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學

傷寒論學

傷寒論學是對歷代醫家研究《傷寒論》所形成的學術體系的稱謂,也是指對《傷寒論》一書的研究。一般說來,傷寒論學以研究和闡發《傷寒論》辨證論治的規律和方法為指導思想,以闡發六經實質和理法方藥特點以及考校訂正版本為基本研究內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傷寒論學
  • 外文名: Shanghan Lun Sciences
  • 作者:張仲景
  • 朝代:東漢末年
傷寒論,學術特點,區別,

傷寒論

關於《傷寒論》
《傷寒論》為東漢末期張仲景所著,原名《傷寒雜病論》,後經晉·王叔和將原書中傷寒部分整理成冊,名為《傷寒論》。唐·孫思邈《千金翼方》之卷九、卷十所載《傷寒論》,為《傷寒論》最早之版本。現在通行的版本有二,一為宋版本,一為成注本。明清兩代,繼成無己之後,整理和註解《傷寒論》者,日益增多,如王肯堂,方中行、張隱庵、張路玉、錢天來、柯韻伯、尤在涇諸家,或循原書加以闡解,或本仲景故說而間附後世類方,或以法類證,或以方類證,見仁見智,均對仲景學說有所昌明,尤其清代《醫宗金鑒》各科備齊。民國元年之後之惲鐵樵《傷寒本輯義按》、陸淵雷《傷寒今釋》,衷中參西,頗多發揮。

學術特點

傷寒論學的基本學術特點在於:
(1)以辨證論治為核心的理論研究。如以六經為綱,對辨證論治理論框架的構築;編次整理,突出六經辨證的框架;類證辨析,闡發辨證論治的一般規律。
(2)受傳統經學的深刻影響。主要表現在用經學方法去研究《傷寒論》,如藉助經學的方法對《傷寒論》原文考校訂正,辨偽存疑;以經釋論,以論證經等。

區別

《傷寒論》學與傷寒學的區別
《傷寒論》學應與“傷寒學相區別,二者屬於兩個不同的學術範疇。具體區別在於:
(1)形成的歷史起點不同。傷寒學的內容在《內經》中就大量反映出來,《傷寒論》是對漢代以前急性外感熱病的經驗總結,而不是傷寒學的起點,傷寒學的起點應追溯到《內經》時代;傷寒論學則是在《傷寒論》書成並流傳於世才逐漸興起的。
(2)構成理論體系的基礎不同。傷寒學的理論首先是奠定在《內經》、《難經》的基礎之上;《傷寒論》六經辨證體系是在《內經·熱論》的基礎上,吸收了《難經》、《陰陽大論》、《胎臚藥錄》等書的內容而形成的。
(3)對《傷寒論》內容的認識不同。傷寒學把《傷寒論》作為診治急性外感熱病的範例去運用,包括用六經辨證方法和具體方藥去處理疾病;傷寒論學則著重於對六經辨證體系的理論闡發,並作為辨證論治的普遍規律,推演於中醫各科臨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