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淵源
五猖神舞起源於明朝初年。據考證《明史》記皇家祭神有“陣前陣後神祗五猖”等句。解放前江南各地(如蕪湖、紹興)也有出“五猖”神會的。魯迅雜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五猖會》,文中說,五猖會是舊時紹興最熱鬧的神會,五猖神形象恐怖,以糯米飯拌黃鱔血在面額沾上刀、斧、劍、刃,兩人扶一神出會游鄉,沒有任何動作。唯獨郎溪定埠鎮的五猖神會是用舞蹈的形式表現跳神,同時面額去掉恐怖形象,代之以各尊神威嚴的面具套戴。
跳五猖盛行於明初,一直延續到20世紀50年代初。一幅乾隆年間傳下來的跳五猖“行當圖”,仍保存在定埠鄉劉橋村,圖上清楚地描繪出“五猖神”群舞的陣勢以及所祭祀的五十七位神靈。歷史上,民間進行《跳五猖》的表演都以此為準,並以祖傳師授方式沿襲下來。
舞蹈特色
角色形象
跳五猖的場上角色共有15個,其中,五猖神5個,武士6個,和尚、道士、土地神、判官各1個。和尚、道士一律戴套頭,而其餘角色均戴面具,當地人稱之為“神面”。
正身五神,武將裝束,戴盔,插雉尾,穿與各自身份相同顏色的大靠,東方(青帝猖官)——藍色;南方(赤帝猖官)——紅色;西方(白帝猖官)——白色;北方(黑帝猖官)——黑色;中央(黃帝猖官)——黃色,背靠旗,燈籠褲,黑薄底靴。雙手各握一刀,刀柄扎一簇一尺長、一寸寬的黃表紙條。表現出—種威武,莊嚴。粗獷的人物形象,使人見而生畏。
判官,穿黑色圓領官袍,胸繡牛頭紋飾,下擺繡江牙海水,紅燈籠褲,黑薄底靴,手腕﹑腳腕系銅鈴,動作起來螂哪作響,雙手各握一束紙馬(黃表紙裁成一尺二寸長、三寸寬的紙條數十條,一端綑紮成束)。表現出一個沉穩、豪放、剛正的形象。
道士,戴道冠,掛長須,穿白色道袍,背後印有寶塔圖案,黑長褲,白布襪,黑布草鞋,左手執紙扇,右手持雲帚,具有一種仙風道骨的內在韻味。
土地,戴員外帽,留長須,穿斜領長袍,土黃色長褲,黑布鞋。左手拄拐杖,右手執雲帚。
和尚,光頭,披紅色袈裟,項掛佛珠,穿土黃色長褲,白布襪,褲管套在襪筒里,黑布鞋。右手執大號白紙扇。
武士,穿黑底白邊白紐扣上衣,黑色燈籠褲,腳踐薄底快靴,戴黑色頭巾(上罩黑底金紋頭箍),雙手握一柄鋼叉。
跳文舞的道士、和尚、土地分別執雲帚、紙扇和拐杖。跳武舞的判官兩手各握一機紙馬,其中,左手的紙馬內藏有一塊木牌,右手的紙馬內藏有紅、黑兩支毛筆,傳說這是用來勾畫“生死簿”的。五猖手中各執雙刀,武士各執一把鐵叉。
舞蹈技藝
正身五神基本動作有“比試刀”“對擋刀”“分刀十字步”“雲手刀”。判官基本動作有:“判官步”“跺腳拉架”,還有“分掌”“半蹲”“順風旗”“托掌”“山膀”等,用繞腕、壓腕,飛舞紙馬,配以頓足拉架,表現出一個沉穩、豪放、剛正的形象。道士基本動作有“道士步”“道士轉身”,舞姿瀟灑飄逸,具有一種仙風道骨的內在韻味。土地基本動作為邁“八字步”“掉雲帚”,左手拐杖一步一拄地,似乎行走吃力,但又步步落地踏實,既老態龍鐘,又步履穩健。和尚基本動作有“漫步”“扭絲步”“朝禮”“邀請”“鷂子翻身”等。動作輕快、跳躍、富有彈性,充滿活力和幽默。除角色個人動作外,還有“朝禮”“邀請”“對擋刀”等雙人組合動作。文武開路先鋒動作有“左右甩叉”“單舞叉”“左轉單舞叉”“贇步舞叉”“跨襠叉”“穿花舞叉”等共八大套,六十四小套。
音樂伴奏
跳五猖的音樂方面,在連線高淳、郎溪的胥河兩岸,形成了“大鑼鼓樂隊”“小鑼鼓樂隊”和“吹管樂隊”。就樂器而言,“大鑼鼓樂隊”有堂鼓、蘇鑼、大鐐﹑饒鈸、小鑼、長喇叭;“小鑼鼓樂隊”有板鼓、大鑼、小鐐、小鑼和堂鑼;“吹管樂隊”有大嗩吶、小嗩吶、竹笛等。在音樂曲牌方面,就傳統的《跳五猖》伴奏樂說,“大鑼鼓”系列有十二番鑼鼓、長套、快番、小五套、連環套等;“小鑼鼓”系列有小十番、三番頭、翁叮上水等;“嗩吶曲牌”系列有大開門、大凡調、小凡調等;“竹笛曲牌”系列有柳梢景;等等。就當代傳承的《跳五猖》音樂曲牌說,“大鑼鼓”有長套、快番、十二番、連環套、。小五套;“小鑼鼓”有小十番;“嗩吶曲牌”有秧歌調、八仙飄海調、洋調、凡調、種麥調;“竹笛曲牌”有洋調等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文化價值
跳五猖以頭戴面具和套頭的方式出演,有專用服裝和兵器、執物、馬燈之類的道具,其表演在傳承地有相對固定的村落空間;儺舞有角色、面具、步法、陣勢、音樂,具有突出的藝術觀賞性,在信仰表達之外能發揮滿足與審美的功能。儺舞作為儺儀的象徵,濃縮了儀式的過程,突出了神、人、鬼之間的利害關係,以誇張的動作、強勁的打擊器樂、程式化的舞步和陣勢、形象奇特的面具和色彩明艷的服裝等,表達了“五穀豐登”和“天下太平”的樸素追求,與儺祭儀式相比,更具有藝術的與生活的氣息。
社會價值
跳五猖在鄉村中的表演是與祠山廟的廟會活動聯繫在一起的,構成了當地“出菩薩”廟會中的一項重要活動。儺舞作為廟會的主題活動,寄託了鄉民們的儺除功利,即逐疫禳災、人口平安、年穀豐昌、天下太平。現實的生活追求、虛妄的神靈信仰、象徵的舞蹈動作、程式化的過程結構在《跳五猖》的舞蹈中得到了全面的展現,使生活、藝術、宗教、民俗聯結在一起。
跳五猖是梅渚鎮當地胥河沿岸民眾為紀念西漢治水英雄張渤而進行的一種民間信仰祭儀,旨在通過演跳,向張渤及其麾下的五猖神祈求水患、旱災平息。它將中國古代陰陽五行學說形象地運用在“天人合一”思想理念上,帶有濃厚的宗教多神神秘色彩,在漢民族古代民間信仰儀式中今已難見。
傳承狀況
因跳五猖舞帶有封建迷信色彩,現已瀕臨失傳。
傳承人物
周國平,男,漢族,郎溪人。2018年8月被評定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儺舞(跳五猖)代表性傳承人,安徽省郎溪縣申報。
保護措施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安徽省梅渚民間文化藝術推進會獲得“儺舞(跳五猖)”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儺舞(跳五猖)項目保護單位郎溪縣梅渚民間文化藝術推進會評估合格。
社會影響
重要活動
2015年10月24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跳五猖亮相宣城市第七屆文房四寶文化旅遊節。
2018年2月23日,農曆正月初八,郎溪縣梅渚鎮周家村村民展演國家級非遺民俗“跳五猖”。
2018年4月20日,郎溪第二屆文化旅遊節暨中國攝影地·水韻郎溪首屆全國攝影大賽開幕式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跳五猖民俗進行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