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脈斜陽:曾國藩的智慧和策略》是2014年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劉剛、劉冬君。
基本介紹
- 書名:儒脈斜陽:曾國藩的智慧和策略
- 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
- 頁數:189頁
- 開本:32
- 作者:劉剛、劉冬君
- 出版日期:2014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44051552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儒脈斜陽:曾國藩的智慧和策略》寫作曾國藩的事跡,用的是一種大寫意筆法,縱橫揮灑,繁簡隨心,與我們習見的史傳,如同陌路。只要作者認為必要,她會用飽蘸濃情的詩意語言,形容――不是描述――傳主。作者(劉剛、李冬君)無意用一種學者的嚴謹來約束自己對傳主的愛戴之情,書中穿插著的那些評論文字,時而面冷如鐵,時而心熱似火,動感十足。
作者簡介
劉剛:自由思想者、獨立學術人。李冬君:歷史學博士、文化學者。
圖書目錄
代序史識照亮史實
1.曾老太爺播下了神話的種子
2.神話種子長成了當官的苗子
3.走出鄉野上京城的農家子
4.會試期間他住在長沙會館
5.道光帝派了“禁”字欽差
6.林則徐睜一隻眼看世界
7.琦善在天子“門臉”上撫夷
8.曾氏父子怎樣看林則徐
9.滅“心中賊”的修身日記
10.源於古史的天王的宗教體驗
11.內聖就是“換一個人”出來
12.外王就是做官同時做學問
13.與徐繼畲有一段小插曲
14.徐繼畲世界化的地緣政治思想
15.鹹豐帝的眼光從林則徐轉向他
16.風水是地理孝道是天理
17.天王權力的合法性來源
18.天王新思維及其合作者
19.洪、楊、蕭“三權分立”
20.永安建制有立都的意思
21.顧祖禹指出西南大戰略
22.太平軍失去戰略主動性
23.太平軍出湖湘攻克武昌
24.鹹豐帝忽然想起了他
25.天王書生眼光和東王實戰主張
26.問一問為何分兵北伐和西征
27.面對太平軍西征他很堅忍
28.他一出兵就扭轉了戰局
29.皇上為什麼要找過失來訓斥他
30.皇上一再囑咐要他用好官軍
31.他用兵冒進被石達開打敗了
32.以湖北戰還是以江西戰
33.他自請開了兵部右侍郎的缺
34.皇上還要靠他來統領湘軍
35.翼王石達開為什麼要出走
36.石達開以江西戰扭轉戰局
37.人格的悲劇和命運的悲劇
38.傳教士羅孝全的逃離和控訴
39.天王從思想者變成了陰謀家
40.皇上悔約使北京失陷了
41.皇上不得不從天下觀里走出來
42.可以借洋人的兵力來剿匪
43.他和朝廷都作了自我批評
44.沈葆楨居然截留了江西厘金
45.曾老九差一點與李鴻章火併
46.他為什麼不能親自上前線
47.曾、左、李三個英雄一台戲
48.弟子上書讓洋務進入科舉制
49.他在金陵復興娼業泄了王氣
50.他以一篇奏摺定下剿捻之策
51.一連三天他和慈禧太后問對
52.正月初五議驅除洋人之法
53.上任之前他去朝廷赴宴請訓
54.他無奈時想起了江南翻譯館
55.他在同文館風波里保持沉默
56.“打天主堂”打出天津教案
57.他只能冒著國人的唾沫前進了
58.對外政策要“和為貴,忍為高”
59.臨死他教李鴻章一個“誠”
參考書目
本書之緣起與我的感激(代後記)
再版後記
1.曾老太爺播下了神話的種子
2.神話種子長成了當官的苗子
3.走出鄉野上京城的農家子
4.會試期間他住在長沙會館
5.道光帝派了“禁”字欽差
6.林則徐睜一隻眼看世界
7.琦善在天子“門臉”上撫夷
8.曾氏父子怎樣看林則徐
9.滅“心中賊”的修身日記
10.源於古史的天王的宗教體驗
11.內聖就是“換一個人”出來
12.外王就是做官同時做學問
13.與徐繼畲有一段小插曲
14.徐繼畲世界化的地緣政治思想
15.鹹豐帝的眼光從林則徐轉向他
16.風水是地理孝道是天理
17.天王權力的合法性來源
18.天王新思維及其合作者
19.洪、楊、蕭“三權分立”
20.永安建制有立都的意思
21.顧祖禹指出西南大戰略
22.太平軍失去戰略主動性
23.太平軍出湖湘攻克武昌
24.鹹豐帝忽然想起了他
25.天王書生眼光和東王實戰主張
26.問一問為何分兵北伐和西征
27.面對太平軍西征他很堅忍
28.他一出兵就扭轉了戰局
29.皇上為什麼要找過失來訓斥他
30.皇上一再囑咐要他用好官軍
31.他用兵冒進被石達開打敗了
32.以湖北戰還是以江西戰
33.他自請開了兵部右侍郎的缺
34.皇上還要靠他來統領湘軍
35.翼王石達開為什麼要出走
36.石達開以江西戰扭轉戰局
37.人格的悲劇和命運的悲劇
38.傳教士羅孝全的逃離和控訴
39.天王從思想者變成了陰謀家
40.皇上悔約使北京失陷了
41.皇上不得不從天下觀里走出來
42.可以借洋人的兵力來剿匪
43.他和朝廷都作了自我批評
44.沈葆楨居然截留了江西厘金
45.曾老九差一點與李鴻章火併
46.他為什麼不能親自上前線
47.曾、左、李三個英雄一台戲
48.弟子上書讓洋務進入科舉制
49.他在金陵復興娼業泄了王氣
50.他以一篇奏摺定下剿捻之策
51.一連三天他和慈禧太后問對
52.正月初五議驅除洋人之法
53.上任之前他去朝廷赴宴請訓
54.他無奈時想起了江南翻譯館
55.他在同文館風波里保持沉默
56.“打天主堂”打出天津教案
57.他只能冒著國人的唾沫前進了
58.對外政策要“和為貴,忍為高”
59.臨死他教李鴻章一個“誠”
參考書目
本書之緣起與我的感激(代後記)
再版後記
後記
本書的成書過程是很有趣的,原版後記中已作了交待。時隔六年之久,這本小書給我帶來了很多讀者朋友和受讀者愛戴的榮譽。期間又有幸偶遇了山西教育出版社的孫軼女士,她很欣賞我的書寫,在她推薦下,山西教育出版社決定再版這本小書,還要作為重點推出。
幸莫大焉,但在此更上一層樓,反而惴惴不安。就像每當我受到讀者朋友嘉許之時,私下總是遺憾到心虛,回憶書中寫得還不夠完善之地,叮囑自己下次書寫得要更好些。
的確,正如我的好友周澤雄先生代序中所言,所幸本書的視角和立意,是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來看曾國藩的歷史地位,而不是將曾國藩捆綁在已經走向衰亡的滿清王朝身上,從這點出發,看點還是比較多的。如果讀者朋友有興趣,可以翻翻小書,謝謝!
在此,感謝本書編輯李夢燕女士,感謝山西教育出版社所有為本書辛勞的明友們。
幸莫大焉,但在此更上一層樓,反而惴惴不安。就像每當我受到讀者朋友嘉許之時,私下總是遺憾到心虛,回憶書中寫得還不夠完善之地,叮囑自己下次書寫得要更好些。
的確,正如我的好友周澤雄先生代序中所言,所幸本書的視角和立意,是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來看曾國藩的歷史地位,而不是將曾國藩捆綁在已經走向衰亡的滿清王朝身上,從這點出發,看點還是比較多的。如果讀者朋友有興趣,可以翻翻小書,謝謝!
在此,感謝本書編輯李夢燕女士,感謝山西教育出版社所有為本書辛勞的明友們。
序言
李冬君女士所著《儒脈斜陽》,內容一如副標題所示:曾國藩的智慧和策略。不過,我是把它當“曾國藩評傳”來讀的。關於大儒曾國藩的生平事跡,坊間另有貨多料足的好書備選,對這本正文僅十多萬字的小書,我不妨另有期待。何況,作者也志不在此。
曾國藩的史料,歷來不缺,且不說傳主本人海量的日記、奏摺等第一手資料,故對學者來說,只要板凳坐得十年冷,熟悉並撰述曾國藩的生平事跡,並非多大的難事。曾國藩之難,在於此人大腦之不同流俗,見解之清新不俗,行為之特塵脫俗。繪出曾國藩,不難;理解曾國藩,太難。若滿足於鋪陳史事,摭拾史料,則戎馬一生、書卷一生、官場一生、困頓一生的曾國藩,僅僅資料就足以供大於求,作者哪怕在評論上“不著一字”,似也不難把傳記寫得烈烈轟轟,熱熱鬧鬧。
顯然,李冬君志不在此,她避易趨險,筆墨性喜在那些具有挑戰性的領域上空盤旋。
讀者會發現,書中提到曾國藩的事跡,用的是一種大寫意筆法,縱橫揮灑,繁簡隨心,與我們習見的史傳,如同陌路。只要作者認為必要,她還會用飽蘸濃情的詩意語言,形容——不是描述——傳主。作者無意用一種學者的嚴謹來約束自己對傳主的愛戴之情,書中穿插著的那些評論文字,時而面冷如鐵,時而心熱似火,動感十足,賦予作品強烈的另類氣息。比如,寫到曾國藩在解決了洪、楊之厄,決計進入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時,作者於不動聲色間,竟然寫下如此聲色大動的八個字:“金陵城下,枯楊生花。”
幾年前我還讀過李冬君女士的大著《孔子聖化與儒者革命》,於她針對中國王權主義思想的種種高明見解,極為感佩。正因為曾經用了極大心力來汲探孔子思想和儒學傳統,當她通過曾國藩這個特定人物來回望儒門一脈時,幾乎一抬腿就站上了一個思想制高點,那些珠璣般閃爍的見解,也由此構成了本書的突出特質。每當需要對曾國藩的性格、思想及性格上的矛盾進行正面攻堅時,作者從來不曾退縮過,她那些精到的見解總是能夠及時閃身,像一盞盞思想射燈,把我們曹操般複雜的主人公瞬間照得雪亮。說到曾國藩拜唐鑒為師,“用理學的挫刀,天天修理自己”,作者概括道:所謂修身,就是“用聖化的模子來鑄造自己,校正自己,日日修理。修身的秘訣,是將人的標準定得很高,純然一個理想人,用理想人來否定現實人”。而“內聖就是‘換一個人’出來”。作者意猶未盡,繼續暢論道:“這樣的‘我’,是理學的‘試管嬰兒’,將天理的胚胎植入自我的軀殼,然後從自我裡面生出一個新的我,像朱熹說的那樣,用‘抱雞卯’的功夫,將新我孵化出來,用‘猛火煮’的功夫,將舊我熔化掉,這便是理學的新陳代謝了。”
說實話,得到如此高明的見解,真不枉“開卷有益”了。作者曾如此概括曾國藩:通過修身,曾國藩“只是收斂了一些自己身上的豪傑氣概,而湖湘文化中的帝王氣象,依然是他生命的底色”。“曾國藩面子上‘居敬窮理’,可骨子裡卻還是個‘南蠻子’,有殺伐決斷之氣,也不乏仁民愛物之意。”談到曾國藩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作者又有如此眉批:“曾國藩不可謂不知兵,他熟讀兵書,久經戰陣,可他一肚子兵法,畢竟是天下觀里的兵法,逐鹿中原還可以,尊王攘夷也湊合,對付英夷卻不靈。”
讀史,主要是讀史識,史識是史傳的源頭活水。欲知曾國藩其事,大可另尋他籍;欲識曾國藩其人,不妨由《儒脈斜陽》而入。
周澤雄
曾國藩的史料,歷來不缺,且不說傳主本人海量的日記、奏摺等第一手資料,故對學者來說,只要板凳坐得十年冷,熟悉並撰述曾國藩的生平事跡,並非多大的難事。曾國藩之難,在於此人大腦之不同流俗,見解之清新不俗,行為之特塵脫俗。繪出曾國藩,不難;理解曾國藩,太難。若滿足於鋪陳史事,摭拾史料,則戎馬一生、書卷一生、官場一生、困頓一生的曾國藩,僅僅資料就足以供大於求,作者哪怕在評論上“不著一字”,似也不難把傳記寫得烈烈轟轟,熱熱鬧鬧。
顯然,李冬君志不在此,她避易趨險,筆墨性喜在那些具有挑戰性的領域上空盤旋。
讀者會發現,書中提到曾國藩的事跡,用的是一種大寫意筆法,縱橫揮灑,繁簡隨心,與我們習見的史傳,如同陌路。只要作者認為必要,她還會用飽蘸濃情的詩意語言,形容——不是描述——傳主。作者無意用一種學者的嚴謹來約束自己對傳主的愛戴之情,書中穿插著的那些評論文字,時而面冷如鐵,時而心熱似火,動感十足,賦予作品強烈的另類氣息。比如,寫到曾國藩在解決了洪、楊之厄,決計進入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時,作者於不動聲色間,竟然寫下如此聲色大動的八個字:“金陵城下,枯楊生花。”
幾年前我還讀過李冬君女士的大著《孔子聖化與儒者革命》,於她針對中國王權主義思想的種種高明見解,極為感佩。正因為曾經用了極大心力來汲探孔子思想和儒學傳統,當她通過曾國藩這個特定人物來回望儒門一脈時,幾乎一抬腿就站上了一個思想制高點,那些珠璣般閃爍的見解,也由此構成了本書的突出特質。每當需要對曾國藩的性格、思想及性格上的矛盾進行正面攻堅時,作者從來不曾退縮過,她那些精到的見解總是能夠及時閃身,像一盞盞思想射燈,把我們曹操般複雜的主人公瞬間照得雪亮。說到曾國藩拜唐鑒為師,“用理學的挫刀,天天修理自己”,作者概括道:所謂修身,就是“用聖化的模子來鑄造自己,校正自己,日日修理。修身的秘訣,是將人的標準定得很高,純然一個理想人,用理想人來否定現實人”。而“內聖就是‘換一個人’出來”。作者意猶未盡,繼續暢論道:“這樣的‘我’,是理學的‘試管嬰兒’,將天理的胚胎植入自我的軀殼,然後從自我裡面生出一個新的我,像朱熹說的那樣,用‘抱雞卯’的功夫,將新我孵化出來,用‘猛火煮’的功夫,將舊我熔化掉,這便是理學的新陳代謝了。”
說實話,得到如此高明的見解,真不枉“開卷有益”了。作者曾如此概括曾國藩:通過修身,曾國藩“只是收斂了一些自己身上的豪傑氣概,而湖湘文化中的帝王氣象,依然是他生命的底色”。“曾國藩面子上‘居敬窮理’,可骨子裡卻還是個‘南蠻子’,有殺伐決斷之氣,也不乏仁民愛物之意。”談到曾國藩的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作者又有如此眉批:“曾國藩不可謂不知兵,他熟讀兵書,久經戰陣,可他一肚子兵法,畢竟是天下觀里的兵法,逐鹿中原還可以,尊王攘夷也湊合,對付英夷卻不靈。”
讀史,主要是讀史識,史識是史傳的源頭活水。欲知曾國藩其事,大可另尋他籍;欲識曾國藩其人,不妨由《儒脈斜陽》而入。
周澤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