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耳山

儋耳山

《儋耳山》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詩作。此詩是作者在遊覽海南儋耳山時所作,表達了他懷才不遇和理想能以施展的憤懣、痛苦和煩惱,但也不乏曠達樂觀的感情。前兩句寫儋耳山卓而不凡,高峻突兀,直插雲霄,遠勝他山,表面寫山,實質也寫自己;後兩句又寫道旁石,用女媧補天典故鳴不平之意。全詩借物抒情,語言含蓄,以暗喻曲盡其意。篇幅雖然短小,但既寫了山,又呼應人事,內容很豐富。

基本介紹

作品原文,版本一,版本二,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版本一

儋耳山
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
君看道傍,儘是補天餘

版本二

儋耳山
突兀隘空虛,他山總不如。
君看道傍,儘是補天餘!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⑴儋(dān)耳山:儋州(今屬海南)的主山,一名藤山,一名松林山。
⑵隘(ài)空虛:使天空都顯得狹小了。
⑶他山:別處的山。
⑷道傍石:即道旁石,道路旁邊的石頭。張邦基墨莊漫錄》記蘇過的話,說“道傍石”的“石”字當作“者”字,是傳寫之誤。
⑸補天:指女媧補天的神話故事。《列子·湯問》及《淮南子·覽冥訓》載,往古之時,天柱折斷,九州崩裂,大火、洪水不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餘:今寫作“余”。

白話譯文

儋耳山高高聳立,使天空都顯得狹小,其他山峰都不能與它一較雌雄。請您看看道路旁邊的一塊塊奇石,全都是女媧煉來補天而剩下的五色石吧。

創作背景

此詩為作者被貶儋州時所作。蘇軾貶儋州,時在紹聖四年(1097年)四月。儋州古稱儋耳郡,又名昌化軍、南寧軍,州治在今海南省西北部之儋州市。幼子蘇過將妻兒留置在惠州,陪同年邁的父親舟車勞頓,取道雷州半島由徐聞渡瓊州海峽,到海口借宿於府城的金粟庵,稍作停留,便沿西北海岸向儋州進發,正式開始了他的天涯苦旅。他途經儋耳山時,看到桀驁不馴的山峰和路旁投閒置散不知億萬斯年的巨石,有感而作《儋耳山》一詩。
蘇軾的一生始終在政治浪潮中沉浮不定。他既充任過翰林學士、中書舍人這樣的高官,直接參與朝政;又“曾作八州督”——任過密州、徐州、湖州、登州、杭州、潁川、揚州、定州知州,長期直接參與地方管理工作。在黨爭中曾三次被貶:先貶黃州,再貶惠州,後貶儋州。面對著政治抱負和才華難以施展、又多次地遭遇迫害的處境,蘇軾深感不平。此詩主旨與這種心情密切相關。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此詩首先寫儋耳山的形勢。因為儋耳山是當地最高的山,形勢很險峻,所以用“突兀”表明其高,以占地位,“隘空虛”則補足“突兀”二字。次句“他山總不如”還是就儋耳山與周圍眾山的比較而言,直接說出。兩句一句峭拔,一句平易,承應得很自然,這是蘇軾晚年詩不事雕鐫、隨意而出,情隨境換的表現,顯示他的詩已進入圓熟自然的境界。
三、四句寫山下,說山下路旁的奇石,都是女媧補天所用剩的。這兩句承上寫山高而來,使詩境擴大,有尺幅千里之勢。詩用女媧補天典故,說明道旁大石的奇巧,整座山的奇也就不在話下了。而“補天”正是文人用來匡扶時政、輔佐君王的常用典故;補天之餘,等於說是受到朝廷的遺棄,沒有派用處。當時劉安世等賢臣受排擠正被貶嶺南,蘇軾用這典故,妙在雙關,為劉安世等人抱不平,當然也包含了為自己鳴不平的意思在內。
蘇軾的詩歌有著鮮明的個性,他在師法前人的基礎上提倡“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書吳道子畫後》),強調詩歌要有含蓄之美,要言有盡而意無窮,要能達到“發縴夫穠於簡古,寄至味於淡泊”(《書黃子思詩集後》)的深遠境界,“筆力曲折,無不盡意”。《儋耳山》一詩忠實地踐行著他的創作主張:借物抒情,以暗喻曲盡其意。前兩句表面寫山,實質也寫了自己。聯繫作者的才學,這裡是暗表了他與眾不同的才能。後兩句傳達出他有補天之才而被棄置的憤懣和煩惱,覺得自己就是一塊多餘的石頭。但作者轉念一想,即使被棄置,只要真的是一塊補天石也就夠了。由此,此詩又表現出作者另一種過人的性格:以曠達樂觀的態度對待政治上的打擊和生活中的挫折。
全詩借山和石傳情,借山和石喻己,語言含蓄,感情豐富,具有無窮之餘味。

名家點評

宋人張邦基《墨莊漫錄》:“石”當作“者”,傳寫之誤,一字不工,遂使全篇俱病。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在各地均有惠政。卒後追諡文忠。學識淵博,喜好獎勵後進。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 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書傳》《東坡樂府》等。
蘇軾像蘇軾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