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壞死病毒

純化後的IHHNV 為無包膜的正二十面體對稱的球狀顆粒,平均直徑為22nm,證實該病毒基因組為4. 1kb 的單鏈DNA,病毒粒子含4 條多肽,分別為74, 47, 39 和37. 5KD (小RNA 病毒科多肽範圍通常為6. 5~35KD,尚不及IHHNV 最小多肽的大小) (Francki 1991) , 從而將IHHNV 歸於細小病毒科。

基本介紹

  • 別稱:傳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壞死病毒
  • 中醫病名:傳染性皮下及造血器官壞死病毒
  • 英文名稱:infectious hypodermal and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
  • 英文別名:IHNNV
  • 就診科室:獸醫
  • 多發群體:蝦類
  • 常見發病部位:全身
  • 常見病因:病毒感染
  • 常見症狀:患此病的病蝦身體變形,引起慢性感染為主
  • 傳染性:極高
  • 傳播途徑:水源
鑑別,傳入和分布,生態影響,防治對策,

鑑別

(IDENTIFICATION)
純化後的IHHNV 為無包膜的正二十面體對稱的球狀顆粒,平均直徑為22nm,證實該病毒基因組為4. 1kb 的單鏈DNA,病毒粒子含4 條多肽,分別為74, 47, 39 和37. 5KD (小RNA 病毒科多肽範圍通常為6. 5~35KD,尚不及IHHNV 最小多肽的大小) (Francki 1991) , 從而將IHHNV 歸於細小病毒科。然而IHHNV 作為細小病毒科的成員又具有不尋常的特點:病毒粒子以不相等的頻率包裹兩種極性的單鏈DNA 分子,以及病毒粒子的多肽組成等性質均與濃核症病毒屬類似(與自主性細小病毒完全不同) 。Mari (1993)成功地克隆了IHHNV 基因組的5 個片段,其中較大的片段BQ 31 經標記後製備成探針可檢測到的0. 1pg 的IHHNV DNA ,對切片組織進行原位雜交,不僅能在細胞水平上顯示細胞質和細胞核的含病毒區, 而且還能識別出常規H&E 染色無法證實的IHHNV 的感染組織。目前已具備了商品化的IHHNV 核酸探針及雜交試劑盒出售(Shrimp Probe IHHNV , Diagxotics Inc. , CanonRd USA )。

傳入和分布

(INT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l 首次記錄(年,地區,參考文獻)
Lightner (1983) 首先在夏威夷紅額角對蝦仔蝦體內發現。
l 主要宿主範圍及傳播途徑
紅額角對蝦是此病毒最敏感的宿主,感染後致死率高達90%。該病也是南美白對蝦常見的一種慢性病。主要危害藍對蝦,其次為萬氏對蝦、斑節對蝦和日本對蝦,在短溝對蝦、印度對蝦、中國對蝦、加州對蝦中也發現,但未發現有嚴重影響。
l分布
IHHNV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廣泛分布,對養蝦業影響較大。

生態影響

(ECOSYSTEM)
IHHNV感染對蝦外胚層組織,如鰓、表皮、前後腸上皮細胞、神經索和神經節,以及中胚層器官,如造血組織、觸角腺、性腺、淋巴器官、結締組織和橫紋肌,在宿主細胞核內形成包涵體。患此病的病蝦身體變形,引起慢性感染為主。死亡率不高,但影響經濟效益。養成池蝦大小參差不齊,產生許多超小體型對蝦。體型變形明顯,尤其多出現於額角彎向一側,第六體節及尾扇變形變小,故又稱為矮小變形症,死亡率不高,但養不大,損失比蝦死亡還大。因為病蝦一直要吃飼料,同時浪費水電及人工等。如果及早發現,應當機立斷及早處理掉。養殖業者可依據外觀症狀和行為、流行情況等特徵作初步診斷或請專家加以鑑別。

防治對策

(PREVENTION METHODS)
1)組織聯合攻關,加強對蝦疾病的研究首先,從營養生理、病理、病原體方面,研究預防和治療措施,除抓好環境條件改善外,還應從強壯蝦體,提高對蝦免疫力加以解決。其次,尋找一種切實可行的、合乎養殖業者和消費者利益的治療方案,也是當務之急。
2)必須堅持以防為主的方針,加強綜合預防措施調整養殖面積;條件較差的應改變為粗養、混養或他養;嚴格按技術規範要求清池下苗,從健康養殖要求,禁用違規藥物;禁用腐敗變質飼料;加大蝦池及溝底水深,使之達到1.5m以上;保持一定換水量,控制蝦苗及成蝦養殖密度;發病季節注意及時鏡檢、觀察、及時採取措施,加強管理;從親蝦到苗種,都儘可能採納不帶病原的對蝦,進行交易交流,一旦發病嚴重,應棄之,重新徹底清池引種養殖。
3)積極培訓養蝦人員,掌握診病技術知識
應該層層舉辦技術人員培訓,對各地養殖者傳播先進的健康養蝦技術經驗,為提高診病治病能力,應擴大交流有關圖譜、教材,傳播有關知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