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與經濟成長:基於歷史計量學的經驗研究

《儒家文化與經濟成長:基於歷史計量學的經驗研究》是依託山東大學,由馬馳騁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家文化與經濟成長:基於歷史計量學的經驗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馬馳騁
  • 依託單位:山東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儒家文化是阻礙還是促進經濟成長依然是學界的未解之謎。傳統的韋伯理論認為儒家文化與新教資本主義精神相悖,從而導致近代中國經濟停滯並落後於西方。但1950年代以來東亞儒家文化圈的經濟成長奇蹟,使學界開始質疑韋伯假設,認為勤儉和重視教育等儒家傳統對經濟成長有積極影響。本課題以清代1600個縣級行政區為樣本,使用清代地方志記載的文廟和儒學數量等信息測量儒家文化在各縣之間的強弱差異,並基於GIS將其與經濟發展變數進行空間匹配;在此基礎上,檢驗儒家文化對清代和當代經濟成長的整體影響及其內在機制。為解決儒家文化變數的內生性,我們嘗試使用清代之前影響儒家文化空間傳播的遊牧民族入侵和科舉學額分配作為清代儒家文化區域差異的工具變數。本課題的學術貢獻在於對儒家文化如何影響經濟成長提供系統地實證解答,並以此擴展關於文化與經濟發展間關係的研究文獻。課題的現實意義在於為當今儒家文化復興所可能產生的經濟影響提供啟示。

結題摘要

本課題主要研究儒家文化對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其作用機制。利用清代地方志記載的文廟、烈女、和科舉興盛程度(進士、舉人數量)等信息,我們量化衡量了儒家文化的區域差異,並使用ArcGIS和中國歷史地理資料庫(CHGIS)將歷史儒家文化與當代經濟社會發展數據在縣級行政區劃內進行了空間匹配。在控制其它可能影響儒家文化與經濟成長的歷史和當代因素後,我們發現儒家文化並未阻礙清末以來的現代經濟發展(韋伯假設);相反,儒家文化對新式工業企業數量及城市化水平等產生了積極影響,並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當代民營經濟和民間金融的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20世紀50年代以來余英時和杜維明等學者提出的“反韋伯假設”,即儒家文化體系中的重視教育、勤奮工作和節儉等文化要素,對經濟發展可能產生推動作用。 我們還重點分析了儒家文化影響經濟發展的主要機制,包括社會秩序、社會資本(關係)和人力資本(科舉與教育觀念)。首先,以清代各縣文廟和烈女數量作為儒家文化強弱的衡量,我們發現農業歉收對社會衝突的激發作用,在儒家文化濃厚的地區明顯減弱。這說明強調道德、和諧與宗族秩序的儒家倫理,增加了人們的“暴力成本”,從而緩解了社會衝突的發生機率。其次,通過分析2004年中國私營企業主調查數據,我們發現在私營企業產權保護較弱的地區,企業主更傾向於結交黨政官員,以此獲得銀行貸款和土地,並尋求減少官員干預和稅費負擔。這說明在正式產權制度不完善的情況下,“關係資本”將發揮更大作用。最後,我們以明清時期各地產生的進士和舉人數量,衡量各地重視教育觀念的差異,發現明清時期進士舉人的數量依然影響當代人力資本水平。這一發現在一定程度上證明了儒家教育觀念對當代中國人力資本與經濟成長的貢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