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儒學與古文運動
- 定義:唐代儒學復興運動的組成部分
古文運動是興起於唐代中葉的文風改革運動。基本宗旨在於反對六朝以來的駢文,提倡先秦兩漢的散行單句的古文,以闡揚六經之道。在初唐即開始醞釀,中唐大曆、貞元間(766~804)正式興起,餘波沿至晚唐。代表人物是韓愈、柳宗元,而...
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代表。他們倡導古文是為了推行古道,復興儒學。韓愈說,“學古道而欲兼通其辭;通其辭者,本志乎古道者也”(《題歐陽生哀辭後》)。所以,他們的古文理論都把明道放在首位,不過韓愈特彆強調儒家的仁義和...
《古文運動韓愈柳宗元》是2014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韓愈、柳宗元生活的時代已是中唐時期。當時藩鎮跋扈、宦官專權、內亂頻仍,韓柳二人懷抱經世濟民、復興同家的理想,雖幾經貶謫、浮沉宦海,卻始終未曾放棄。在當時儒學...
(見儒學與古文運動) 新樂府運動是唐代白居易所倡導,以元稹、張籍、王建等人為中堅的詩歌改革運動。主張詩歌應該有感而發,為現實服務,反對吟花弄月的無病呻吟。他們所說的“新樂府”就是用新題寫時事的樂府式的詩,以區別於新題與...
《北宋中期儒學復興運動》是文津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圖書,作者是劉復生。內容簡介 本書原爲劉復生教授的博士學位論文,導師徐中舒教授,副導師吳天墀教授,1990年於四川大學通過答辯。1991年收入“大陸地區博士論文叢刊”,由文津出版社出版。本...
韓愈,唐朝著名文學家、古文運動領導者。在唐朝一片大乘佛學的思潮及社會風氣中,獨自振起儒學大旗,排斥佛道思想,倡導恢復儒家思想的傳統,開啟宋明時代新儒學思想發展的大方向。代表他這種苦心孤詣的作品,在其〈原儒〉一文中發揮得淋漓...
論著對傳統“古文運動”之說有所反思,拓寬了“古文運動”的研究視野。所著重闡明的“古文運動”與新儒學、賢良進卷、蘇轍與“古文運動”的關係等命題,均有獨到的見解。作者簡介 朱剛,浙江紹興人。1969年生。1997年獲復旦大學中文系...
結語 北宋儒學復興運動的核心問題 一、 用義理之學取代章句註疏之學 二、 用儒家之道取代“異端”三、 復興經世致用的“有為”之學 四、 疑經思潮與古文運動 申論一 宋朝“火運”與“五德轉移”政治學說的終結 一、 宋朝“國運...
本書認為,天書時代是趙宋君臣將漢唐君主對「太平」的想像與操作,進行總結性的重組與展示,以為統治的正當性張本;天書時代在仁宗朝的破產,意味著此時士大夫反省,甚至放棄漢唐儒學所賦予的政治理念。是故,從天書時代到古文運動,可謂是...
”慶曆年間興起的古文運動以“文以載道”著稱,王開祖所言之“道學”當是指追求三代大道的學問。宋仁宗嘉祐年間, 張載曾說:“嘉祐初, 見洛陽程伯淳、正叔昆弟於京師, 共語道學之要。” (《橫渠先生行狀》) 此事乃呂大臨在熙寧...
二、儒學的經學化 三、儒家思想的社會化 第四章 儒家文明的曲折發展 一、玄學思潮的興起 二、佛、道的興起及其與儒家文明的衝突與調適 第五章 儒家文明的繁榮 一、三教並立的多元文化格局 二、古文運動和儒學的復興 三、理學的興盛...
三、古文經學和對神學思潮的批判 四、玄學的興起和援道入儒 五、佛、道二教的興盛和儒家對佛教的批判 六、以儒學為主導,以佛、道為輔翼的文化格局之形成 七、古文運動和儒學復興運動 第五章後期儒家文明宋元明清文明 一、中央集權...
李翱(772年-841年),字習之,隴西成紀(今屬甘肅秦安東)人。西涼王李暠的後代。貝州司法參軍李楚金之孫。唐代官員、哲學家、文學家、學者、詩人,古文運動代表人物之一。李翱自幼“勤於儒學,博雅好古”。二十五歲時,在汴州與韓愈...
《唐宋八大家文鈔》,是唐宋古文運動的產物。唐宋古文運動,是唐宋時期的文學革新運動。韓愈和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運動的代表,他們主張推行古道,復興儒學,反對六朝以來的浮艷文風,反對講究排偶、辭藻、音律和典故的駢文,提倡散行單句、不拘...
他雖然好佛,但他的思想基本上還是儒家的。他一生有兩項重大活動:一是參與永貞革新,一是領導古文運動。這二者都與他復興儒學、佐世致用的思想有關。他既身體力行了“勵材能,興功力,致大康於民,垂不滅之聲”的政治理想,又明確...
這時期寫的《答李翊書》,闡述自己把古文運動和儒學復古運動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主張,這是韓愈發起開展古文運動的代表作。這年秋末,韓愈時年三十四歲,被任命為國子監四門博士,這是韓愈步入京師政府機構任職開端。任職四門博士期間,積極推薦...
第一講 韓愈與儒學復興運動/ 一 中晚唐的文化氛圍/ 二 古文運動和儒學復興運動/ 三 韓愈的貢獻/ 四 韓愈的思想/ 五 小結/ 第二講 北宋士大夫精神與宋初三先生/ 一 北宋的開國規模和士大夫精神的覺醒/ 二 胡瑗的著作與思想/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