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麵食製作技藝(老孫家羊肉泡饃製作技藝),陝西省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21年5月24日,傳統麵食製作技藝(老孫家羊肉泡饃製作技藝)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編號是Ⅷ-160。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麵食製作技藝(老孫家羊肉泡饃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21年5月24日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陝西省
- 遺產編號:Ⅷ-160
歷史淵源,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傳統麵食製作技藝(老孫家羊肉泡饃製作技藝),遠在先秦時期西安地區就有著“秦人善治羊,秦人善用湯”的飲食傳統。老孫家飯莊始創於1898年,主要以經營牛羊肉泡饃、地方風味小吃而享譽,距今已有123年的歷史。
經過百餘年精心打造和創新前行,先後榮獲“中華老字號”“十大特色餐飲品牌”等稱號,因泡饃技藝悠久,被列入“陝西十大文化符號”之一,更有“天下第一碗”的美譽。
羊肉泡饃的饃,其實叫做“飥飥饃”,是外來的食物。歷史大致可追溯到唐代,那時的唐朝與阿拉伯、西域交往頻繁,唐人逐漸學會穆斯林做餅的做法,學者烙出可存放數天也不會變餿的小圓餅,當時穆斯林叫“圖爾木”,而當時唐人則結合本有的“飥”的叫法而改名為“飥飥饃”,所以這種製作相當簡單的小圓餅從唐代傳到當代,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
傳承保護
保護措施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傳統麵食製作技藝(老孫家羊肉泡饃製作技藝)》項目評估合格,西安飲食股份有限公司老孫家飯莊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