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補例》,2卷。清代周學海(澂之)撰於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作者有意於補闡晉代王叔和《傷寒例》中“即病為傷寒,伏氣變為溫熱”之旨,提出“傷寒見證,不止仲景原文;仲景之外,尚有傷寒證治”(見自序)。遂結合個人臨證體會,對傷寒、溫病、瘧、痢等病證予以闡析,故以《傷寒補例》為書名。全書內容簡要,切於實用,其中不乏獨到的見解。如“傷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晚發是傷寒正病”等。本書另附“《傷寒論》讀法14條”,可供讀者參考。
基本介紹
- 書名(異名):《傷寒補例》
- 作者:周學海(澂之)
- 成書年代:清
- 歸屬類別:中醫典籍
成書背景,流傳版本,作者簡介,書評、序言,章節目錄,內容簡介,
成書背景
作者有意於補闡晉代王叔和《傷寒例》中“即病為傷寒,伏氣變為溫熱”之旨,故撰成本書。
流傳版本
現存清宣統二年(1910)刻本及《中國醫學大成》本。
作者簡介
周學海(1856~1906)清代醫學家。字澄(澂)之,一字健之。浙江建德人。光緒十八年(1892年)進士,授內閣中書,官至浙江候補道。儒而精醫,論脈尤為精詳。著《脈義簡摩》八卷,《脈簡補義》、《診家直訣》、《辨脈平脈章句》各兩卷(後人合刊為《周氏醫學叢書脈學四種》)。所著引申舊說,參以實驗,多心得之言。慕宋元人之善悟,故於史堪、張元素、劉完素、滑壽諸家書,皆有評註。服膺清代名醫張璐、葉桂兩家,證治每取張說,曾評註葉著《溫熱論》、《幼科要略》、《葉案存真類編》。宦遊江淮間,治疑難症多有奇效。博覽群書,費時二十年(1891-1911) ,匯刻《周氏醫學叢書》三集,共收醫籍三十二種,一百八十八卷,為中醫叢書之佳作。
書評、序言
敘
傷寒,病因也,非病證也。以因為名,求本也。傷寒見證,變化無端,非仲景六經主證,所能賅括。後人拘執,凡不在仲景文內者,概不敢求之傷寒。間有窺見一隙,又不敢顯違眾論,但曲為之說曰,是傷寒雜證也。夫傷寒之證自雜安得復有傷寒雜證者也。晉唐諸賢,以溫病熱病,本於傷寒之轉變而別,以溫毒與寒毒相對待。至哉言乎!溫病熱病,且以為本於傷寒,況其本寒證者乎?學人能知傷寒見證,不止仲景原文,仲景文外,尚有傷寒證治,庶乎其可與讀傷寒之論,治傷寒之病矣乎。王叔和作《傷寒例》,以明即病為傷寒伏氣變為溫熱之事,用意甚盛。惜其語焉不詳,揆之事例,仍多未備。學海讀《內經》後,讀仲景書,參以臨診。覺於傷寒偏死下虛人一語,稍有領會。於是有見輒錄,積久成帙,雖無深義,要是拾遺發覆之一端。名曰《傷寒補例》,不敢補仲景也,補叔和云爾。
乙巳孟冬健之記
章節目錄
卷上
傷寒論難讀並宜補大旨
三陽三陰分經名義
傷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
伏寒觸發與傷寒時溫脈證並病機異同
即病伏氣直中傳經四證異同
晚發是傷寒正病
兩感有三
水氣凌心即是三焦傷傷寒雜病皆有之
無端暴喘即是寒入命門傷寒雜病皆有之
卷下
傷寒論讀法十四條
南北傷寒溫病異治
附治瘧宜破血發汗
附治痢宜和營衛養筋膜
男婦傷寒溫病舌黑異治
附讀傷寒論雜記四篇
牢脈病機
發汗別法
內容簡介
上卷載傷寒難讀並宜補大旨、傷寒重病多是下焦伏寒、晚發是傷寒正病、水氣凌心即是三焦傷、傷寒雜病皆有之等論;下卷載傷寒讀法十四條,南北傷寒異治、男婦傷寒溫病舌黑異治、牢脈病機、發汗別法等論。認為傷於寒者皆可謂傷寒,因四時氣候變化而有夾濕、夾燥、夾風之異,又因本體陰陽虛實之不同、治療之得當與否而出現諸多複雜證候,故治傷寒不能專讀傷寒一書。周氏宗《傷寒例》“即病為傷寒,伏氣變為溫病”的觀點,結合其臨證心得,對傷寒、溫病、瘧、痢等病,予以闡發和補充,而不為六經辨證所囿,對《傷寒論》研究及外感病臨床有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