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村(山東海陽市下轄村)

儒家村(山東海陽市下轄村)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康熙年間(1662-1722年),于姓來此建村,以姓命村名為於家。後因村建於鏡山之後,改名為鏡山後村。繼之因於姓繁衍昌盛,便以雅字“儒”取代“於”字,演變為儒家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儒家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面積:約6平方公里
  • 耕地:75.9公頃
村名由來,概況,大事記,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地圖信息,

村名由來

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于姓來此建村,以姓命村名為於家。後因村建於鏡山之後,改名為鏡山後村。繼之因於姓繁衍昌盛,便以雅字“儒”取代“於”字,演變為儒家村。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王姓被雇來此,在村山坡東看庵。因住房周圍皆山,環境僻靜,故將駐地命名為僻靜庵。山坡西有白姓看庵,命名為白家庵;坡南雇用盛姓看庵,命名為盛家庵。僻靜庵、白家庵、盛家庵和儒家村等四個自然村,組成一個行政村

概況

儒家村隸屬方圓街道辦事處,地處東經121°15′,北緯36°29′。距市政府駐地12公里,本村北靠盤石店鎮,東南山巒與留格莊鎮相連,西南與遲家村接壤。全村轄區總面積約為6平方公里,其中山嵐約72公頃,耕地面積75.9公頃。適宜種植的農作物有小麥、玉米、地瓜、花生、蔬菜、蘋果等。 2002年,全村290戶,800人,有高、盛、白、王、葉、董、邢、劉、胡、於、遲等姓,均為漢族。其中高姓人口較多,盛姓次之。1954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1萬元。197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6.2萬元。2002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065萬元,第一、二、三產業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9%、25%、16%,人均純收入2900元。

大事記

1941年7月國民黨頑軍秦毓堂部侵入儒家村,殺害村民1人,抓走6人,造成經濟損失約1800餘元。 1942年6月本村解放。 同年本村派出民工101人、牲畜72頭支援前線,另有10人參加八路軍。 1944年由農、職、青、婦四大團體組織發動減租減息(二五減租,分半減息),動員地主富農捐資獻田,共獻田約10公頃。 1946年本村出動民工368人、牲畜202頭、小車160輛,擔架6付、糧食1500公斤,其它物資折價約1000餘元,支援解放戰爭。 1948年在淮海戰役中,本村派出支前民工7人。 1951年土地改革結束,沒收地主土地0.67公頃,分給貧農。 1964年發動民眾,利用一冬一春的時間,圍溝造田,動用土石方3986方,整造水澆田2.3公頃,後將此地片命名為“躍進窪”。 1981年投資10萬元,全村用上了電網供電。 1985年9號颱風襲擊本村,財產損失折合人民幣8萬餘元。 1986年村投資10餘萬元,建成儒家村印刷廠。經濟發展 第一產業1955年,糧食畝產126公斤,總產13.86萬公斤。1978年,糧食畝產310公斤,總產36.6萬公斤。1983年,全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糧食畝產560公斤,總產59.76萬公斤,比1978年增長23.16萬公斤。2000年,糧食畝產863公斤,總產76萬公斤。2002年,糧食畝產447公斤,總產44.3萬公斤。1986年以來,全村發展果業5.3公頃,常年產量1.5萬公斤。2002年,第一產業收入630萬元,其中農業收入165萬元,林業收入5萬元,畜牧業收入200萬元,其它收入260萬元。 第二產業建國前,本村無工業。1967年,組織婦女從事草編。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投資十幾萬元建起印刷廠;另有從事建築業的,第二產業從業人員198人。2002年,第二產業從業人員300人,收入270萬元,其中工業收入220萬元,建築業收入50萬元。 第三產業1983年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村里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先後建起小商店2個及私營油坊、磨坊、豆腐坊、機械維修部等。2000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9人,收入10萬元。2002年,第三產業從業人員40人,收入165萬元,其中運輸業收入50萬元,服務業收入50萬元,商飲業收入65萬元。

社會進步 文教科技

解放前,本村設有私塾,學生11人。建國後,設國小1所,1-4年級學生在本村就讀。學生最多時達130多人,兒童入學率達99%。1999年,1-2年級學生遷到遲家村讀書,其餘學生到北城陽學區國小就讀。自建國至2002年,本村考入大中專院校者48人,其中2人為研究生。 人民生活解放前,村民常年人均糧食100公斤左右,吃的是糠菜各半,難得溫飽。建國後,村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957年,人均糧食206公斤。1975年達226公斤,全村收入15.6萬元。2002年,全村人均存款1500元,有各種運輸車輛148輛、機車76輛、彩電156台、冰櫃62台。 村莊建設建國前,村內街道破爛不堪,無法通客車,村民住房以草房為主,人均居住面積不足6平方米。1983年後,村統一規劃了宅基地,建起了新房區。2000年,全村有住宅300餘棟,均是瓦房。2002年,人均居住面積15平方米。 集體福利1971年,村建起合作醫療站,村民平時用藥的藥費全免,病重住院藥費報銷50%,1978年後自費。1982年,村購買16mm電影放映機1台,自放電影。1991年,全村用上了自來水。1994年始,對考入大中專院校的學生每人獎200元,2000年改為360元。

組織建設 中共基層組織建設

本村盛君由遲家村的遲訊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村中的第一名黨員。後盛君介紹盛舉元、高可端、高重先等入黨,並成立了第一個黨小組,高重先任組長。1942年,成立黨支部。高正先、盛舉元、高可端、盛芳、白春廷、高崇先、盛治彬、白永亭先後任黨支部書記。1995年起,盛國任黨支部書記。2002年,有黨小組5個,黨員37名。 基層行政組織建設1942年設村公所,1943年改稱村政府。1958年,又改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68年,改稱大隊革命委員會。1980年,復稱大隊管理委員會。1984年,始稱村民委員會,下設民政、調解、治安、婦女等組織。曾任村行政主要負責人的有高智先、高永臣、高可臣、高勝武、白翔南、徐增壽、盛芳、高崇先、盛治彬、白永亭、盛治芳、高秀光。1999年,高利明當選首任直選村委會主任。

地圖信息

地址:煙臺市海陽市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