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脾腎壞死病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Infection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俗稱鱖爆發性傳染病,是以脾、腎壞死為主要病理特徵的一種病毒性疾病。可引起淡水養殖鱖爆發性死亡,嚴重危害我國鱖養殖業發展,我國將其列為二類動物疫病。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傳染性脾腎壞死病
  • 英文名稱:Infection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 常見發病部位:脾、腎
病原,流行特點,症狀與病理,診斷,防治,

病原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毒(Infection spleen and kidney necrosis virus,ISKNV)屬虹彩病毒科,病毒有囊膜,二十面體,直徑125~145nm,病毒基因組為雙鏈DNA。

流行特點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主要流行於我國南方淡水養殖的鱖中,具有很高的死亡率,對鱖養殖業造成很大的威脅。鱖是ISKNV的自然宿主和敏感宿主,還可以感染50多種海、淡水養殖魚類。ISKNV在鱖體內可長期潛伏,流行高峰期鱖在10d內死亡率高達90%左右。在水溫25~34℃,發生流行,最適流行溫度為28~30℃,水溫低於20℃不會發病,氣候突變和氣溫升高、水環境惡化,是誘發該病大規模流行的重要因素。
ISKNV主要通過水平傳播,感染途徑有2種,一種是通過水體(經體表感染),一種是通過帶病毒的餌料魚(經口感染);可在親魚的精巢和卵巢中檢測到ISKNV,提示可能存在垂直傳播途徑。

症狀與病理

病魚嘴張大,呼吸加快,食慾下降,魚體變黑,有時有抽筋樣顫動;頭部充血,口四周和眼出血;脾臟腫大、糜爛和充血,呈紫黑色;腎臟腫大、充血和潰爛;肝臟腫大,有缺血狀、土黃色或有淤血點等症狀;常見有腹水,腸內有時充滿黃色粘稠物,膽囊腫大;鰓貧血,發白,伴有寄生蟲或細菌感染出現出血、腐爛等現象。脾臟和腎臟病變特徵明顯均一性較好,可作為臨床檢測指標。
ISKNV可感染脾、腎、鰓、肝、心臟、腦和消化道等組織,受感染細胞腫大,核固縮是重要病理特徵;脾臟和腎臟腫大壞死,出現空洞,並有大量白細胞浸潤,腎小管和腎小囊的血管球萎縮;在脾臟和頭腎組織的細胞質內可觀測到大量病毒顆粒。

診斷

(1)初步診斷:根據臨床症狀及流行情況進行初步診斷。(2)病理切片:進行病魚脾、腎組織石蠟切片,H&E染色,顯微鏡觀測被感染細胞腫大3~4倍;進行病魚脾、腎組織超薄切片,投射電鏡下觀測到病毒顆粒。(3)實驗室確診:ISKNV的IFAT檢測,取病魚脾、頭腎組織印片,滴加抗ISKNV的單抗,標記,在螢光顯微鏡下觀察;ISKNV的PCR檢測,提取病魚脾或腎組織DNA,用RSIV做引物,與RSIV基因序列相同可診斷為ISKNV;ISKNV的病毒分離及檢測,用鱖子魚細胞(MFF-1)等細胞株分離培養病毒,用PCR技術檢測或間接免疫螢光抗體技術確診。

防治

傳染性脾腎壞死病疫苗仍處於試驗階段。(1)預防措施:加強對養殖場實施防疫條件審核、苗種生產管理制度;採用PCR技術檢測隱性帶病毒親魚並處理,切斷垂直傳播的途徑;加強水源、魚、設施等的嚴格消毒;加強疫病監測,掌握流行病學情況;投放餌料魚合適,加強飼養管理。(2)處理:發現患病魚必須銷毀,並對養殖水體、工具、場地等進行消毒。(3)劃區管理:根據水域和流域情況及自然屏障進行,並對其實施區域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