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文化旅遊節

傳統文化旅遊節

首屆傳統文化旅遊節,以“弘揚中華文化,共建精神家園”為活動主題,開展雲龍縣獨特的傳統文化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展現雲龍山地文化和獨特旅遊資源的魅力,使人民民眾真正感受到我縣近年來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改善生態、夯實基礎、強工興農、經營城鎮、構建和諧”的發展思路。所呈現出的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的豐碩成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統文化旅遊節
  • 外文名:Tranditional Culture Travel Festival
節日起源,各地習俗,

節日起源

秋風送爽,金桂飄香,錦繡雲龍,山歡人樂。2010年9月27日至29日,我縣成功舉辦了首屆傳統文化旅遊節
首屆傳統文化旅遊節,以“弘揚中華文化,共建精神家園”為活動主題,開展雲龍縣獨特的傳統文化活動,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精神,展現雲龍山地文化和獨特旅遊資源的魅力,使人民民眾真正感受到我縣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改善生態、夯實基礎、強工興農、經營城鎮、構建和諧”的發展思路,所呈現出的經濟發展、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生態良好、人民安居樂業的豐碩成果。
傳統文化旅遊節
我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風光秀美,氣候宜人。從漢代開始設縣,稱“比蘇”縣,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文化底蘊,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融為一體,交相輝映、世代傳承。白族“吹吹腔”、五井洞經音樂、千年白族村、橋樑博物館、梵文火葬墓、道教建築群、摩崖石刻字以及八三街、澡塘會、春牛舞、耳子歌、田家樂等民族文化遺產獨具魅力。怒江、瀾滄江、沘江由北向南縱貫境內,境內有舉世無雙的天然太極奇觀、有高原明珠天池、瀾滄江峽谷風光。
在我縣首屆傳統文化旅遊節開幕式上,民俗儺儀耳子歌、白族吹吹腔戲、民間歌舞、8個世居民族服飾展演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據現場主持人介紹,開幕式演員均是來自我縣各村寨田間地頭的民間“藝術家”,給遠道而來的社科專家、民俗學者、新聞媒體捧出了一道“土”得掉渣、“土”得有味的民俗風情、傳統文化美食。“耳子歌”是我縣山地白族在婚禮上表演的一種民族風俗儺儀,由十餘名男子扮演不同角色,穿梭唱跳、風趣詼諧,屬於白族先民對生殖崇拜及生活道德教育的遺留,解放前普遍流行於我縣檢槽地區各村寨,如今僅流傳於檢槽鄉清朗、哨上兩個白族聚居的村寨。而吹吹腔戲產生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作為白族的一種主要戲劇形式,至今仍是各村各寨喜聞樂見的民間演出。我現時保存下來及修復的古戲台有超過10個,每逢春節和重大活動,人們就聚在一起熱熱鬧鬧唱戲聽戲。此外開幕式上我縣8個世居民族的服飾展演還令不少嘉賓了解到雲龍各民族的服飾特點。開幕式上我縣還舉行了道德模範表彰。

各地習俗

為期三天的傳統文化旅遊節還有諾鄧傳統祭孔活動、雲龍太極文化活動展演、雲龍縣文化旅遊發展專家諮詢會、第三屆“和諧杯”籃球運動會和拔河比賽和閉幕式文藝晚會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受邀的省內專家、學者參加了傳統的孔廟祭祀活動,考察了當地被譽為“世界橋樑博物館”的各類古橋樑。整個活動貫穿了“弘揚中華文化,共建精神家園”的主題和“傳承雲龍文化,打造魅力雲龍”的宗旨,達到了以節弘文,以文促旅,以旅會友的目的,辦成了一次隆重熱烈、精彩紛呈、振奮人心的文化旅遊盛會。參加我縣首屆傳統文化旅遊節的領導、專家、攝影界、新聞界的嘉賓領略了雲龍絢麗多彩的自然風光和獨特的旅遊資源,了解了雲龍悠久的歷史和厚重的文化底蘊,享受了傳統山地原生態的民族文化盛宴,進一步提高了雲龍縣傳統文化的知名度與美譽度。
首屆傳統文化旅遊節的成功舉辦,集中展示了雲龍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優美的自然風光;集中展示了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綜合實力和巨大潛力;集中展示了雲龍人民意氣風發、團結進取、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集中展示了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縣各級領導班子堅強的號召力、凝聚力和戰鬥力,體現了雲龍人民能幹事、能幹成事、能幹成大事的氣魄和能力。
省、州相關領導、各科研院所的知名專家、學者,大理州相關部門負責人,州內11個兄弟縣市及怒江州蘭坪縣、瀘水縣的黨政領導代表,省、州多家媒體記者,我縣重點建設工程和省、州、縣企業的代表出席了首屆傳統文化旅遊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