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僧祗
- 外文名:asam!khya(梵語)
- 含義:印度數目之一,無量數或極大數之意
- 別稱: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只
僧祗 梵語asam!khya 之音譯。為印度數目之一,無量數或極大數之意。 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只。意譯不可算計,或無量數、無央數。 據稱一阿僧只有...
(1)古地名。一作僧祗。故址或以為在今馬來西亞馬來亞吉打附近。據《隋書·南蠻列傳》所記,其地是*赤土國的都城。(2)波斯文zangi的音譯,或以為泛指南海各地的...
僧祗城邦是古代非洲東部沿海的一批商業城鎮。僧祗,波斯問為“黑人”之意。是古阿拉伯地理學家對今索馬里以南非洲東海岸黑色皮膚居民的稱呼。12世紀阿拉伯地理學家...
波斯語“僧祗”意指黑人。非洲東部歷史地名。公元 975年,波斯人在莫三比克北部至索馬里南部間的沿海地帶與附近島嶼建立一系列居民點,並以今坦尚尼亞境內的基爾...
摩訶僧祗律,佛教律書。簡稱《僧祗律》,意譯《大眾律》。為印度佛教大眾部所傳。東晉佛陀跋陀羅與法顯共譯,40卷。全書分成兩部分,卷1~35為比丘戒法,列舉...
葛葛僧祗國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古國名。故地或以為在今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東北伯勞威斯...
僧服除了“三衣”以外,還有兩種衣,合稱為“五衣”。一種是僧祗支,意思為覆膊衣或掩腋衣,是一種長方形衣片,袒右肩覆左肩掩兩腋;一種是涅盤僧,意譯為“...
又作阿僧伽、阿僧企耶、阿僧、僧只。意譯不可算計,或無量數、無央數。據稱一阿僧祇有一千萬萬萬萬萬萬萬萬兆(萬萬為億,萬億為兆),於印度六十種數目單位中,...
以《十誦律》、《四分律》、《摩訶僧祗律》、《五分律》和《毗尼母論》、《摩得勒伽論》、《善見律毗婆沙》、《薩婆多論》、《明了論》,為基本經典,通稱...
“一剎那”:原念yi cha na,在 [1] 古代印度梵典《僧祗律》(又有資料是《倡祗律》) 有這樣的記載: 一剎那者為一念,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
《魏書·釋老志》是中國最早關於佛教歷史和思想的全面記載。它的史料價值表現在:(1)它所記載的元魏僧官制度對於研究中國佛教制度的重要性;(2)它是北魏政治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