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膝齋圖(元代倪瓚容膝齋畫)

容膝齋圖

元代倪瓚容膝齋畫一般指本詞條

《容膝齋圖》是元末明初畫家倪瓚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該圖寫的是江南春景,平遠山水。近處為山石陂陀,林木蕭疏,中幅為湖光波色,圖上部的遠岫遙岑橫于波際。這種三段式的構圖,是倪瓚山水畫的特徵之一。其山水取法於董源,石上橫拖披麻,皴法清逸。其樹法參差變化,結體有骨力,而樹頭枝梢,每多生意。枯樹擦以枯筆,墨色濃淡錯綜而滋潤渾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容膝齋圖
  • 作者:倪瓚
  • 創作年代:明代
  • 畫作類型:水墨畫
  • 文物原屬:故宮舊藏
  • 現收藏地台北故宮博物院
  • 規格:縱74.7cm,橫35.5cm
  • 材質:紙本
畫面內容,創作背景,藝術鑑賞,主題,技法,構圖,後世影響,歷史傳承,重要展覽,作者簡介,

畫面內容

容膝齋圖
容膝齋圖
此畫分近、中、遠三景, 近處作平坡, 上植數枝樹木, 間或綴以茅舍亭閣;遠處作巒頭或低矮的土坡。作為近景與遠景之間的過渡部分則多為大片空白, 不著一墨, 是為湖水。
畫中落款“壬子歲七月五日,雲林生寫”,又自題詩云:“屋角春風多杏花,小齋容膝度年華;金棱躍水池魚戲,彩鳳棲林澗竹斜。疊疊清談霏玉屑,蕭蕭白髮岸烏紗。而今不二韓康價,市上懸壺未足夸。”

創作背景

倪瓚少小聰明, 早年專意讀書, 家中清閟閣藏書數千卷, 經史子集, 佛道經典, 他都專心閱讀批校, 所藏法書名畫, 亦悉心臨學。其書法天然古淡, 有魏晉人風格。倪瓚隱居於太湖四周的宜興、常州、湖州、松江一帶, 常領略這裡秀麗清幽的湖光山色, 他的畫也多取材於此。
此畫作於明太祖洪武五年(1372),時年倪攢七十有二,兩年後離世,因此也有“絕筆之作”一說。此畫最初贈予其友檗軒,兩年後又請倪瓚為其補題,寄贈予同鄉的潘子仲醫師。容膝齋是潘仁仲休閒居處。

藝術鑑賞

主題

畫家對佛道思想的追求,注重對塵世羈絆的超脫,這種思想映射到藝術創作中豐富了藝術品的文化內涵。《容膝齋圖》中設定空亭但不見人,倪瓚有“亭下不逢人,夕陽濾秋影”的名句。空空的亭子和無人的山水,後人多認為這種設定是倪瓚內心的表達,是“今世那復有人”的悲嘆。

技法

此圖以墨筆畫坡陀林屋,遠山一角。近景處畫山坡石陀,平平的一二層山石,山石皴法是渴筆方折,似有折帶皴意,用筆總是乾筆皴擦,有時墨色並沒有透入紙背,但卻沒有絲毫纖弱單薄的弊端。近景一帶坡岸及坡上植有雜樹和瘦竹數株。高短參差不齊,樹木偶用蟹爪鹿角技法,以乾筆為主,樹身多復筆。遠岸嵐岫綿延,在整個畫最上端,使整個畫面有深遠之感。中景以湖塘相隔,畫有草茅亭子,坐落在樹木的右側,對面為橫臥的山坡。均出以簡筆疏朗,自有一種空闊高曠的境界。這與倪雲林的那種甘於寂寞,與世無爭的性格十分相近。此畫最為典型的即是簡約,既不作高枝繁葉,又不為高山大壑,而常常採用疏林淺坡,簡淡平遠的構圖,筆墨極為淡雅,畫樹墨色層次較多,中鋒多於側筆。近坡皴多染少,皴筆亦特覺清勁。點染皴擦也求簡約,不作華奢之狀。

構圖

該圖採用三段平遠式的空間布局。前景是幾棵枯樹、坡石和屋舍,中景是一坡山,遠景水天一色。這樣的布局使人感到平實恬淡,簡約單純。這種近坡雜樹數枝,遠景雲山一抹,中隔湖水一汪,最早出現在《六君子圖》中,而在《容膝齋圖》中發揮得更充分。這種比較穩定的“一河兩岸”式的圖式所表現的意境,使他的繪畫風格達到了“蕭疏淡遠”的極致。
該圖布置前景時,常用粗而挺勁的線條勾勒出挺拔而氣宇軒昂的幾棵高大的樹。這些樹的穿插非常講究,幾棵主株,或高或低,俯仰成趣。或前或後,顧盼照應,讓樹有自然的深淺和層次,並且講究穿插避讓,使畫面生動有變化。《容膝齋圖》中的樹少有樹葉點綴,是幾棵枯樹,這與倪瓚平時討厭落葉有關。

後世影響

該作品突出體現了倪瓚在章法上的獨特風格,是中國山水畫發展到元代的一個里程碑,同時也對後世文人畫的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此作品顯得明淨淡雅,情意溫清,有一股空曠寂寞清氣照人之感覺,這種畫意反映了文人畫家的繪畫思想,從而對往後明清兩代畫壇有著較大的影響。

歷史傳承

倪瓚於壬子(1372年)七月五日為友人檗軒作此圖,甲寅(1374年)三月四日,復應檗軒之請,將舊作重題後轉贈邑人潘仁仲(松泉)醫師以為壽,從此《容膝齋圖》一直珍藏於潘仁仲後人家中。明正德九年,即甲戌(1514年)十月八日,邵寶應潘仁仲玄孫潘績(繼善)之請,於容春堂為《容膝齋圖》作題。明末清初時,《容膝齋圖》又先後為李霨索額圖和阿爾喜普所藏。
清代初年《容膝齋圖》有可能是作為獎賞,被清廷御賜給索氏家族的。再從時間上分析,李霨與索氏父子同殿稱臣,共事康熙,李霨將畫進貢給清廷,又由清廷御賜給索氏是可能的。另從“園索氏收藏書畫”一印的記載考慮,李霨(坦園)因某種原因,直接轉饋索氏,也是可能的。索額圖在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因貪默獲罪致死,抄沒家產歸國庫是必然的,《容膝齋圖》從索氏族人手中回到宮中。《容膝齋圖》在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編成的《石渠寶笈》初編中就有詳細記載,說明該畫軸在此之前相當一段時間已在宮中了,在康熙當政時(公元1723年)就已在宮中的可能也是有的。
乾隆朝時該圖被保存在養心殿。經嘉慶(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御覽”,加蓋“嘉慶御覽之寶”璽。宣統退位出宮前(公元1924年),清理登記時,又加蓋了“宣統御覽之寶”璽。
清朝統治被推翻後,《容膝齋圖》躲過了溥儀等製造的“國寶大劫難”,隨北京故宮的其他國寶一起被國民黨當局輾轉運至台北。該圖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

重要展覽

1996年2月,“中國台北故宮博物院歷代藏畫展”在西安美術學院舉辦,《容膝齋圖》在其中展出。

作者簡介

倪瓚(1301—1374),元代畫家、詩人。無錫(今屬江蘇)人。世居無錫祗陀里,多喬木,建堂名雲林,因以雲林自號。倪瓚擅山水、竹石、枯木等,是元代南宗山水畫的代表畫家,其作品以紙本水墨為主。其山水師法董源、荊浩關仝、李成,加以發展,畫法疏簡,格調天真幽淡。倪瓚工書法,擅楷書,古淡秀雅,得魏晉人風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