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村情概況,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農村經濟,村務公開,基層組織,文化教育,發展重點,
村情概況
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23戶,有鄉村人口547人,其中男性278人,女性269人。該村以傣族為主,其中傣族494人,漢族51人,景頗族2人。在鄉村人口中大專及以上2人,高中26人,中學 219人、國小 137 人、未上學163人。其中農業人口547人,勞動力422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383人。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甘蔗、草皮種植等,主要在本市銷售,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4萬元。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32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93元,農民收入主要以水稻、草皮種植為主。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水稻、甘蔗、草皮種植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發展優質稻、甘蔗、草皮種植,土地出租,仔豬養殖產業。
農村經濟
該村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2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萬元,占總收入的11.9%;畜牧業收入39萬元,占總收入的11.9%,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03頭,肉牛28頭,家禽2103隻;漁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61%;林業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5.81%;第二、三產業收入17萬元,占總收入的5.19%;其他收入(包括轉移性、財產性收入等)211萬元,占總收入的64.52%;外出勞務收入14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893元,農民收入以水稻、草皮種植等為主。
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7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3420元,人均6.99元,一事一議籌勞342個。
年末集體總收入5.4萬元,有固定資產38.5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5.1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礎設施
2009年底,已實現通水、通電、通路、通電視、通電話“五通”,村內無路燈。全村有123戶通自來水,水質達標;有12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123戶,有61戶通有線電視,占農戶總數的49.59%;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8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80戶,占農戶總數的65%。
該村到鄉鎮道路進村道路為沙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3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3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4輛,有農用運輸車8輛,有拖拉機26輛,有機車108輛,轎車3輛。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5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水稻、甘蔗、草皮種植等,主要在本市銷售,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74萬元。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水稻、甘蔗、草皮種植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發展優質稻、甘蔗、草皮種植,土地出租,仔豬養殖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27戶,共鄉村人口542人,其中男性278人,女性264人。其中農業人口542人,勞動力447人。該村以傣族為主,其中傣族491人,漢族51人。在鄉村人口中大專及以上2人,高中26人,中學 219人、國小 137 人、未上學163人。年齡60歲以上28人,獨生子女5人。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5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9萬元,占總收入的10.92%;畜牧業收入56萬元,占總收入的15.69%;漁業收入2萬元,占總收入的0.56%;林業收入19萬元,占總收入的5.81%;第二、三產業收入160萬元,占總收入的44.81%;其他收入(包括轉移性、財產性收入等)81萬元,占總收入的22.7%;外出勞務收入1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76元。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萬元,全年常年外出務工9人,占勞動力的2.01%在省內務工6人,省外務工3人。
村務公開
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0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1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71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3420元,人均6.99元,一事一議籌勞342個。
年末集體總收入5.4萬元,有固定資產38.56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5.16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1個,黨員總數9人,黨員中男黨員7 人,該村二00五年被評為平安村寨等等。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設在本村,團員18人。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景喊國小,中學生就讀到瑞麗三中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0.5公里,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人,其中小學生21人,中學生3人。
該村建有文化活動室1個,業餘宣傳隊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