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舞(永靖七月跳會),甘肅省永靖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儺舞(永靖七月跳會)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甘肅省永靖縣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儺舞(永靖七月跳會),甘肅省永靖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儺舞(永靖七月跳會),甘肅省永靖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歷史淵源永靖儺舞俗稱“七月跳會”,流傳於甘肅省永靖縣西部山區楊塔、王台、紅泉和三塬等鄉鎮的漢族聚居村落。據考古發掘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永靖便已出現了...
永靖儺舞戲俗稱跳會,一種具有驅鬼逐疫、祭祀功能的傳統民俗舞蹈。主要流傳於小積石山一帶的楊塔、王台、紅泉等鄉村。永靖儺舞隊由會首、旗手、鑼鼓、面具等六十多人組成。四名會首,一般都是跳會的能手。他們身著八卦衣,手握“...
永靖七月跳會 永靖七月跳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傳承保護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永靖縣文化館獲得“永靖七月跳會”保護單位資格。
甘肅永靖儺舞儺戲,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永靖縣傳統曲藝,甘肅省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工藝特徵 會手舞開場: 24人組成,紅纓韃帽,身穿黑袍,肩搭三角紅布,手持雞毛旌旗,隨鼓樂起舞,稱“跳旗”。隊伍在行進中不時發出“好好呀呀好...
2022年,永靖縣共有縣級以上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3項,其中國家級3項:儺舞(永靖七月跳會)、古建築修復技藝、生鐵冶鑄技藝;省級2項:河州北鄉秧歌、永靖財寶神;州級6項:河州羊皮鼓舞、永靖告比文化、炳靈寺花兒、永靖彩繪、永靖王氏...
隴南白馬人儺舞戲服飾藝術論 隴南白馬人儺戲表演藝術論 隴南白馬人儺舞戲源流考 永靖儺舞戲明代文化特色論 儺·社火——以甘肅靜寧縣張面村等為例 敦煌“兒郎偉”研究綜述 敦煌“驅儺文”探析 永靖“七月跳會”淵源淺論 羌姆與儺之...
范廷祿,男,1935年8月出生,甘肅省永靖縣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儺舞(永靖七月跳會)代表性傳承人。人物經歷 1948年開始學跳儺舞,1952年技藝成熟,逐漸成為村中表演儺舞主角,後多次參加村外表演活動,與民間藝人探討、...
主要有:《從河湟儺舞戲看中國戲曲中的“引戲”問題》《論河湟儺舞戲中的猴戲》《甘肅當代儺文化(戲)類型及其特徵——甘肅當代民間戲劇生態研究之一》《非遺保護視域中的永靖儺舞戲形態研究》《儺.社火》《永靖“七月跳會”淵源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