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桿秤製作技藝(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傳統技藝)

傳統桿秤製作技藝(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傳統技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傳統桿秤製作技藝,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傳統技藝,三明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桿秤,又稱釘秤,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製作的衡器,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以前。1975年,13歲的王勇慶隨父母從浙江永康到泰寧做釘秤生意,這門手藝傳到他手中已經是第五代,是一門祖傳的手藝。傳統桿秤分16兩、10兩的,製作完整的一把桿秤需要半天的時間。

2020年3月9日,傳統桿秤製作技藝入選三明市第六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桿秤製作技藝
  • 批准時間:2020年3月9日
  • 遺產級別:市級
  • 遺產類別:傳統技藝
  • 申報地區: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
  • 保護單位:泰寧縣杉城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
歷史淵源,工藝流程,傳承保護,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桿秤,又稱釘秤,是一種利用槓桿原理製作的衡器,它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兩千多年以前,制秤是一門講究的手藝,古時候制秤有100多道工序,因此被譽為百工之首。到現代即使由於分工細化,也仍有30多道工序,匠人的精工細作,所有的斤斤計較都是為了毫釐之間的精確性。
1975年,13歲的王勇慶隨父母從浙江永康到泰寧做釘秤生意,挑著擔子翻山越嶺、走街串巷、挨家挨戶地售賣釘秤,這門手藝傳到他手中已經是第五代,是一門祖傳的手藝。在泰寧杉城做釘秤的日子裡,杉城人民熱情好客,泰寧風光山清水秀,所以他就一直在杉城定居下來。經過多年發展和傳承,釘秤這門手藝已經遍布泰寧各鄉鎮及周邊縣、市。
發展至今,隨著電子秤的發明和推廣,稱量物品已經由電子稱取代,現代人買秤,更多的是,給下一代知道釘秤的原理、結構等。

工藝流程

傳統桿秤分16兩、10兩的,製作完整的一把桿秤需要半天的時間。秤桿選用小葉赤楠木曬乾後製作,用鐵銼在桿上打出秤的計量紐點,再用銅絲磨出星點,桿子頭尾用牙膏皮包制,配以手工打制的秤鉤;秤砣以石頭製成,純手工磨成圓形,用手搓麻繩綁秤砣;秤盤則用竹片編成。
到了20世紀80年代,國家對於釘秤有了明確的要求,開始改成公斤計量,秤砣改成定量秤砣,秤砣可以從廠家購買,不需要自己打磨,製作時間也縮短了,半天可以做完整的兩把釘秤,提高了效率。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王勇慶家族做釘秤有一條祖訓代代相傳,就是做秤跟做人一樣,要誠實守信。傳承千年的釘秤,不僅是稱量的工具,更蘊含了一種精神,代表著一份堅持,寄託著人們自古以來對於公平、公道的追求。
傳承人物
王勇慶,男,漢族,1962年11月生,2022年8月被評為泰寧縣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同年11月被評為三明市第四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傳承項目“傳統桿秤製作技藝”。
保護措施
傳統桿秤製作技藝項目保護單位為:泰寧縣杉城鎮文化體育服務中心。
2020年5月22日,泰寧縣文體和旅遊局關於公布一批泰寧縣非物質文化遺產扶貧工坊、傳習所(體驗點),傳統釘秤傳習所入選。

社會影響

王勇慶帶著釘秤製作這門手藝常常參加一些展示活動,其中2018年6月參加了泰寧非遺進坊巷活動,在展演過程中受到了省文化廳石建平廳長的接見;2018年7月配合尤溪電視台在泰寧杉城拍攝了紀錄片《守攤人》;2019年2月配合福建公共頻道,在泰寧世德堂拍攝《風物福建》主題宣傳片;2019年4月參加了泰寧“尋花穿越節”,並在泰寧明清園進行了展演;2019年5月泰寧世界地質公園再評估期間,在泰寧世德堂進行了展演等等活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