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化擴散:薩拉·馬哈拉吉讀本

元化擴散:薩拉·馬哈拉吉讀本

基本介紹

  • 書名:元化擴散:薩拉·馬哈拉吉讀本
  • 作者:張頌仁 陳光興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208113823
  • 外文名:Sarat Maharaj Reader Elemental Scatterings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頁數:346頁
  • 開本:32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序言,名人推薦,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再訪天竺 自明中土
在想像世界版圖的“西方”時,尚有一個離感官更遠而腳程更近的“西天”。
中國須要深切思考印度、親近印度是為了自明。

★直白品評當代視覺藝術的經典作品 一場繽紛斑斕的超現實主義體驗
★理察·漢密爾頓複製、刪改馬塞爾·杜尚,薩拉·馬哈拉吉則解剖前兩者

作者簡介

薩拉·馬哈拉吉(Sarat Maharaj)生於種族隔離年代的南非。他於1980—2005年擔任倫敦大學哥德史密斯學院藝術史及藝術理論教授,現在是該校的客座研究教授。目前,他是瑞典隆德大學馬爾默藝術學院視覺藝術及知識系統教授。
薩拉主要關注馬賽爾·杜尚,詹姆斯·喬伊斯以及理察·漢密爾頓。他的寫作涵蓋了:作為有章法的知識和無章法的知識的視覺藝術;織物、異鄉聲學和文化翻譯,非西方現代性及其以外的新的社會學研究。 此外,他還是一系列新媒體藝術實驗室以及當代視覺藝術展覽的組織者和策展人。

圖書目錄

緣起
序:作為方法的印度
薩拉·馬哈拉吉
“流動而強有力的散射”:馬塞爾·杜尚和理察·漢密爾頓/戴維佳譯 陳恆校
“在業火中升華”:關於即將到來的亞洲喧囂的札記/廣州三年展譯陳恆校
有章法的知識與無章法的知識:有關視覺藝術作為知識生產的若干筆記/杜可柯譯陳恆校
“化整為零”:超越現代性/張博譯陳恆校
“不忠之信”:論他者的不可翻譯性/夏河譯 陳恆校
哲學地理:薩拉·馬哈拉吉訪談/陳恆、孫田譯 陳恆校

序言

作為方法的印度

……

在亞洲,乃至於其他的第三世界地區,既有主流的知識結構之所以會長期以“歐美作為方法”,還是得歸咎於世界史的走向,在以歐美為中心向外旋轉的力道下,中國也好,印度也罷,都是以“超/趕”(超英趕美)的基本姿勢,學習歐美的事物(當然包括了它的價值觀),學術思想、知識生產於是被定位成國家民族現代化工程中的主要環節。姑且不要追究“超/趕”的知識方式中暗藏的陷阱,它是否混淆了規範性的目的與客觀的歷史解釋力,至少可以開始問的問題是,一個多世紀下來,現代化的工程到底把原有的這些所謂後發國家變成了什麼長相?民主也好,科學也罷,在學習後的攪拌中,實踐出了什麼新的模樣?換句話說,是不是該停下腳步互相交換一些“超/趕”的經驗,在歐美之外的地區之間,互相照照鏡子,發現自己從過去變到現在的長相的路徑?看清楚了,解釋到位了,才能繼續走下去,甚至進而發現“超/趕”的知識路線已經走到盡頭,該是調整方向的時候了。
如果說知識的目的不是挑空了的為了知識而知識(首先預設了大寫真理超越於歷史的存在,用來籠罩整個世界),而是為了在世界史的範圍內,從多元歷史經驗的視角,解釋各地面對的不同的問題與處境,在相互參照、比較之中,慢慢提煉出具有世界史意義的知識命題,那么,可以說當前所有聲稱具有普遍主義的理論命題,都不成熟,以歐美經驗為參照體系的理論,能夠充分解釋歐美自身歷史就不錯了,哪裡能夠解釋其他地區的歷史狀況?反過來說,對於歐美以外地區的解釋必須奠基在其自身歷史發展的經驗、軌跡當中,不能夠簡化地、錯誤地以歐美經驗來丈量、解釋自身。我想這正是應邀來訪的著名的庶民研究(Subaltern Studies)歷史學家迪佩什·查卡拉巴提(Dipesh Chakrabarty)稱之為“將歐洲地方化”(provincializing Europe)的思想方案,或是2010年7月剛剛過世的溝口雄三教授之所以提出“以中國為方法,以世界為目的”的思想精神之所在。
如果說歐美的歷史經驗只是一種參照的可能性,特別是它的發展經驗與後發地區差距更大,那么它在知識轉化過程中是需要被重新調整的。來訪的印度女性主義理論家特賈斯維莉·尼南賈納(Tejaswini Niranjana)提出的策略,就是必須在歐美之外的地區開展出“替代性的參照框架”(alternative frame of reference),也就是把原來的以歐美為參照,多元展開,以亞洲內部、第三世界之間的相互參照,經由參照點的移轉,從差異中發展出對於自身歷史環境更為貼近的解釋。這裡思想方案的前提是: 關起門來,以本土主義的自閉方式所產生的國粹主義,無法看清楚已經捲入現代的自我,只能沉溺在光輝的過去讓自己繼續感覺良好而已;打開門來,只以歐美為超趕的參照方式,已然失效,必須在民族國家內部的本土主義(nativism)與歐美中心的世界主義(cosmopolitanism),此兩者之外,尋求新的參照體系。
我認為在上述開啟新的知識方式的問題意識下,“作為方法的印度”將會對中國學術思想界產生積極的作用,但是中印之間能夠產生對話的前提在於拋棄過去“超/趕”的認識論與知識方式,不能再是以落後/進步、現代化與經濟發展的速度等,這些表象來進行比較。用我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得先擺脫、擱置規範性的比較,從分析上入手,看清差異,再開始提出內在於歷史的解釋。

……

名人推薦

學術圈評述薩拉·馬哈拉吉的戲語是:藝術界用不上這么靈光的頭腦,他研究的重心是在學院的規範之外尋找新思維方式,以藝術實踐打開知識生產的界線,後殖民的全球境況和現代主義的越界思維被他放到共同建設意義的平台上。馬哈拉吉謙稱他的思想是洋涇浜印度教加佛教,那就是認可差異為基本,用謙容的道德介入變動不居的多元世界。
——張頌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