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藏(精華編一七七)

儒藏(精華編一七七)

《儒藏》(精華編一七七)是2016年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藏(精華編一七七)
  • 作者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 ISBN:978-7-301-11895-5
  • 頁數:1112
  • 定價:¥1,200.00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12-12
  • 裝幀:精裝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北京大學儒藏工程是我國一項重大學術文化項目。《儒藏》收錄自先秦至清朝結束這一時段中,儒家經典及其註疏、儒家學者的著述和體現儒家思想文化發展的相關文獻,包括傳世文獻與出土文獻,儘量選用最好的底本,按傳統的經、史、子、集四部分類法進行分類
《史通》作者是唐朝的劉知幾。全書內容主要評論史書體例與編撰方法,以及論述史籍源流與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範圍十分廣泛,基本上可以概括為史學理論和史學批評兩大類。史學理論指有關史學體例、編纂方法以及史官制度的論述;史學批評則包括評論史事、研討史籍得失、考訂史事正誤異同等。由於《史通》總結唐以前史學的全部問題,因而擁有極高史學地位,對後世影響深遠。此書的編著時間始於唐代武后長安二年,至唐中宗景龍四年成書,花了九年時間。
《宋論》出自於《船山全書》,共十五卷,每卷別以帝號,而無標題。不僅是船山史論思想的綜合,而且體現了清初思想界以史為鑑,充分吸取傳統文化中的精華,以及對漢民族思想文化生活的深刻反思與批判。
《文史通義》是一部史學理論著作。它是清代著名學者章學誠的代表作,與劉知幾的《史通》一直被視作古代中國史學理論的雙璧。《文史通義》還為我國方誌學作了奠基。

作者簡介

劉知幾(661年-721年),字子玄,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唐高宗永隆元年(680年)舉進士。武則天長安二年(702年)開始擔任史官,撰起居注,歷任著作佐郎、左史、著作郎、秘書少監、太子左庶子、左散騎常侍等職,兼修國史。長安三年與朱敬則等撰《唐書》八十卷,神龍(705年~707年)時與徐堅等撰《武后實錄》。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與譜學家柳沖等改修《氏族志》,至開元二年(714年)撰成《姓族系錄》二百卷,四年與吳兢撰成《睿宗實錄》二十卷,重修《則天實錄》三十卷、《中宗實錄》二十卷。
王夫之,字而農,號姜齋,晚年隱居於湘西蒸左石船山(今湖南衡陽縣),因自稱“船山遺老”。生於明神宗萬曆四十七年,卒於清聖祖康熙三十一年,得年七十四歲。崇禎十五年(1642)中舉人,甲申(1644)以前,用力於詩文、科舉;明亡以後,大受刺激,與父親隱居數年,在輾轉流亡中鑽研《周易》及諸經,並參與抗清。遭清緝捕,浪跡湖湘一帶。順治八年返湖南衡陽隱居,潛心著述。十三年(1656)著成《黃書》,復著《讀通鑑論》、《宋論》、《讀四書大全說》、《周易外傳》等重要著作,著述凡二十五種,有《船山遺書》、《姜齋文集》流傳,近人編成《船山全書》。夫之學識極淵博,舉凡經史、天文、地理、曆法、理學各方面均極熟稔,於清代思想史具標誌性地位。
章學誠(1738年-1801年),字實齋,漢族,會稽(今浙江省紹興市)人。清代著名的史學家。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進士及第,任國子監,曾主講定州定武、保定蓮池書院,並為南北方誌館主修地方志。章學誠所著《文史通義》是清中葉著名的學術理論著作。嘉慶六年(1801年)去世。

圖書目錄

史通
宋論
文史通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