
自然資源
元家廟村總面積2.2平方公里,耕地40.3公頃。
地理環境
元家廟村位於湖南省永州市祁陽縣下馬渡鎮,祁陽正北嫌櫃汽。交通指引:
1、從祁陽縣城光明村往北,沿祁陽至衡陽的古道走20華里至大華山腳下,於鹽灣山路口右轉即可入村(或由清水塘路口右轉1公里也可入村),路口均有指示路牌。
2、從光明停車場乘大橋灣方向的班車,在鹽灣山下車,右轉沿村道走0.5公里,即可進入元家廟。
元家廟村,湖南省祁陽縣下馬渡鎮
人口民族
元家廟村289戶,1098人(2015年7月數據)。
風景名勝
順慶堂、森玉堂、聚星堂為清朝乾隆時期修建的寒驗拳旋三大古建築群。這三個古代建築群構思巧妙,設計完美,雕龍畫鳳,堪稱奇觀。
從祁陽北門出城走20華里市鴉贈,就是祁陽縣下馬渡鎮元家廟村劉氏的三個大院:院子的名字分別叫順慶堂、森玉堂和聚星堂。並分別是元家廟村的四組、五組、六組。
三個大院建於清乾隆時期,距今280多年。精付判籃從風水角度講,劉家院落群可算風水寶地,只要站到對面的高山上眺望,就像一條巨龍臥在那裡,大華山為龍身,龍頸就是清水塘一組(栗木鋪)那條街,劉家三個大院正好座落在龍的嘴巴上。劉家歷代人才輩出,家業興旺。順慶堂大門口曾掛著一幅匾,上面書寫:“劉皎大人,湖南省政加三級,跨十八匹馬”。劉文定(乾隆十年1745年~嘉慶六年1801年),字靜安,號舒堂清,例授儒林郎,任浙江布政史;劉普,號芝圃,又名劉普施(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清太學士。乾隆皇帝下江南時曾贈送給劉普施紙扇一把。1958年見過此扇,後放入劉普施墓中。現在存有御扇拓本,有乾隆親筆字刻在石頭上,具有較高的文物歷史價值;劉普施管轄良田3600畝,從元家廟村經下馬渡過六和堂到赤塘的百畝大丘都是劉家的,劉普施到下馬渡不需走別人的土地過。田多糧多,於是修建了一個倉庫——劉家灣倉庫,一直沿用到今天。曾流傳著:劉家嶺姓劉的背書箱,梓里山姓劉的射月亮,元家廟姓劉的管田莊……劉曙字日曉,字亦城,號君亭(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清邑文學,例授承德郎,刑部主事;劉響,字日中,號午喬(嘉慶6年1801年~道光7年1827年)清太學士……如今元家廟仍有很多人在外地工作,大多都是讀書走出農門,幾乎家家都有大學生。
劉家大院
從族譜看,元家廟姓劉的乃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漢高祖劉邦稱為一世,55世嗣孫劉緯綿從江西遷居大橋灣。66世嗣孫劉揚名公比較有名聲,現元家廟、劉家嶺、梓里山村、筱嶺唐沖姓劉的大多數都是劉揚名公子孫。從漢高祖劉邦開始,傳到現的“厚”字輩和“崇”字輩,分別為劉邦的74世、75世嗣射遙孫。
一、順慶堂
順慶堂又名“水閣涼亭,八角班爪”。方圓上百公里,只要一提“水閣涼亭、八角班爪”這個名字,年長的都知道。
順慶堂的八字槽門口有兩條光滑如鏡的40厘米高的正方形石凳,兩側分別各有一條長方體的雙人石凳,油光放亮;上方牆上畫了一對栩栩如生的鳳凰,屋頂兩邊有一對獅子,中間有一隻正要起飛的雄鷹。兩扇大門有十幾厘米厚,並打了鐵箍,非常堅實,晚上把大門一拴,萬夫莫開。
邁進大門就踏上了橋板,橋板下是一口一畝見方的長方形塘,既可以讓全院的人洗衣,又可以作防火之用。塘的正中架了一座長60米左右的石橋,下面是石墩,石墩上鋪著長200厘米,寬50多厘米,厚16厘米的長方體石板,一路橫跨池塘。橋的兩頭都是石板圍成的高140厘米的護欄,間隔兩米遠就有一石墩,上面有一個圓柱石,左右對稱,顯得莊嚴。到正中央橋面就寬了兩倍,就在這上面建了一座三間兩層的樓閣,橋兩邊的房子用木柱架在橋礅上,再鋪上厚厚的木板,四周是140CM高的木柵欄,柵欄有各種花紋,既美觀槳膠懂又堅固。四角都有木柱撐著上層樓閣,柱子上方橫樑上雕著猴子、豹子、獅子。在兩邊房子大小規模一樣,動物的形態也是左右對稱。從板梯上登上二樓,這裡三間相通,顯得更寬,光線也更亮了。柱子上也雕著各種動物,活龍活現,就像真的一樣。式樣都是左右對稱,樓面是木板,四周木柵欄,手扶欄桿,向遠眺望,有種想要飛翔的感覺。屋頂就是八角涼亭。
過了橋就到了“游亭”,游亭由四根柱子撐起一層瓦房,游亭下由木柵欄圍著,院子裡所有的柱子都是用油布裹著的,以防破損。柵欄外是左右兩個小天井,天井兩邊的房子都是帶小花園式的兩層樓閣,左右對稱。
上兩級台階就到了院子的中門,中門兩邊有耳門,進入院子,大多都是從耳門進入的。耳門後的房子左右相對。中門裡面就是前廳屋,一座三間。這都是公房,沒人居住。
前廳屋進去是大天井,從天井上三級台階進入正廳屋。正廳屋裝著神堂,正廳屋階沿可以進入院子左右邊,天井和正廳屋兩邊分別有三排橫屋,左右對稱,正廳屋兩邊各有一個碓米的房子。
整個院子的地面都是由正方形地磚鋪地,天井是由石板鋪地,見不到一寸泥土地。下雨天不用走濕路,淋不到雨。人們都從走廊和小巷進入院中或院後,陌生人進入院子從耳門進怕迷路不會走,只好走大門進大門出。院子的屋頂都是瓦面,特別匯水搞得好,從不漏雨。屋頂的瓦特別厚,木材也特粗,院子後面有圍牆,各家雜房和茅房都在院子後面圍牆以內。順慶堂的特點是院中有池塘,池塘上有樓閣,美如仙境。從大門到正廳屋100米深都是公房,便於活動,辦紅白喜事,擺幾十桌酒席不在話下,集中在一起。這種特點方圓幾十里絕無僅有。整個院子座西向東,以中軸線左右對稱,構思巧妙,設計嚴謹。是方圓數百里獨一無二的古代建築。
可惜的是文化大革命時,造了支書反的文革支書帶領無知的造反派只破“四舊“不立新的人跑到”永閣涼亭,八角班爪”,把柱子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用錘子錘掉,錘不爛的用鋸鋸掉,爬到樓上、屋頂上把各種動物、飛鳥全部砸碎……可以申報國家級文化遺產的院落砸得稀巴爛,面目全非。到1984年院子的人把“水閣涼亭,八角班爪”拆除改建成現在這樣過道性涼亭。全院占地面積10畝。
二、森玉堂
森玉堂(就是中間院子),下接順慶堂上挨聚星堂。森玉堂建於清朝時期,由劉揚名公的玄孫劉普施建成了七棟樓閣,都建造曬樓(陽台)。比順慶堂後建幾十年,並建得比較高且寬。劉普施建的七棟全是座西向東,後由另一人在南邊建造了八棟,形成了森玉堂。柱子高而粗,漢白玉石墩柱,顯得雄偉氣派。左青龍右白虎,青龍這邊三棟房,白虎這邊九棟房。全院子地面都鋪了正方形地板磚,天井和通道地面都由石板鋪面,全院見不到一寸泥土。到報廳屋往左進去,都走過道巷子,彎彎曲曲,好像進了迷宮,使陌生人找不著北。
八字槽門(大門)朝東開,槽門口有兩個大腰鼓石,供人休息坐,面上非常光滑,大門前是一口塘,也叫森玉塘。兩側各有一條長方體做成的雙人石凳。槽門進去是過亭(天井),再上三級台階就進入報廳屋,中間是公屋,兩邊有人居住;過了報廳屋就進入游亭,游亭由四根木柱撐起一層瓦面房,走過游亭進入了前廳屋,一座三間房,中間四根大木柱,接著前廳屋的是天井,從天井上三級台階就到了正廳屋,正廳屋這一排三棟,階沿六根大木柱。從大門到正廳屋大概有80米深,中間都是公屋,便於擺酒和集體活動,操辦紅白喜事擺三十桌酒也不在話下。整個院子顯得高大、莊嚴、雄偉。很有遊覽觀光價值,觀光古代建築文化,欣賞價值很高。在七十年代末,進槽門右邊第二棟已拆除,橫進大門左邊橫屋也倒了一間,全院建地面積12畝。
三、聚星堂
聚星堂是三個院子最上面的院子,整個院子座西向東,槽門是向北拐彎開的,於解放前已倒掉。聚星堂是三個院子規模最小的院子。院子座向右邊橫屋已拆了。特點是對稱式古代建築,建於清朝,距今已近三百年,全院建地面積6畝。
蓮花基地
蓮花基地位於元家廟村村委會旁,占地1000畝,是元家廟村近年來“新”的農業基地。它的新不僅在於是它是新發展的,還在於它給農民帶來了新的經濟效益,更在於它不同於普通的農業基地,更有新意。
整個夏季都是基地賞蓮的好時節。白天,三五成群,遠離城市的喧囂,賞蓮花,摘蓮子,用相機定格邂逅蓮花的情趣;夜晚,沐浴著月光,乘一席涼風,借著蛙鳴,享受這荷塘月色,實乃人生一大美事。不同的時刻蓮花基地總能製造不同的驚喜。清晨的露珠、午後的暑熱、傍晚的斜陽,為每一瓣花都增添了獨特的韻味,這是元家廟村特有的風情。
蓮花基地吸引的遊客絡繹不絕,更吸引了媒體的關注。永州電視台曾親臨蓮花基地拍攝,對蓮花基地的美景及遊客賞蓮的熱鬧場景進行報導。媒體和廣大遊客紛紛為蓮花基地的美景點讚。
七祖廟
元家廟舊廟原址位於沙井坪老楓樹下,舊廟創建年代久遠,已無從考證,因年久失修,破敗蕭條,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拆毀,而有百餘年壽齡的老楓樹也於前些年在狂風暴雨中倒下。現逢太平盛世,社會和諧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為弘揚民俗傳統文化,祈福平安豐收祥和,由村民自發倡導組織重修廟宇,暫定命名為“七祖廟”,供奉道教的七位神仙,以供香客祭拜,遊人瞻仰,從面實現凝聚人心、和善布德、造福趨利的心愿。由民間組織自發倡導發起的元家廟村廟宇重修計畫,已經正式破土動工。由17位熱心村民組成籌備委員會,向社會各界發出募捐倡議書,得到 了各界賢人達士的大力支持,募集到民間善款達十餘萬元。
特色美食
荷葉包雞
將雞宰殺洗淨,除去內臟,添加一些配料於雞腹內,將荷葉在外面裹住整隻雞,一起蒸煮而成,雞的肉質細嫩,滋味特別鮮美,並富有營養,且有滋補養身的作用,還有一股淡淡的荷葉清香。
清炒藕尖
將藕尖洗淨切片,熱水焯一下備用,將油燒熱,放入大蒜薑絲(可選擇放少許切段的紅辣椒),炒出蒜香後,將藕尖倒入鍋中,大火翻炒,加入適量食鹽、雞精、蔥花,翻炒均勻起鍋,香脆嫩滑的藕尖就做好了。
“藕尖(藕稍)”統稱"藕帶",是連線藕節和嫩荷葉的莖,含水量大,口感松碎,回味無窮,是夏季蔬菜的首選。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藕蔤”(藕尖)“氣味甘,平,無毒”, “功與藕同”,能健脾開胃,益血補心,故主補五臟,有消食、止渴、生肌的功效。
蓮子羹
蓮子羹,漢族甜品之一,冷食、熱食均宜,具有清心順氣的功效,根據配料不同可以做出多種口味。其中的蓮子能夠強心安神,清心順氣,有較好的保健效果,特別適合妊娠期孕婦食用。
將新鮮蓮子去皮去芯,洗淨備用。於沸水內加入洗淨的西米,煮數分鐘取出,用冷水浸泡1小時至西米呈透明狀,取出,再將西米加適量水加熱煮沸,改用文火煮至西米粒酥熟後,將蓮子和枸杞(幾粒即可)加入西米粥中,加白糖,邊攪勻邊加熱煮沸,稍涼即可食用,或放入冰櫃內冷涼亦可。
食用茶油
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優質食用油 ;茶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遠遠高於菜油、花生油和豆油,與橄欖油比維生素E含量高一倍,並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也可作為潤滑油、防鏽油用於工業。茶殼還是一種良好的食用菌培養基。研究表明,油茶皂素還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
喝螺
喝螺是湖南永州一帶的漢族小吃,屬於湘菜系,祁陽人尤其愛吃。選用當地所產鐵螺加工烹調而成,具有清香脆嫩、湯鮮味美等特點,帶有濃厚的地方風味。據鑑定,喝螺營養價值極高,能清火開胃,益元氣,和五臟。
喝螺好吃,但食用方法不對,螺肉喝不出。為此,食螺時嘴要緊貼螺殼,嘴唇縮小到和螺口一樣大,喝氣適當。如果螺肉仍喝不出來,可用嘴在螺尾一吸,再來喝螺,或用筷子一頭插入殼內,使螺肉鬆動,再喝螺肉。
歷史文化
老槐樹傳說
相傳漢高祖劉邦66世嗣孫劉揚名公之玄孫劉普施,在建七棟樓閣的時候,於森玉塘左右兩側各種下一棵槐樹(因槐樹乃科第吉兆的象徵,企盼劉氏子孫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清乾隆年間夏,雷雨大作,一記驚雷把右邊的槐樹劈開,爾後在其妻精心照料下,隨又復活,但樹幹卻慢慢傾向於塘面,頑強的生長著,其妻每日於樹蔭下乘凉,據說後以四十餘歲高齡又產六子,均有所建樹,後人感其恩德,欲誠心求子者均來槐樹邊祈禱,每求必應,後世劉氏在元家廟村開枝散葉安居樂業,關於老槐樹的故事也一代一代往下傳。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為回響國家號召大煉鋼鐵,左邊的槐樹已被砍掉,後又恰逢六零年代鬧饑荒,村民們用採摘來的槐花,清水淘洗乾淨,加進一些米麵雜糧,蒸熟,又綿又酥, 讓許多村民度過了饑荒,而槐樹葉清肝瀉火,涼血解毒,散瘀止血的功效,也讓村民的體魄更加的強健。元家廟人從這裡出發,求學海內外,幾乎家家都有大學生,成為了建設社會的生力軍。
歷史傳說,已無從考證,但豈今兩百餘年,老槐樹依然斜臥於塘面,青翠蔥蘢。
劉家大院
從族譜看,元家廟姓劉的乃是漢高祖劉邦的後裔。漢高祖劉邦稱為一世,55世嗣孫劉緯綿從江西遷居大橋灣。66世嗣孫劉揚名公比較有名聲,現元家廟、劉家嶺、梓里山村、筱嶺唐沖姓劉的大多數都是劉揚名公子孫。從漢高祖劉邦開始,傳到現的“厚”字輩和“崇”字輩,分別為劉邦的74世、75世嗣孫。
一、順慶堂
順慶堂又名“水閣涼亭,八角班爪”。方圓上百公里,只要一提“水閣涼亭、八角班爪”這個名字,年長的都知道。
順慶堂的八字槽門口有兩條光滑如鏡的40厘米高的正方形石凳,兩側分別各有一條長方體的雙人石凳,油光放亮;上方牆上畫了一對栩栩如生的鳳凰,屋頂兩邊有一對獅子,中間有一隻正要起飛的雄鷹。兩扇大門有十幾厘米厚,並打了鐵箍,非常堅實,晚上把大門一拴,萬夫莫開。
邁進大門就踏上了橋板,橋板下是一口一畝見方的長方形塘,既可以讓全院的人洗衣,又可以作防火之用。塘的正中架了一座長60米左右的石橋,下面是石墩,石墩上鋪著長200厘米,寬50多厘米,厚16厘米的長方體石板,一路橫跨池塘。橋的兩頭都是石板圍成的高140厘米的護欄,間隔兩米遠就有一石墩,上面有一個圓柱石,左右對稱,顯得莊嚴。到正中央橋面就寬了兩倍,就在這上面建了一座三間兩層的樓閣,橋兩邊的房子用木柱架在橋礅上,再鋪上厚厚的木板,四周是140CM高的木柵欄,柵欄有各種花紋,既美觀又堅固。四角都有木柱撐著上層樓閣,柱子上方橫樑上雕著猴子、豹子、獅子。在兩邊房子大小規模一樣,動物的形態也是左右對稱。從板梯上登上二樓,這裡三間相通,顯得更寬,光線也更亮了。柱子上也雕著各種動物,活龍活現,就像真的一樣。式樣都是左右對稱,樓面是木板,四周木柵欄,手扶欄桿,向遠眺望,有種想要飛翔的感覺。屋頂就是八角涼亭。
過了橋就到了“游亭”,游亭由四根柱子撐起一層瓦房,游亭下由木柵欄圍著,院子裡所有的柱子都是用油布裹著的,以防破損。柵欄外是左右兩個小天井,天井兩邊的房子都是帶小花園式的兩層樓閣,左右對稱。
上兩級台階就到了院子的中門,中門兩邊有耳門,進入院子,大多都是從耳門進入的。耳門後的房子左右相對。中門裡面就是前廳屋,一座三間。這都是公房,沒人居住。
前廳屋進去是大天井,從天井上三級台階進入正廳屋。正廳屋裝著神堂,正廳屋階沿可以進入院子左右邊,天井和正廳屋兩邊分別有三排橫屋,左右對稱,正廳屋兩邊各有一個碓米的房子。
整個院子的地面都是由正方形地磚鋪地,天井是由石板鋪地,見不到一寸泥土地。下雨天不用走濕路,淋不到雨。人們都從走廊和小巷進入院中或院後,陌生人進入院子從耳門進怕迷路不會走,只好走大門進大門出。院子的屋頂都是瓦面,特別匯水搞得好,從不漏雨。屋頂的瓦特別厚,木材也特粗,院子後面有圍牆,各家雜房和茅房都在院子後面圍牆以內。順慶堂的特點是院中有池塘,池塘上有樓閣,美如仙境。從大門到正廳屋100米深都是公房,便於活動,辦紅白喜事,擺幾十桌酒席不在話下,集中在一起。這種特點方圓幾十里絕無僅有。整個院子座西向東,以中軸線左右對稱,構思巧妙,設計嚴謹。是方圓數百里獨一無二的古代建築。
可惜的是文化大革命時,造了支書反的文革支書帶領無知的造反派只破“四舊“不立新的人跑到”永閣涼亭,八角班爪”,把柱子上栩栩如生的動物用錘子錘掉,錘不爛的用鋸鋸掉,爬到樓上、屋頂上把各種動物、飛鳥全部砸碎……可以申報國家級文化遺產的院落砸得稀巴爛,面目全非。到1984年院子的人把“水閣涼亭,八角班爪”拆除改建成現在這樣過道性涼亭。全院占地面積10畝。
二、森玉堂
森玉堂(就是中間院子),下接順慶堂上挨聚星堂。森玉堂建於清朝時期,由劉揚名公的玄孫劉普施建成了七棟樓閣,都建造曬樓(陽台)。比順慶堂後建幾十年,並建得比較高且寬。劉普施建的七棟全是座西向東,後由另一人在南邊建造了八棟,形成了森玉堂。柱子高而粗,漢白玉石墩柱,顯得雄偉氣派。左青龍右白虎,青龍這邊三棟房,白虎這邊九棟房。全院子地面都鋪了正方形地板磚,天井和通道地面都由石板鋪面,全院見不到一寸泥土。到報廳屋往左進去,都走過道巷子,彎彎曲曲,好像進了迷宮,使陌生人找不著北。
八字槽門(大門)朝東開,槽門口有兩個大腰鼓石,供人休息坐,面上非常光滑,大門前是一口塘,也叫森玉塘。兩側各有一條長方體做成的雙人石凳。槽門進去是過亭(天井),再上三級台階就進入報廳屋,中間是公屋,兩邊有人居住;過了報廳屋就進入游亭,游亭由四根木柱撐起一層瓦面房,走過游亭進入了前廳屋,一座三間房,中間四根大木柱,接著前廳屋的是天井,從天井上三級台階就到了正廳屋,正廳屋這一排三棟,階沿六根大木柱。從大門到正廳屋大概有80米深,中間都是公屋,便於擺酒和集體活動,操辦紅白喜事擺三十桌酒也不在話下。整個院子顯得高大、莊嚴、雄偉。很有遊覽觀光價值,觀光古代建築文化,欣賞價值很高。在七十年代末,進槽門右邊第二棟已拆除,橫進大門左邊橫屋也倒了一間,全院建地面積12畝。
三、聚星堂
聚星堂是三個院子最上面的院子,整個院子座西向東,槽門是向北拐彎開的,於解放前已倒掉。聚星堂是三個院子規模最小的院子。院子座向右邊橫屋已拆了。特點是對稱式古代建築,建於清朝,距今已近三百年,全院建地面積6畝。
蓮花基地
蓮花基地位於元家廟村村委會旁,占地1000畝,是元家廟村近年來“新”的農業基地。它的新不僅在於是它是新發展的,還在於它給農民帶來了新的經濟效益,更在於它不同於普通的農業基地,更有新意。
整個夏季都是基地賞蓮的好時節。白天,三五成群,遠離城市的喧囂,賞蓮花,摘蓮子,用相機定格邂逅蓮花的情趣;夜晚,沐浴著月光,乘一席涼風,借著蛙鳴,享受這荷塘月色,實乃人生一大美事。不同的時刻蓮花基地總能製造不同的驚喜。清晨的露珠、午後的暑熱、傍晚的斜陽,為每一瓣花都增添了獨特的韻味,這是元家廟村特有的風情。
蓮花基地吸引的遊客絡繹不絕,更吸引了媒體的關注。永州電視台曾親臨蓮花基地拍攝,對蓮花基地的美景及遊客賞蓮的熱鬧場景進行報導。媒體和廣大遊客紛紛為蓮花基地的美景點讚。
七祖廟
元家廟舊廟原址位於沙井坪老楓樹下,舊廟創建年代久遠,已無從考證,因年久失修,破敗蕭條,於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拆毀,而有百餘年壽齡的老楓樹也於前些年在狂風暴雨中倒下。現逢太平盛世,社會和諧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為弘揚民俗傳統文化,祈福平安豐收祥和,由村民自發倡導組織重修廟宇,暫定命名為“七祖廟”,供奉道教的七位神仙,以供香客祭拜,遊人瞻仰,從面實現凝聚人心、和善布德、造福趨利的心愿。由民間組織自發倡導發起的元家廟村廟宇重修計畫,已經正式破土動工。由17位熱心村民組成籌備委員會,向社會各界發出募捐倡議書,得到 了各界賢人達士的大力支持,募集到民間善款達十餘萬元。
特色美食
荷葉包雞
將雞宰殺洗淨,除去內臟,添加一些配料於雞腹內,將荷葉在外面裹住整隻雞,一起蒸煮而成,雞的肉質細嫩,滋味特別鮮美,並富有營養,且有滋補養身的作用,還有一股淡淡的荷葉清香。
清炒藕尖
將藕尖洗淨切片,熱水焯一下備用,將油燒熱,放入大蒜薑絲(可選擇放少許切段的紅辣椒),炒出蒜香後,將藕尖倒入鍋中,大火翻炒,加入適量食鹽、雞精、蔥花,翻炒均勻起鍋,香脆嫩滑的藕尖就做好了。
“藕尖(藕稍)”統稱"藕帶",是連線藕節和嫩荷葉的莖,含水量大,口感松碎,回味無窮,是夏季蔬菜的首選。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藕蔤”(藕尖)“氣味甘,平,無毒”, “功與藕同”,能健脾開胃,益血補心,故主補五臟,有消食、止渴、生肌的功效。
蓮子羹
蓮子羹,漢族甜品之一,冷食、熱食均宜,具有清心順氣的功效,根據配料不同可以做出多種口味。其中的蓮子能夠強心安神,清心順氣,有較好的保健效果,特別適合妊娠期孕婦食用。
將新鮮蓮子去皮去芯,洗淨備用。於沸水內加入洗淨的西米,煮數分鐘取出,用冷水浸泡1小時至西米呈透明狀,取出,再將西米加適量水加熱煮沸,改用文火煮至西米粒酥熟後,將蓮子和枸杞(幾粒即可)加入西米粥中,加白糖,邊攪勻邊加熱煮沸,稍涼即可食用,或放入冰櫃內冷涼亦可。
食用茶油
茶油色清味香,營養豐富,耐貯藏,是優質食用油 ;茶油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遠遠高於菜油、花生油和豆油,與橄欖油比維生素E含量高一倍,並含有山茶甙等特定生理活性物質,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也可作為潤滑油、防鏽油用於工業。茶殼還是一種良好的食用菌培養基。研究表明,油茶皂素還有抑菌和抗氧化作用。
喝螺
喝螺是湖南永州一帶的漢族小吃,屬於湘菜系,祁陽人尤其愛吃。選用當地所產鐵螺加工烹調而成,具有清香脆嫩、湯鮮味美等特點,帶有濃厚的地方風味。據鑑定,喝螺營養價值極高,能清火開胃,益元氣,和五臟。
喝螺好吃,但食用方法不對,螺肉喝不出。為此,食螺時嘴要緊貼螺殼,嘴唇縮小到和螺口一樣大,喝氣適當。如果螺肉仍喝不出來,可用嘴在螺尾一吸,再來喝螺,或用筷子一頭插入殼內,使螺肉鬆動,再喝螺肉。
歷史文化
老槐樹傳說
相傳漢高祖劉邦66世嗣孫劉揚名公之玄孫劉普施,在建七棟樓閣的時候,於森玉塘左右兩側各種下一棵槐樹(因槐樹乃科第吉兆的象徵,企盼劉氏子孫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清乾隆年間夏,雷雨大作,一記驚雷把右邊的槐樹劈開,爾後在其妻精心照料下,隨又復活,但樹幹卻慢慢傾向於塘面,頑強的生長著,其妻每日於樹蔭下乘凉,據說後以四十餘歲高齡又產六子,均有所建樹,後人感其恩德,欲誠心求子者均來槐樹邊祈禱,每求必應,後世劉氏在元家廟村開枝散葉安居樂業,關於老槐樹的故事也一代一代往下傳。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末,為回響國家號召大煉鋼鐵,左邊的槐樹已被砍掉,後又恰逢六零年代鬧饑荒,村民們用採摘來的槐花,清水淘洗乾淨,加進一些米麵雜糧,蒸熟,又綿又酥, 讓許多村民度過了饑荒,而槐樹葉清肝瀉火,涼血解毒,散瘀止血的功效,也讓村民的體魄更加的強健。元家廟人從這裡出發,求學海內外,幾乎家家都有大學生,成為了建設社會的生力軍。
歷史傳說,已無從考證,但豈今兩百餘年,老槐樹依然斜臥於塘面,青翠蔥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