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傳芳是晉江磁灶鎮張林村的雅稱。張林是一個古老的村落,宋時屬於開建鄉務本里,元、明、清屬三都,民國時稱碧山鄉,現屬晉江市磁灶鎮。北距泉城15公里,西距晉江市區7公里,古代有古陵驛道經過村邊,現代更成為公路、高速路交會之處。該村周圍環山,東西有溪流,村民歷來務農為生,善植果林,是著名的“龍眼之鄉”。現有人口一萬餘人,皆為張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林傳芳
- 地區:晉江
- 人口:一萬
- 環境:周圍環山,東西有溪流
基本信息,歷史沿革,
基本信息
張氏在中國屬第3大姓,人口占我國總人口比例6.8%。《元和姓纂》云:“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為弓正,觀弧星,始制弓矢,主祀張星,因姓張氏。”一說“張氏始祖揮公,自姬姓,世居軒轅之丘,乃黃帝軒轅公第三妃彤魚氏所生之長子,房系總排行為黃帝之第五子。”張氏祖先受封於清河(相當於今河北省清河縣至山東省臨清一帶),春秋時屬晉地,有大夫張老為晉中軍司馬。三家分晉後,清河屬韓地,漢開國功臣張良的祖先有五世任南韓國相,故張良曾在博浪沙擊刺秦始皇,就是要報秦亡南韓之仇。張氏世代仕晉韓為卿士大夫,漸成望族,張氏後人就以“清河衍派”作為郡望。
歷史沿革
漢末,張昭,字子布,輔佐孫策,割據南方。孫權立吳國,拜他為輔吳將軍,封婁侯。其子孫有張煒者,於晉恭帝時為中書令。國相劉裕欲篡晉,指使張煒用藥酒鳩殺恭帝。煒忠心不忍,自飲鴆酒而死。其戚屬被遷泉地。煒之一派遂居晉江一帶。至唐末已成泉南望族。
唐僖宗時,中原連年災荒戰亂,百姓流徙,河南王緒統領一支民軍從北方輾轉人閩。王緒殘暴,部眾離心,王潮兄弟奪其軍權,打算帶軍南出交廣,直人巴蜀。軍隊途經泉地,時泉州刺史廖彥若貪暴虐民,百姓恨之入骨。地方耆老張延魯見王潮軍紀整肅,便率父老以牛酒遮攔勞軍,勸王潮留守泉州。王潮兄弟見民心可用,遂攻下泉州城作為根據地,繼而北取福州,南拓漳州,割據閩地。張延魯以迎王潮人泉安閩之功,得封“御史大夫”、 “護軍副使”、“護衛將軍”等榮銜。泉南張氏悉奉張延魯為開閩始祖。
儒林張氏開基於宋初,譜記其家族“惟耕讀業,罕工商,而得稱為泉南著姓者,則以書香繩繩藉有起家云爾。”故以儒林作為村名。儒林“始祖鏡齋公,開閩延魯公後裔也。鏡齋生九子,分支九房。依次日:仁郎蓮池房,義郎上倉房,禮郎廳上房,信郎樓下房,恭郎上方房,敬郎同安房,遜郎安溪房,讓郎漳浦房。”難得的是張鏡齋傳下各支皆蕃衍昌盛,人才代出:
長子諱仁,稱蓮池房,居張林下庫。至十二世分衍兩支派,各建小宗奉祀祖神,日雲峰公祠、隱逸公祠,南北相向於蓮池旁。又從本村分居五陵嘉福、東山、石獅雪上、青陽王厝、陳埭高坑、古福、磁灶後坑、內坑後厝、歐坑、池店清瀠、漳州等處。
次子諱義,傳上倉房,九世於宋代徙居德化龍潯鎮愛文郊,是德化城關較早的族氏之一。數傳而後分居庠棲、美卿、上岩、官田洋以及雷峰、盤卿等地,又有支派遷晉江砌田、泉州樹兜、上塘、南安佃坑者。
三子諱禮,居張林上庫,稱上庫房,自十二世起蕃衍,分居南潯、安海尚賢里、田厝、湖南長沙、金門、台灣等地。
四子諱智,廳上房,舊譜謂:“鏡齋公第四子,日智郎,號退耕,以文才出身,始改里額儒林。”相傳曾封安國侯,徙居北京。祖祠有“安國侯”匾。
五子諱信,先分居樓下,稱樓下房,七世孫正叟元初擇居深巷仔。明萬曆間分別徙大嶝島、陳埭赤西。清代又有分居澤溝、雙溝,南安洪瀨,江西上饒等地者。在赤西村建有宗祠。
六子諱恭,傳上方房,居張林上庫、內坑上方,駟行等地,九世有分居同安濠山板橋者,又有從板橋再徙晉江潘徑,路廈、洪塘、清透、柯坑、伍堡、岑張、後洋、上厝、金門沙美及台灣者。板橋、潘徑皆建有宗祠,金門沙美仍存明張廷芳所修的族譜,記其始祖“允三公由駟行航海人滄江而居金砂”的歷史。
七子諱敬,傳同安房。二世分居同安西洪塘、海澄有錫埔,後又分居福清,同安青嶼、橋下及井得里、東園,惠安石任、洛陽,海壇,澎湖。現僅金門青嶼一派就有2000多人。
八子諱遜,名讀,居安溪,為宋代名宦。傳安溪房。後裔分居安溪大坪、東市,分居浙江平陽、蒼南、溫州,南安東大、四石柱,泉州洛陽,晉江內坑前宅,以及台灣木柵、淡水等地。
九子諱讓,傳漳浦房。舊譜載傳裔漳浦、雲霄等地。明萬曆間,漳浦張廷榜、張廷棟兄弟中進士,張斐、張天繼父子科第,往來省城時便取道來儒林祖廟拜祖。近年來還有南靖洋奎坑、沙縣夏茂等地宗親前來張林認祖。
張氏傳衍分支歷史悠久,分布廣泛,故各派多自修譜牒,自建宗祠。居住張林的蓮池房、上庫房、樓下房自15世起取“仕朝於一廷,孟彥啟光元,永建乃家,孫子貽謀,以克世君卿,侯伯大其宗,孝友承前德,和親篤本根”作為字行。而分居龍嶼(雪上)、德化龍潯(愛文郊)、同安板橋、同安東園、金門青嶼、金門沙美、安溪大坪、浙江鳳灣、惠安洛陽的支派則另建有昭穆。
據譜牒記載,儒林張氏自明代遷金門沙美、青嶼的支派已蕃衍數千人,金門張氏族譜亦記載:“青嶼張氏開基於始祖張均正,於宋高宗時,因漳泉繹騷作亂,由晉江張林社遷居金門青嶼。”
清代,儒林張氏多有徙居台灣的。如:
張林蓮池房有張光通、張光旺等230
張林上庫房有張光做、張光本等74人徙居台灣。
同安房西洪塘“景順公派”有張志偉、張志尚等36人徙居台灣。
同安房惠安石任“文會公派”有張敦石等11人徙居台灣。
上方房上厝“湛默公派”有張舜普等15人徙居台灣。
上倉房德化“念九公派”有張廷錯等5人徙居台灣。
安溪房“遜郎公”ll世有張立徙居台灣南路小竹橋新莊居住。16世有宗華、宗宇兄弟往台灣木柵等地居住。安溪大坪張乃妙於清光緒廿三年(1897),首先將安溪觀音茶傳人台北木柵種植,被譽為“張氏傳人,唐山茶師”,現其裔孫張新興等在木柵培植鐵觀音觀光茶園達8000多坪。
儒林張氏蔚為大族,歷代人才多不勝舉,其著名的有:
張讀(1066-1145),字聖行,宋紹聖四年(1097)進士,為安溪登科第一人。先後作穎昌參軍、泉州通判、興化知州、翰林院直講學士等職。張讀為官清廉,治軍嚴肅,重教興學;且博學多才,與蘇東坡、黃庭堅交好,閩中碑碣多出其手;又是有名的孝子。卒後謚“清孝”。隱居泉州的翰林學士、尚書左丞李邴以詩哭之:“累日塵生甑,經年肘見衿。”言其清苦。泉地為建清孝坊,祀鄉賢祠。墓在晉江上方。
張廷芳(1360-1429),自號退密翁,世居上方,父謙齋文學有名,任石井書院司糾。廷芳修其父業,講學於鄉,著有《易經十翼章圖蘊義》10卷,緝修張氏家譜。明宣德年間,以理學名儒人祀鄉賢祠。
張敏,與其兄張慶、張本為同安房張氏傳裔,世居金門青嶼。明正統間沙尤寇作,張敏等受牽累,幼年被閹送京城。敏為憲宗親侍,深受寵用,奉命操練騰驤四衛官軍兼理十九房馬政,監督五軍大營。兄張本以御馬太監守備南京。張慶以司設太監鎮守浙江。其子侄張暉官鴻臚寺卿,張苗太常寺卿。一門緋綠輝映。憲宗年高無子,張敏多年保護孝宗及其母紀太后免受得寵的萬貴妃忌害。孝宗即位後,追賜張敏璽書,賜塋地通州300畝,守卒20人,官其家人。張苗累官南京通政使,列於九卿。張質為錦衣衛指揮同知。張暉蔭官光祿寺少卿。又有錦衣千戶張鵬、張縉,百戶張宏等。張苗之子張定弘治三年(1490,)進士,張宜弘治十四年(1501)進士。
張志選,號行吾。安溪房裔,居泉州西街。嘉靖七年(1528) 中舉人,八年成進士,授諸暨縣令。其地有溺害女嬰陋俗,志選到任,百計勸諭,遂矯其俗。後遷常州知州,值歲荒,及時賑救災民,安置流亡。因性情耿直,得罪上司罷歸。當事官員常向他諮詢地方利病,陳述每出以公心。鄉里稱頌。
張冕,字莊甫,號惺吾。安溪房裔,居泉州西街。嘉靖二十六年(1547)進士,授烏程知縣。為官清廉,胥吏不能作弊。築城垣,練民兵以抗倭寇。有藩王暴橫,殺仆圖賴。張冕按律處治之。擢廣東兵備僉事,至不三月,擒治賊首,地方遂得平安。復遷化州知州、廣西撫夷僉事、廣西參議分巡右江,所至無不嚴整軍備,弭盜安民。大學士徐拱評其“執法稜稜,民畏愛之;士大夫畏而惡之;盜賊畏而避之”。適泉地遭倭患,米價騰貴,張冕在廣東勸諭商民航運米谷抵泉,里人賴以得濟,為立碑頌德。冕曾往清蒙講鄉約,鄉人塑像祀之。
張維機,字子發,號晦中,安溪房裔,居泉州西街。天啟五年 (1625)進士,歷官至禮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教習庶吉士。屢上奏疏請禁止魏忠賢控制的東廠派番役(偵探)騷擾民間,停內操以限制閹黨掌握軍隊的權力,要求以民為本,賑恤地方災荒。其兄張維樞,字子環,號賢中。萬曆二十六年(1598)進士,官北工部侍郎,曾于山西練兵馬、葺城防,屯田積穀,築橋設堡以抗蒙古俺答,敵方相戒不敢犯邊。制府推為邊功第一。
張會宗,字于震,號澄江,儒林蓮池房裔。少有神童之名,隆慶元年(1567)中舉人,五年中進士,授太常博士,出守台州、岳州。好與民興利,救災賑饑不遺餘力。遷雲南副使。
張燮,字紹和,號汰沃,漳浦房裔,居龍溪石碼。21歲中舉,文章才華名噪一時,被推為漳州七才子之一,與黃道周、何喬遠等名士交好。曾被薦入朝編修《神宗實錄》,不肯應聘。個人著述豐富,其《東西洋考》一書,廣泛涉及明代航海、國外貿易、稅收、海外風情,是明代中外關係和東南亞各國歷史、地理的重要文獻。
張廷煌,字堅卿,儒林樓下房裔。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舉人,五十七年(1718)進士,授丹徒縣令。子文秸,字禮仲,以國學生授職州同,官至鳳翔通判。文秸子光憲,乾隆二十五年(1760) 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文秸孫慎和,乾隆四十七年(1782)進士,官刑部主事。
儒林張氏歷代簪纓,自是注重光宗耀祖的祠堂建築。早在明初就有退密先生張廷芳“建祠一區,寢翼庖庫,規制詳密”。嘉靖年間倭亂,這座有主殿、廂房、廚房、倉庫的張氏祠堂亦遭兵火毀壞。至隆慶年間,往廣東考中舉人第二名的族人張會宗回鄉展拜,見故祠丘墟,出資倡建,相地張林村中蓮池頭興建家廟。 時由晉江人通政大夫刑部左侍郎丁自申撰寫《儒林張氏祠堂記》,稱:“祠成雖儉,薦享雖不殷,然考中度衷……隱然為城南之望。”明清之交,祠堂又廢圮,至康熙五年(1666),由在儒林成丁出工,各房份出錢,再次修復。並將原來的癸丁坐向改為壬丙坐向,“紫帽後蓋,高州前敕,儼然壯觀”。祠堂設三通大門,中門前鋪六角石磚36塊,其中27塊是整磚,18塊是半磚。36、27、18 都是9的倍數,以隱喻張氏一門9大房派的含義。相傳早前張氏族人在外投靠族親,要能說對祠堂大門口石磚的數字,就能得到族親的盛情款待。
1981年,張氏祠堂因歷久圮塌,復由儒林張氏傳衍海內外各支派族人捐資10餘萬元,按祠堂原基址原式樣動工翻建,至 1984.年秋落成。磁灶儒林張氏家廟
祠堂坐北朝南,三開間二進,硬山式屋頂,三通大門。保留了原大門前36塊石磚以及廳石今、拜登石今、踏階、天井石等舊構件。而木柱悉易為石柱,邊墻以條石壘砌,山墻、內墻砌紅磚,屋蓋鋪紅色琉璃瓦。石構門墻多施雕刻,三通大門皆鐫刻聯、匾。正中大門匾刻“張氏家廟”,聯文:“名魁三傑標國史;學頌二銘樹賢風。”左大門匾刻“清河衍派”,聯文:“漁陽德政雙收績;三江清高俊彥才。”右大門匾刻“儒 開基儒林始祖鏡齋公像林傳芳”,聯文“三唐相業千秋鑒;九世同居百忍圖。”大門口石柱刻聯:“御賜忠勤第;世傳孝友家。”“理學家聲振;尚書世澤綿。”大廳進深3間,寢殿前掛著“開閩始祖延魯張公神像”及“開基儒林始祖鏡齋公像”。梁枋間掛著“安國侯”、“理學名臣”、“忠臣”、“孝子”等匾額,共有24方。祠堂埕前立有一堵照墻,照墻左右兩件麒麟石雕是舊祠堂大門旁堵石。祠堂右側新建一座雙層樓房,作為儒林張氏家廟管理委員會會址和張林村老友會活動場所。 為了明族裔,聯宗誼,團結海內外宗親,儒林張氏投入不少人力財力,內查志乘存譜,外訪宗親族友,蒐集自張鏡齋開基儒林的九大房派蕃衍、分布資料。於1996年彙編為《儒林張氏聯宗譜》刊發,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