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閩西客家元宵節慶)

元宵節(閩西客家元宵節慶)

元宵節(閩西客家元宵節慶),福建省連城縣地方傳統民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元宵節(閩西客家元宵節慶)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福建省連城縣
  • 遺產類別:民俗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

歷史淵源

客家是漢民族一個特殊的支系,中古以前,客家先民大多居住在北方中原地區,由於戰亂等原因,從西晉開始,客家先民先後五次南遷。在南遷過程中,客家人不僅保留了古老漢民族的文化傳統,而且吸收了閩越、畲、瑤等族的文化和風俗,逐步形成閩西客家傳統的元宵節慶活動。

文化特徵

閩西客家元宵節慶活動主要流傳於閩西的連城縣、永定縣、長汀縣、武平縣、上杭縣五個客家聚居地,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內容包括連城姑田游大龍、連城羅坊走古事、連城芷溪花燈、永定撫市花燈故事、連城新泉燒炮等。
閩西客家元宵節慶具有全民性、娛樂性、競技性、神秘性、藝術性等特點。連城姑田游大龍承傳至今已歷二十二代,主要道具大龍採用杉木板、篾條、棉紙、牛皮等製作,整個活動由迎接“公爹”、製作大龍、游前準備、出龍、游龍、燒龍等環節組成。連城羅坊走古事承傳至今已歷二十八代,主要用品古事棚重約200公斤,活動包括組織落實、製作古事棚、安神齋戒、準備活動、競走古事、古事下溪等環節。連城芷溪花燈採用竹篾、棉紙、通草紙、蜘蛛紗、米粒珠、彩色木偶頭、琉璃杯、五彩小絨球、火螺、花燈竹等製成,其製作包括劈竹篾、製作花燈骨架、刻花板、上糨糊布花燈、製作走馬燈、組裝花燈等步驟,承傳至今已歷二十五代。新泉燒炮承傳至今已歷五代,活動所用器具主要有鞭炮、門板、香紙、蠟燭、“三太祖師”菩薩轎、鑼鼓、十番樂器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