儂氏土司衙署遺址

儂氏土司衙署遺址

儂氏土司衙署遺址位於雲南文山州廣南縣城北街,即現城區一小校園。曾設有大小衙門,占地1.1萬多平方米。衙署座北朝南,曾設大小衙門,分大門、中門、三門三層建築。前大門置“廣南世襲清軍府”匾牌,距前大門40米築一道寬9米,高4米的青磚照壁。

1985年9月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9月公布為文山州第二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12月18日,雲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儂氏土司衙署遺址
  • 地理位置:雲南省文山州廣南縣
  • 開放時間:早9:00晚5:00
  • 景點級別:省級
  • 占地面積:1.1萬多平方米
土司世襲,結構,維護髮展,

土司世襲

廣南儂土司世襲27代,近700年歷史。至1936年,雲南省政府龍雲以“全省土職尚未一律改流之際,廣南土司似不必急於此時取消……準予仍襲原職,以示羈糜,而維邊圉”為由,批准儂鼎和承襲土司,準許有五六名士兵作守衛,並保留一些田莊,準其繼續收租,但已失去參政權力,此乃廣南土司的最後世襲土官。其殘存的收租上貢等制度,直到1948年邊縱游擊戰爭興起,才徹底廢除。

結構

廣南壯族土司始於元盛於明,消亡於民國,由儂氏家族世襲28684年之久。廣南壯族儂氏土司衙署,這箇中國壯族土司世襲時間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古建築群,在縣城北面的一條小街上,這裡曾經深門重院,有古建築100余間。
衙署地勢高敞,沿四道階而上,分層次設大門、中門、三門。大門上豎一塊“廣南世襲清軍府”直匾(現已無存)。距衙署前約40米正街心處原砌築一堵青磚照壁,寬約6米,高約5米,壁下部為紅砂條石砌築,上刻浮雕花卉。大堂口置石獅一對,左側設供告狀人擊鼓申訴的鼓棚。進門後第一台旁設監獄兩間,代辦房、簽房等。第二台有東西書房、議事廳和大堂等。後設五鳳樓和右上側有土司家廟(稱白馬廟)等。
儂氏土司衙署遺址
儂氏土司衙署遺址
衙署深門重院,規模龐大。現有衙門議事廳尚為完好,系一幢七開間、歇山屋頂、抬梁式簡易木構架,高9米,通面闊14.3米,進深21米,木柱42棵。用材渾圓粗大,屋宇宏偉,讓人感到歷史的厚重和悠久。建國后土司衙署一直作為城區一小校址,大部分建築被拆毀或改修作它用,但整個衙署嚴謹的建築布局風格仍十分清晰。
整座土司衙署左右對稱布局。議事大堂“麒麟堂”位於中軸線上,是土司辦理日常事務的地方,還保留著舊時的樣貌。大堂的主位威嚴肅穆,背後豎著麒麟屏風,兩邊立著高高的木柵欄。麒麟堂前是練兵的校場,四面植柏樹,東面是監獄,西面是衛隊的宿舍。
現存小衙門大堂一幢,歇山頂抬梁式建築,七開間,通面闊14.3米,進深21米,高9米。網柱42棵,柱徑33厘米。據《廣南府志》載:“元代稱宣撫司,儂智高之裔一世土司任宣撫職,世襲繼承。”其衙署建築時代應為元代末。
現土司衙署內還有三門、公堂(議事廳)、祭祀廳、五鳳樓、書樓等尚為完好,大部分建築已經被拆除或改作它用了。

維護髮展

這是迄今保留中國土司建築中規模最大、世襲時間最長、最完好的儂氏土司府。其規模之輝煌,氣勢之雄偉,是一些少數和其他地區壯族土司所不能及的。壯學專家、中央民族大學原副校長梁庭望先生到廣南考研後認為:“廣南土司府是中國民族土司府中建築規模最大、權力較為集中、管轄範圍最廣,世襲時間最長的土司府”。保護、修葺、恢復和開發利用儂氏土司府,不失為廣南民族文化發展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