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角龍

傾角龍

傾角龍(屬名:Prenoceratops)是生存於白堊紀晚期的角龍類,屬於纖角龍科,化石於美國蒙大拿州的雙麥迪遜組被發現。傾角龍生存於坎潘階,約8300萬年前到7400萬年前。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傾角龍
  • 拉丁學名:Prenoceratops 
  • 二名法:Prenoceratops pieganensis Chinnery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蜥形綱
  • 亞綱:雙孔亞綱
  • :鳥臀目
  • 亞目:角龍亞目
  • :角龍科
  • 分布區域:北美洲
  • 生存年代:白堊紀末期
  • 發現時間:2004年
物種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

物種學史

化石的研究者,金納利(Chinnery)教授將這個新發現的恐龍物種命名為派崗傾角龍(Prenoceratops pieganensis gen. et sp. nov.),其屬名“Prenoceratops”乃為了表明該物種的特徵,有著傾斜的頭部,而傾角龍的種名獻給世代居住在化石點的派崗族人,派崗族是黑腳印第安人的一個部族。

形態特徵

2004年美國古生物學家在美國蒙大拿州的雙麥迪遜層發現了距今0.71億年前的一種新種角龍
傾角龍
這個新發現刊登在12月出版的美國《脊椎動物古生物學報》雜誌上,論文指出該新種角龍有著傾斜的頭部,鼻骨收斂,其構成眶外壁和眶下緣的顴骨呈三角狀,而關節部位的獨有衍征也相當簡化。
金納利教授稱:“傾角龍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新角龍類,不過比纖角龍(Leptoceratops)類群進步了一些,這對北美地區新角龍類的物種演化有重要意義”。

生活習性

傾角龍屬於角龍下目,角龍下目恐龍是群草食性恐龍,擁有類似鸚鵡的喙狀嘴,生存於白堊紀的北美洲與亞洲。所有的角龍類恐龍在白堊紀末期滅絕。
如同所有角龍類恐龍,傾角龍是草食性。在白堊紀期間,開花植物的地理範圍有限,所以傾角龍可能以當時的優勢植物為食,例如:蕨類、蘇鐵、針葉樹。它們可能使用銳利的喙狀嘴咬下樹葉或針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