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傳統紡織技藝歷史悠久,自7世紀棉花從印度傳入後,中國紡織業即由麻紡轉為棉紡。到元代,在黃道婆紡織技術改革的影響下,河北魏縣、肥鄉縣等地的紡織業逐步發展興盛...
基本信息名錄名稱: 傳統紡織技藝 編號: 3—8—25 名錄類別: 傳統手工技藝 申報地區: 邢台廣宗縣名錄簡介廣宗縣傳統紡織技藝已有600多年歷史,世代相傳,口傳心授...
傳統紡織技藝(平湖杜經布製作技藝)簡介 編輯 平湖的棉花生產歷史悠久,東漢時生產的“越布”曾受光武帝的青睞,成為貢品。到20世紀60年代,杜經布一直是平湖人民服飾...
黎族傳統棉紡織染繡技藝是中國的之一。海南黎族的織染技藝歷史悠久,特點鮮明,有麻織、棉織、織錦、印染(包括扎染)、刺繡、龍被等品種。...
魏縣傳統紡織技藝 我國傳統紡織技藝歷史悠久,自7世紀棉花從印度傳入後,中國紡織業即由麻紡轉為棉紡。到元代,在黃道婆紡織技術改革的影響下,河北魏縣、肥鄉縣等地的...
威縣土布紡織技藝是一項傳統的手工藝,名錄類別: 傳統手工技藝。... 威縣土布紡織技藝是一項傳統的手工藝,名錄類別: 傳統手工技藝。目錄 1 基本信息 2 名錄簡介 ...
陳愛國,女,漢族,河北省威縣人,傳統棉紡織技藝(威縣土布紡織技藝)非遺傳承人。 2017年12月28日,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推薦名單。...
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上海市徐匯區地方傳統手工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烏泥涇手工棉紡織技藝在中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棉麻紡織品最早出現在新石器時代,...
傳統棉紡織技藝(威縣土布紡織技藝),河北省威縣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傳統棉紡織技藝(維吾爾族帕拉孜紡織技藝)社會影響 編輯 馬依拉·熱合曼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維吾爾族帕拉孜技藝傳承人帕里坦木.吐爾迪(國家級傳承人)的女兒...
中原棉紡織技藝(黛眉手織布工藝)簡介 編輯 黛眉手織布一直是新安縣農村重要的家庭副業,當地女人幾乎沒有不會製作的。手織布既形成於黃河文化帶這一特定地域,也形成...
傳統棉紡織技藝(傈僳族火草織布技藝),四川省德昌縣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傳統棉紡織技藝(南通色織土布技藝),江蘇省南通市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傳統棉紡織技藝(餘姚土布製作技藝),浙江省餘姚市地方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湘巴藏戲8個傳統戲劇類項目;昌都嘎瑪 銀器工藝製作技藝、傑德秀邦典紡織技藝、直孔藏香製作技藝3個傳統技藝類項目;格薩爾1個民間文學類項目;米林珞巴服飾1個民俗類...
高陽民間染織技藝是流行於高陽縣域及周邊縣市的傳統手工技藝,該技藝始於明末,興於晚清,有四百多年的歷史,在中國紡織史和中國近代工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高陽民間...
魯西南民間織錦技藝是山東濟寧地方傳統手工技藝之一,省級文化遺產,系魯西南一帶的純棉手工紡織品,俗稱“土布”、“粗布”等,因圖案絢麗似錦,1985年被山東省工藝美術...
王桂鳳,女,漢族,傳統棉紡織技藝(餘姚土布製作技藝)傳承人。 [1] 2018年5月,被評定為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
新疆花氈的製作種類有:補花氈、印花氈、繡花氈、擀花氈四種。 2008年6月7日,毛紡織及擀制技藝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錄 [1] 。...
黎族傳統棉紡織染繡技藝由黎族棉紡織工藝、麻紡織工藝及纈染工藝合併而成,是黎族人民創造的一項古老的文化。黎錦,是黎族婦女聰明和智慧的結晶,也展示了她們運用植物...
毛紡織及擀制技藝(東鄉族擀氈技藝),甘肅省東鄉族自治縣傳統技藝,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拜城縣文化館獲得“維吾爾族帕拉孜紡織技藝”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
《中國傳統民間印染技藝》是2011年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的圖書。本書介紹了彩印花布、絞纈(扎染)、蠟纈(蠟染)等內容。...
蠟染,是我國古老的少數民族民間傳統紡織印染手工藝,古稱蠟,與絞纈(扎染)、灰纈(鏤空印花)、夾纈(夾染)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印花技藝。貴州、雲南苗族、布依族等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