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靈童

儒靈童

儒靈童——一個具有中華民族傳統元素的動漫形象、一個易於兒童接受的德育榜樣。由於其本身所具有的形象特徵,逐漸成為了兒童的興趣所在,最終形成兒童道德情感的內在情感激發與道德意志的外在驅動。

儒靈童同時又是國內唯一的”兒童旋轉式情境生態系統“中核心形象元素。該系統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象量化實操,通過學校、家庭、社會“三網融合”,系統化、多元化、階梯式、多層次突破德育教育“知而不行”的教育瓶頸;促動家長育兒思想、技能提升;推動家長主動積極配合幼稚園教育,構建幼稚園園所德育品牌文化,創新構建家園同步旋轉式教育,打造與時代同步的新型教育教學模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靈童
  • 外文名:Reincarnation of Confucianism
  • 國籍:中國
  • 民族:中華民族
  • 出生地:中國
  • 出生日期:2007
  • 職業:兒童思想老師
  • 信仰:無
簡介,家園德育共建實施,幼稚園,家庭,社區,師資師德體系,教學教具創新,教學技能培訓,師德禮儀建設,系統價值,

簡介

儒靈童“兒童旋轉式情境德育生態系統”是由中央教科研究所和諧德育總課題組、江蘇情境教育研究所、中國傳媒大學兒童腦科學研究院通力合作,立足兒童德育,以專利技術結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依據《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融合“健康、語言、社會”各領域養成目標,提煉成90個好習慣,以儒靈童為德育形象,將90個好習慣開發成動漫、故事、遊戲、兒歌圖片,創設幼稚園小、中、大班多媒體數字情境課程,一學期15個好習慣,每周1個習慣養成。形成以“國學經典為基礎、習慣養成為目標、情境創設為方法、數字信息為手段、家園共育為形式”的養成教學創新。實現幼兒習慣在幼稚園一周啟蒙“學”、家庭一月落實“習”、社會一季養成“行”的德育新模式。改變傳統說教灌輸的教育方式為幼兒與情境作用,自我感知建構,突破養成教育“知而不行”的瓶頸,使習慣具象量化落實。
儒靈童
儒靈童“兒童旋轉式情境德育生態系統”創建了一個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家園德育共建平台;打造了兩套針對教師與家長思想、技能的培訓體系;立足於幼稚園、家庭、社會三個基本點,圍繞“兒童、家長、教師”,構建“家、園、社”三位一體化數字德育平台。最終將德育教育“知、情、意、行”四個要素落地形成“道德知識、道德情感、道德意識、道德行為”相互轉化的數位化大德育生態。
儒靈童

家園德育共建實施

幼稚園

1、數字情境教學
美國教育家拉瑞·納希在《道德領域中的教育》一文中指出:“道德習慣是兒童對情境選擇並與情境相互作用而整合的結果。”養成教育不是單向灌輸“教”出來的,是兒童在情境中主動感知“學”出來的。儒靈童創設每個養成目標數字情境,通過律動情境促發情緒,禮儀情境內化恭敬,故事情境導入概念,動畫情境感知建構,語言情境協作交流,圖譜情境思維拓展,遊戲情境行為遷移,經典情境意識薰陶。數字情境教學課程活動基於皮亞傑建構主義圖式、同化、順應、平衡理論,讓幼兒主動探索、主動發現的學習,使其在情境中根據自身原有的經驗對新信息重新認識和編碼,構建知識意義。
2、德育活動評價
《綱要》強調:教育活動評價是幼稚園教育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教師應自覺地運用評價手段,了解教育的適宜性,調整、改進工作,提高教育質量。在每一節教學活動完成後,同步傳送本周家庭小任務,家長在一周內配合幼兒在生活中踐行習慣落實,並反饋給教師作為形成性評價。行為重複21天養成習慣。這個評價過程是“園長、教師、幼兒、家長”共同參與、相互支持與合作的過程,是儒靈童家園同步旋轉式教育的真正體現和有效實施。
  
3、教學活動延伸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強調:“要創設豐富的教育環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驗的需要。”儒靈童將每周習慣滲透到幼稚園晨迎、晚送、好習慣律動操、好習慣兒歌、午餐、盥洗、午睡、遊戲等一日生活之中,按照習慣養成活動目標,系統化提供月、季、學期及各種節日主題活動方案。鞏固落實好習慣,在重複鞏固中使行為彌散在幼兒的意識形態中。 
儒靈童
4、園所德育環創
在園所環創中,儒靈童德育環創根據好習慣主題,應“時”、應“情”、應“境”按照不同主題、月份、季節提供幼稚園相關的環境創設方案。讓“儒靈童”時刻環繞在幼兒身邊,利用儒靈童在幼兒心智中的榜樣力量,持續促發幼兒內在情感驅動,潛移默化引導幼兒進行習慣養成的學習與模仿,真正實現園所德育情境創設價值。

家庭

習慣養成教育不僅僅是在課堂中的教學活動,更需要家園共育配合。家庭是幼兒習慣養成教育重要的支持力量,家長的參與、支持和配合是幼兒習慣養成教育實施的重要因素。隨著數字信息化的發展,儒靈童以第三方專業的角度搭設家園共育橋樑,通過家園共育移動數字平台,逐步過渡轉化為以家長、以幼兒、以數字為主體的互動教學時代,形成親職教育與幼稚園教育思想、目標、內容、方法同步一致。
1、手機APP線上共育
儒靈童家園共育移動數字平台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架設了幼兒、教師、家長之間旋轉式教育的橋樑,讓幼兒與家長的參與度更強,突出家長與幼兒的學習主體性,顛覆了傳統家園共育結構與共育流程,引發教師角色、學習模式、評價體系等一系列教育變革。
儒靈童移動共育平台將教師數字教案通過數字平台推送給教師,教師教學活動完成後,傳送本周習慣落實家庭小任務到家長手機。在親職教育中,家長首先利用手機接收任務,配合落實後利用平台傳送反饋給教師,教師根據家長提供的家庭小任務完成情況與好習慣落實反饋效果。將幼兒的榮譽由原來教師評價轉化為家長自我評價,有效改變與顛覆教師催促家長被動配合為帶動家長主動、積極、努力配合幼稚園教育,打造家園共育的一致性。
2、家園共育報
家園共育報簡單實施。儒靈童家園共育報,將習慣量化,包含了育兒理念、方法、工具,解決親職教育難題。指導家長每天便捷簡單實施家庭同步教育,使習慣延續至家庭日常生活中。

  
3、習慣私人定製
儒靈童將幼兒習慣與《弟子規》結合,開發系列德育動漫,國內獨創“德育動漫真人主演,良好習慣私人訂製”。針對一學期中需要鞏固的習慣定製固化,創新家長教育新模式。
儒靈童動漫以幼兒現實生活為背景,為幼兒打造虛擬現實社會,通過發明專利“頭像無縫嵌入”技術,教師利用孩子與父母的照片,幾分鐘內可以讓孩子與父母走進德育動漫,化身為動漫中的主人翁,孩子與父母在動畫中共同演繹、共同啟發、共同交流、共同成長,實現親職教育個性化。
4、家庭德育環創
家庭環創情境滲透。利用“儒靈童”對幼兒的影響,按照不同的習慣主題,提供家庭環境創設,讓儒靈童走進家庭,讓幼兒時刻融入儒靈童好習慣的情境之中,情感自我驅動,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延續習慣養成的學習與模仿。

  
5、家庭育兒講座
在系列育兒講座中,首先通過“孝親尊師”為主題的感恩講座,激發家長對幼兒孝道培養的認知提升,通過啟發家長理解“孝”的內涵,激發家長孝德,讓家長認識自己才是孩子最好的教師,懂得只有做好兒女,才有資格教好兒女,知道親其師,方能信其道。只有自己尊重教師,才能引導孩子尊重教師,化言傳為身教。

社區

1、社區德育館經典傳習
儒靈童建立以“親職教育、經典傳習、社區公益”為主題的儒靈童社區德育館,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創造社區德育氛圍,延續幼稚園德育教育社區資源的延伸。
2、德育動漫公益傳播
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孝道篇、思想篇、行為篇、禮儀篇”等主題開發系列德育廣告動漫,捐贈給文明辦、民政局、關工委、婦聯等部門,通過不同媒體進行傳播,創建社會德育氛圍,配合城市文明建設宣傳,讓儒靈童在孩子心目中所建立的形象來構建社會德育環境。
儒靈童

  

  
3、儒林慈善匯
儒林慈善匯是以“讓公益成為一種習慣”為願景,聯合企業、社區、公益組織及社會愛心人士,共同專注於愛心助學、助醫和濟困,致力於搭建專業化、公開化、常態化的全國性同城愛心互助公益服務平台,打造成為真正實現公益常態化、資助直接化、執行透明化的中國公益活動領域極具影響力的創新品牌。

師資師德體系

當下,幼稚園幾乎都面臨同一種情況:教師團隊良莠不齊,教師年齡年輕化,教科研力量跟不上,對家長指導工作欠缺、教師職業道德觀念薄弱……打造師資團隊成了幼稚園品牌發展的制約因素。
打造師資師德體系,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不單純是靠幾場培訓、幾場講座和規章制度就能夠解決的,要從思想上讓教師改變認知,讓教師打開“愛”的心門,愛孩子、愛家長、愛幼稚園,認識到職業使命的偉大;從技能上,不斷吸收先進的教育理念,創新教學方法;從家園共育中突破瓶頸,讓教師方便快捷地和家長交流溝通;更需要從教學教具中,運用多媒體減輕教師的負擔。因此儒靈童從數字教學教具、親職教育講座、教學技能培訓、團隊思想建設、共育平台建設等幾方面,系統化解決課堂教學缺乏互動性的缺陷,減輕教師忙碌於教具收集、教案整理、家園共育的繁瑣,有效緩解了教師思想波動所帶來的隊伍不穩定性。

教學教具創新

習慣養成教學活動中通過配備教師數字教案、教學指南、共建指南、習慣定製軟體、教學輔具,提供教師教學思路,共育方法以及德育流程細節,幫助教師大幅度減輕工作負擔。
教案中包含活動目標、活動準備、活動過程和活動延伸;教學指南側重於解析設計理念與教學原理;共建流程則明確不同階段的實施細節、方式;習慣定製軟體等教學輔具則是滲透在教學活動、一日活動、主題活動之中。教學工具所提供的教育活動方法、形式和共建的開展是從普適的角度考慮的,幼稚園在使用過程中,應以幼兒實際的活動狀況為依據,靈活應變、積極創新,以使課程的實施收到最佳成效。除此之外,學前托班啟蒙會從生活和交往方面開展多種教學活動,引導幼兒感知。托班習慣培養活動為後續教育奠定良好基礎,讓幼兒在行為、習慣、情感等方面儘快適應集體生活。

教學技能培訓

教學產生效果,首先要提升教師教學技能,其次要推動家長參與配合。儒靈童科學系統化設計教師、家長從思想、方法、工具方面的提升體系,幫助教師系統性、綜合性提升教育教學技能。教師通過聽課評課、教學研討、合作反思,不斷實踐新的德育理念、方法。通過家長配合家園共育,減輕教師負擔。通過不同階段培訓,讓教學不斷深入最佳化,讓教師的教學水平結合親職教育、教學輔具在教研系統創新中循環進步。
同時,由多方權威機構共同打造的“中國家園共育網”為教師、園長、家長提供了終身學習的公告服務平台。形成了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縮小地區、城鄉和學校之間的基礎教育數字鴻溝,推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

師德禮儀建設

師德建設的關鍵點在於教師思想的改變。管理分為“管”與“理”。管是利用制度流程來約束老師的行為,理是用情感和文化來激發老師的思想。而思想改變需要從多方面綜合性實施。《孝經》中所講:“夫孝,德之本也!”道德建設以“孝”作為思想意識的導入,以孝化心,以孝正行,以孝立德。首先通過《師道與孝道》、《如何成為優秀教師》等課程體系實施師德培訓;其次通過對家長的感恩講座促發家長對教師的感恩,激發教師人格的自我升華;再次通過啟動幼兒學習興趣、落實幼兒習慣養成,讓教師輕鬆教學,推動教師教學熱情。過程中結合數字多媒體課程創新,切實減輕教師備課及教學負擔,提升教師的教學積極性。通過各方面的銜接配合,綜合性統籌落實,來整體提高師資隊伍的凝聚力和綜合素質

系統價值

儒靈童將兒童習慣養成、師資師德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親職教育有效融合,具象量化實操。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通過兒童習慣養成實效,促動家長感知;通過孝道感恩教育,激發家長孝徳,促發老師師德,構建園所德育文化,和諧家園關係,完成師資師德打造。形成針對幼兒、老師、家長德育建設的整體解決方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