儺舞(永靖七月跳會)

儺舞(永靖七月跳會)

儺舞(永靖七月跳會),甘肅省永靖縣傳統舞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儺舞(永靖七月跳會)
  • 非遺級別:國家級
  • 申報地區:甘肅省永靖縣
  • 遺產類別:傳統舞蹈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永靖儺舞俗稱“七月跳會”,流傳於甘肅省永靖縣西部山區楊塔、王台、紅泉和三塬等鄉鎮的漢族聚居村落。據考古發掘發現,早在新石器時代,永靖便已出現了祭壇和彩陶紋飾。據《水經注》記載,楊塔、王台一帶的小積石山岩堂之內有“鴻衣羽裳”的“神人”活動,被羌人稱為“唐述山”、“唐述窟”。另據炳靈寺石窟墨書題記和明代《河州志》記載,唐代永靖曾有過“防秋健兒”戴著假面防禦番人搶收麥子之事。作為實物例證,七月跳會中的古舊面具正反映出唐代和明代的文化風尚。

文化特徵

七月跳會一般在因豐收而酬神還願並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人畜平安的儀式上表演,整個儺舞由下廟、獻盤、獻牲、會手舞、發神舞、面具戲、賽壇等環節組成。儺舞隊由九轄、牌頭、旗手、鑼鼓手等五十多人組成。兩名九轄引領各大牌及會首祈福納祥,九轄身著八卦衣,手握大刀,走在隊形最前面;牌頭、會手等頭戴紅纓鞋帽,身穿長袍彩服,隨著九轄的方位變化而變化;鑼鼓奏“跳舞”規定音樂。旗手的隊形變化有“三回九轉”、“跑大圈”、“跳方陣”等。面具(俗稱“臉子”)有劉備、關羽、張飛、周倉、曹操、呂布、三眼二郎、阿陽、中、馬及紅、綠二鬼等三十多面。各廟所用的面具數不等,有的18副,有的36副,其中最精美也最古老的是楊塔焦壑廟面具。
儺舞戲表演劇目豐富,形式多樣。按其演出的內容可分為歌舞型、戲劇型、雜耍型三種。歌舞型以歌唱舞蹈和鑼鼓伴奏為表現形式,有《斬貂蟬》、《方四娘》等。戲劇型用人物之間的道白及簡單唱腔展開故事,交戰時用鑼、鼓、鈸等助威。每劇演出時間較長,保留著早期戲劇的雛形。主要劇目有《二郎趕祟鬼》、《五將》、《李存孝打虎》、《出五關》等。雜耍里的面具造型滑稽,人物插科打諢,內容幽默可笑,觀之令人捧腹。主要有《笑和尚趕過雨》、《莊稼佬》等劇目。

傳承保護

2023年10月31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儺舞(永靖七月跳會)”項目保護單位永靖縣文化館評估合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