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產生
它的勢力相對而言較弱,故往往跟儒家聯合,與佛教抗爭。因為它吸收儒家的倫常觀念,重視封建道德修養,認為倫理道德修養是修道成仙的必要條件;也不否定儒家的"修齊治平"思想,只是以其為末,而以成仙為本,有本末輕重之分。因此,在維護封建統治方面,儒道兩家的目的是一致的。這也是歷代封建帝王儒道並重的根本原因。
原始道教
因黃巾起義的失敗而開始分化。伴隨著它的廣泛傳播,又同時陷入組織渙散、紀律鬆弛、思想紊亂的狀態。兩晉南北朝時,這種分化日益加劇。
一部分信徒向上層發展,參與統治階級內部的政治活動,站在維護封建統治的立場對民間早期道教進行改造。東晉葛洪系統地總結了戰國以來神仙方術的理論,在《抱朴子》中為道教構造種種修煉成仙的方法,並建立了一套成仙的理論體系,豐富了道教的思想內容,對後來道教的發展有較大的影響。同時,他提出了以神仙養生為內,儒術應世為外的主張,將道教的神仙方術與儒家的綱常名教相結合,宣揚道教徒要以儒家的忠孝仁恕信義和順為本,否則,雖勤於修煉也不能成仙。這為儒家化的官家道教奠定了理論基礎。另外,高級士族參加道教的也日益增多,出現了許多天師道世家。這些世家大族參加道教以後,必然把他們的思想也帶到道教中來。反映這種思想的上清、靈寶等派別遂相繼出現,並迅速得到了發展。
與道教逐漸上層化的同時,民間仍然傳播著通俗形式的道教,並不斷發動反抗封建統治的起義。東晉末,孫思、盧循利用杜子恭一派的天師道發動起義,提出了"誅殺異己"的口號,誅殺了高級士族中"世奉張氏五斗米道"的道徒王凝之,表明此時道教內部也存在著改造與反改造的激烈鬥爭。
對原始道教的成功改造,是在南北朝時期。北魏太平真君年間(440一450),高山道士寇謙之在崇信道教的魏太武帝和宰相、儒生崔浩的共同支持下,自稱奉太上老君的意旨,"清整道教,除去三張(張陵、張衡、張魯)偽法",制訂樂章誦誡新法,"專以禮度為首,而加之以服食閉練","佐國扶命",代張陵為天師,是為北天師道。在南朝劉宋,則有廬山道士陸修靜"祖述三張,弘衍二葛(葛玄、葛洪)",搜羅經訣,盡有上清、靈寶、三皇各派經典,遂"總括三洞",匯歸一流;又依據封建的宗法思想和制度,並吸收佛教修持儀式,廣制齋戒儀范,以改革五斗米道,"意在王者尊奉",稱為南天師道。道教的教規、儀范經過寇謙之和陸修靜修訂之後,便逐步定型。在此基礎上,陶弘景繼續吸收儒、釋兩家思想,充實道教的內容,構造道教神仙譜系,敘述道教傳授歷史,主張三教合流,對以後道教的發展影響甚大。
經過魏晉南北朝時期利用儒家思想對原始道教的不斷改造,遂使道教從形式到內容都逐步得以健全和充實,成為維護封建統治的御用工具,以後便一直受到封建統治的崇奉和扶植。封建統治者也由儒道合流走向了儒道並重。
人生思考
儒家與道家 真正的中國哲學撥亂反正,是20年以後的事情。文革的批孔,放挺了儒家;小國寡民的政治理想,又讓我們對老子敬而遠之,而莊子的逍遙遊,卻讓那些不得志的人覺得很暗和,所以,說到先秦哲學,在老百姓里影響最大,最有市場的反而是莊子。
其實,儒道的分野並不是一道鴻溝,都是諸子百家為了弘揚自己的學識,博得諸侯的青睞的一種手段,首先是一種工具理性,然後才由於影響到知識分子,進入價值理性,道德理性,僅而成為修養工具。 通過觀察儒道學說,我想尋找一種合流,而不僅僅是分野。
學而優則仕,與越名教而任自然。 入世,似乎是儒家的思想,但是,道家也如此。黃老道家也是道家的衣缽。它的特徵是研究術,進而到勢,直接目的是君人南面之術,我們習慣上認為老子無為,但是老子對於政治哲學確實非常的重視。他是史官,從他的身份看,它對於國家的治理。對於政治,比孔子要熱心,理解得更多。幾句名言:“國之重器,不可輕示於人。治大國若烹小鮮,不可勤翻。” 平常我們說起老子,就喜歡說:“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可道,非常道。”等等,這些樸素唯物主義的學說聽起來非常高明,但是坦白講,只是人老了以後的一種無奈:既然對國家、對君主沒啥用處了,只好捉摸點無聊、又能夠蒙人的事情,再加上確實有些感悟,又找不到證據,只好幻想、猜測,歸納。也是老子沒辦法的事情,對於老子的思想,哲學上僅僅是,或者說普通哲學書上僅僅是大而論之,而沒有從他的成長經歷來結合它的各個年齡段,生活經歷,可能是缺少證據,出土的太少,這樣,我們就不能理清他的思想的發展史,抱著他的自然哲學不放,奉之為圭臬,惜之。 究竟怎樣才算老子的精髓?莊子的要義?用實踐的的觀點看,要看他的影響。首先,他們的自然哲學。莊子對與自然哲學基本繼承老子,持元氣論,所謂的太極而無極,一生二,二生三,一陰一陽之謂道,反者道之動等等。應該注意,我們的社會雖然已經發展到二十一世紀,但是我們仍舊沒有發現時光隧道,因此也就無法復現洪荒,關於未來是預言,關於過去是暢想,從未知這一點看,過去於未來是一樣的。都是一種假象,假說,這就是一種浪漫情懷,所以,道家的自然觀為後世的浪漫主義情懷埋下了最重要的伏筆。有了老子的大膽地猜測,不在乎這種猜測是否可以證明或者證否,恰恰是這種猜測,比如關於吐故納新,長生不老,御風而行,給了人們以希望,秦始皇尋覓長生不老之藥,方士煉丹,內家學養氣,都是這種浪漫情懷的結果。在今天看來,有點可笑,我們怎么可以長生不老呢?可是,關於冰凍可以保存生命,關於改變基因組合可以長壽,仍舊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可見,道家的長生不老的思想,作為一種宗教是一種積極探索人生奧秘的教派,是有著無法證否的哲學依據的。關於開始,我們不知道,關於未來,我們也不敢確認,這就為想像、假說留下了空間,是一種不可知的境遇,所以他還有存在的理由,發展的理由。我們說,科技發展無限,似乎發展科學就能夠消除宗教,但是,就生命而言,人類走不到盡頭,這個哥德巴赫猜想就不會解開,那宗教、哲學之謎就仍舊會延續,我們倒是希望其延續,越延續,我們越樂觀。 *************** 扯得有點遠了,但是用在生活上了。 關於“學而優則仕”。 孔子主張入世,儒家講究做官。道家講求出世,莊子終身不仕。孰對孰錯?這是個實踐的問題。看結果。 孔子,教育家、政治家,哲學家。我們說孔子的思想被統治階級所利用,網路知識分子擔當士大夫,這是一個實際現象,因為它是一個現實問題。人活在世上,總要做事,為自己做事,為親屬做事。道家再離世,如果牽扯到個人利益,快餓死了,親戚倒霉了,他也要挺身而出。而且是人,都有個想法、有個抱負,有個理想。有的人希望做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儘管大多數人都做不到後兩者,但是儒家相對於道家的飲食生活,畢竟豐富多彩些,實用些,飲食男女呀。想想看,整天想著找個沒人的地方蓋個小茅屋,沒事釣魚、下棋,畢竟不是人人都能享受的生活,得吃飯呀,而且還饞,想吃點好吃的,只是粗茶淡飯的修身養性,怎么想也不像個男人應該過的日子,他奶奶的,莊子這個大騙子,害自己也就罷了,怎么還要害別人?!害的陶淵明發花痴,正事不乾,整天就知道擺弄菊花,淪為遊手好閒之輩。 再看看老子,小國寡民,封閉自己也就罷了,竟然把全家人幽閉,小孩子出去玩也要捉回來,太不現實了,簡直是斯巴達。 不管對道家的哲學怎樣解釋,他都是主張離世的,而且非常徹底,只破壞不建設,還不如太平道——蒼天當死,黃天當立。農民起義家就有這個氣魄,敢變天,道家只是迂腐的嘟囔幾句,老子還幫統治者說話,這樣看來,其實道家才是罪魁禍首——既不讓反抗,也不讓做官,還替統治者出主意,壞到家了。 現在這個社會上道家很多呀。 正事幹不了,牢騷滿腹。抨擊箇中央,挖苦個共產黨,自命清高,而又遊手好閒,就是道家的遺毒。 放到我們每個家庭裡面,似乎也很少人主張道家的生活,我們都希望孩子,好好學習,上個大學呀,找個好工作呀,考個公務員呀,很少有人對孩子這樣說:“兒呀,爸爸最大的希望,就是你自學成才,最好從結繩鑽木開始,不要受社會的污染,沒事煮個地瓜,烤個玉米就行。” 我們心底里還是希望享受,希望過好生活,在過好生活的基礎上能夠成就一些事業,這是道家所不提倡的。道家認為世間污濁,官場、生意場等等,人際關係就是一種弱肉強食,只有像庖丁解牛那樣,在夾縫中求生存,才可以避禍。 這樣,首先就培養了一種示弱的心理,老子講柔弱勝剛強,不是一點道理沒有,但是,若果當一個人在面對世界的時候,抱著一種退縮、忍讓、逃避矛盾的心理的時候,他是不可能成功的,這也不應該成為我們的教育方法。充其量只能作為一種輔助的教育方法,不能成為主流。魏晉玄學時期,可以說是道家大放異彩,但是帶來的只是放浪縱慾,乃自最後只能再次提出“名教即自然”的回歸主張,這提醒我們,只要在世,就必須入世,我們謀生,就要面對現實,而且要以一種積極的心態對待。環境順利,我們順應;環境不順利,我們改變,乃至造反,這就在更大的意義上弘揚了“入世”的主張,它不僅僅是孔子的“學而優則仕”,而且走得更遠,或者說正反結合:社會好,學而優則仕;社會不好,學而優則反。所以,採取怎樣的政策,都是要實事求是,看環境,看條件,但無論怎樣,敝人認為,道家的社會哲學對於人生的成功都是一種阻礙。或者說,僅僅是一種輔助,是一種調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