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定州市東亭鎮元光村)

元光(定州市東亭鎮元光村)

據傳說,該村在明代前有一眼水井,名曰“元光井”。明永樂年間,村民奉詔由山西省洪洞縣遷來定居,便以此井得名:元光村。沿用至今。

大清雍正十一年,屬定州府新順里管轄。

道光三十年,本村屬定州府元光約管轄,當時本村含夏家營有六十戶,六百八十八人。村內有三條街道,九座廟宇,村內有水井二眼,村外九眼。耕地四千餘畝。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屬定縣自治第三區管轄,時有民戶元光248戶,986人【男589人,女397人】.,耕地1687畝。村內有井30眼,村外80眼。夏家營54戶,200人【男156人。女144人】,耕地709畝,村內有井13眼,村外20眼。

公元1990年,有757戶,2929人【男1515人,女1414人】,耕地6476畝。

公元2005年,有970戶,3447人,耕地5558畝。本村有張、寇、楊、趙、侯等姓氏,均為漢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元光
  • 外文名稱:YUAN GUANG
  • 地理位置:河北省定州市東亭鎮
  • 氣候類型:溫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所屬國家:中國
元光村—河北省定州市東亭鎮元光村。
孝子楊玉山,清代雍正時本村人,家赤貧。雍正六年,父東海衰年患病,思食肉。玉山割左胛膊,熟以進父,尋愈。定州知州王大年給錢二千,米一石,獎【庸行獨奇】匾額。見於雍正十三年【直隸定州志】。
節婦李氏,本村寇攀士之妻,清代人。二十一歲守節,善事二老,撫子成丁。五十三歲卒。
節婦李氏,本村趙致妻,清代人。二十二歲夫故,家赤貧無子。惟遺一女既適人,亦早寡。母女相依守節。七十五歲卒。以上二婦,道光二十九年受表旌。以上三人之事見於道光三十年【直隸定州志】。
趙國光,本村人。鹹豐丁巳年正貢。
趙顯祖,本村人。鹹豐時本村庠生。其女趙,嫁與東旺村王連生。二十八歲夫故,撫侄和尚為嗣。上事雙親,老而益敬,飲食不給以紡織供養。鹹豐十年,其六十二歲。事跡見於鹹豐十年【定州續志】。
王甲三【1862年生】,本村人。大清光緒十二年,御賜欽封翰林。見於民國二十三年【定縣誌】。
寇志寒,本村人。中共九大代表,東方紅電器廠工人。1955年,評選為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1965年評選為全國勞動模範、河北省勞動模範。1966年,河北省開展向寇志寒同志學習運動。
王錫英,本村人。上世紀70、80年代曾任中共定縣縣委副書記、縣人大主任、縣革委副主任。二人事跡見於1998年【定州市志】。
本村烈士名單;常兆謙、張進才、寇學士、楊水子、趙連胖、王四恆、常香保、趙洛倉、張玉維、趙文清、高風格、侯青英、張士英、王大水、常洛多、侯士儒、張士申、趙春林、趙三喜、寇田福、宋芬儒、常計皂、趙全義、渠三海、宋子和、趙秋兒、常五艮、侯家樓、楊士恆、王全衛、楊兵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