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儀仗扇
- 分類:扇子
- 追溯:戰國、兩漢時期
- 主要用途:宮廷儀仗
簡介,儀仗扇的歷史,扇子的流變,
簡介
扇子在我國已有三、四千年的歷史。關於扇的起源,最早應是晉人崔豹《古今注》中提到的“舜作五明扇”,“殷高宗有雉尾扇”。有一種長柄大扇,並非用來納涼,而是由侍者手執,為帝王或王后障風蔽日所用,以後成為一種儀仗,所以又叫“儀仗扇”。在今天的古裝戲中,經常可以看到太監或宮女,手執長竿羽扇,站在帝王后側作遮護狀的場面。這種扇子作為宮廷儀仗,十分富麗堂皇。在敦煌壁畫上,可以見到使用這類“儀仗扇”的更多生動畫面。
儀仗扇的歷史
到了商代,“儀仗扇”在達官貴人中也頗為流行。他們所乘坐的華麗馬車上,往往插上一柄這種傘形大扇,以顯示自己的威風和富有。雖說那時的扇子,不直接用作扇風納涼,但畢竟和後來的手搖扇有著密切的淵源關係,所以可稱作扇子的始祖。
到了西周時期,扇子開始有了扇風納涼的作用。據王子年《拾遺記》記載,周昭王時,塗脩國獻青鳳、丹鵲兩種名貴的珍禽。盛夏時,周昭王派人用其翅、尾,製成“游飄”、“條融”、“兮光”、“仄影”四把名扇,讓宮女為他扇風,結果,“輕風四散,冷然自涼”,深受周昭王的喜愛。
當時,用扇消暑遠未普及。直到春秋戰國時,士大夫使用羽扇,還會遭人訕笑,以為原始粗俗。有一次楚襄王章台聚會,宋玉、唐勒等“皆持白鶴之羽以為扇,諸侯掩麈而笑。”楚襄王見了也很不高興,當場引起一番舌戰。宋玉引經據典,侃侃而辯,才算折服諸侯。然而到了宋代,在蘇東坡著名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一詞中,“雄姿英發”、“羽扇綸巾”,卻成了風流倜儻的儒將形象。
舞台上的諸葛亮,手中總離不開一柄羽扇,這是為何呢?原來,司馬氏取代曹魏政權前後,政局混亂不堪。世家大族為了明哲保身,逃避現實,整日談說“玄理”。這些清談人士,口鋒犀利,無邊無際。為給清談助興,他們手上常執著一些“談具”,如麈尾、如意、羽扇等。諸葛亮未出茅廬時,也是一位“縱橫舌上鼓風雷”的清談之士。當了蜀軍主帥後,仍喜歡手持羽扇指揮三軍。裴啟《語林》云:“諸葛武侯與宣王(司馬懿)在渭濱將戰,武侯乘素輿,葛巾,白羽扇,指揮三軍。”當時羽扇盛行軍中,《晉書·顧榮傳》記載顧榮攻打陳敏時,也有“麾以羽扇,其眾潰散”之句。
儀仗扇在唐代統治者眼中已不再是遮陽避日、納涼去暑的玩物,而是權力與地位的象徵。唐代“索扇”制度的創始,旨在烘托皇家氣派,加強皇帝集權,意喻皇權神授、至高無上。
在皇帝日常生活中,“儀仗扇”使用非常頻繁,舉凡巡遊、狩獵、朝參、宴會、謁陵等大型活動都有“儀仗扇”與之相伴。從初唐畫家閻立本的名畫《步輦圖》中,可以清晰看到皇帝後面的兩位宮女在舉著“儀仗扇”侍奉左右。
“索扇”制度最初是由唐玄宗時宰相蕭嵩提出的。據《唐會要》記載,開元時,蕭嵩上奏皇帝:“臣以為宸儀肅穆,升降俯仰,眾人不合得而見之。請備羽扇於殿兩廂,上將出,所司承旨索扇,扇合,上坐定,乃去扇。給事中奏無事,將退,又索扇如初。”蕭嵩在奏文中明確指出,“索扇”制度旨在加強皇帝威嚴,達到眾臣“不合得而見之”的效果。關於唐王朝的“索扇制度”,《新唐書》中亦有明確的記載,其 《儀衛志》云:“侍中奏‘外辦’,皇帝步出西序門,索扇,扇合。皇帝升御座,扇開。”唐人詩歌作品中亦有臣子朝參時帝王“索扇”儀式的記載。王建《元日早朝》詩云:“左右雉扇開,蹈舞分滿庭。”韓俚《夢中作》詩云:“扇合卻循黃道退,廟堂談笑百司閒。”唐人張莒的詩歌 《元日望含元殿御扇開合》,詩題中直接點明該詩是描寫朝廷元日宴會時的“索扇”儀式。
扇子的流變
中國被譽為“制扇王國”。制扇的主要材料是竹、木、紙、象牙、玳瑁、翡翠、飛禽翎毛,棕櫚葉、檳榔葉、麥稈、蒲草等也能編製成各種千姿百態的日用工藝扇。造型優美,構造精緻,經能工巧匠精心鏤、雕、燙、鑽或名人揮毫題詩作畫的扇子更是身價百倍。
中國扇文化起源於遠古時代,經數千年沿革、演變、完善、改進,已發展成為具有幾百種類型的扇子家族,總的歸納為兩大類:一是平扇(即團扇、葵扇、麥草扇等),不能摺疊;二是摺扇,可自如敞開收疊。
西漢時期,對稱“合歡扇”(又稱宮扇、紈扇、團扇)其形尚圓,特點是面素白色,以扇柄為中軸,左右對稱似圓月。當時以中原一帶所制紈扇最為考究,有“齊紈楚竹”之說。漢時十分流行這種紈扇,並賦詩頌之。此種對稱式團扇出現後,歷代沿用而不衰,並成為我國傳統風格的扇型。
清代時,對稱類型的扇面還有:長圓、扁圓、方圓、梅花形、葵花形、腰形、馬蹄形……,這些扇形突出的特點是對稱、輕盈、工藝性強。
摺扇,古稱“聚頭扇”,或稱為撒扇。南宋時,摺扇的生產已有相當規模。摺扇盛行於明代,皇帝下詔命宮內工匠仿製高麗扇,吸取外來工藝製作,促進國內扇子發展。明清時期是摺扇發展的鼎盛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