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革》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菊。
基本介紹
- 書名: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革
- 作者:何菊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4年9月1日
- 定價:46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50016
《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革》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菊。
《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革》是2014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何菊。內容簡介英國浸禮會傳教士李提摩太在華生活長達40多年,有著突出的社會影響。根據他的實踐活動,運用人類學理論與方法考察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社會變...
一 “廣西之學於中國”:傳教士與“西學東漸”二 “新舊古今之爭”:傳教士對中西文化的比較與批判 三 “泯中西之界限”:傳教士與中西文化會通 第四章 美國傳教士與近代中國教育變革 一 挑戰與示範:教會學校的興起及其影響 二 走出國門:教會女學與中國女子教育 三 群體的努力:從益智書會到中華教育會...
《近代中國語言文字變革運動的先聲》是2023年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白鴿。內容簡介 該書以明清來華傳教士 持續數百年的漢語研習、西 學譯介、華文報刊等語言文 化活動為主要線索,採用語 言學方法和歷史文獻分析法 ,結合持續近半個世紀的近 代漢語切音字、國語統一、 白話文等語言文字變革運動 ,...
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中國教會大學史、中國基督教史、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曾主持“民國時期的政教關係”、“近代中國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相遇與對話”等課題。所關注的主要課題是來華傳教士與近代中國變遷研究、近代與當代中國鄉村社會史。出版圖書 主要貢獻 主要研究論著 A、著作:1. 《中國基督教鄉村建設運動研究(1907...
清末民初,在華傳教士的傳教史就是一部西學東漸和中西文化交流的譯介史,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一部傳教士創辦各種中外文報刊和印刷機構進而推動中國本土新型報刊興起的報刊活動史。在華傳教士報刊和印刷機構作為西學譯介活動的重要載體,在中國近代史的歷次社會變革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本書由上海美華書館於1895年...
李提摩太以西方文化吸引知識分子和社會上層人士。他和許多政府官員,如李鴻章、張之洞都有較深的交往,因而對中國的維新運動有很大影響。人物生平 英國國教浸禮會傳教士、共濟會員、馬爾他騎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1845—1919)生於英國南威爾斯,出身鐵匠家庭。先後就學於斯旺西師範學校和哈佛福韋斯特學院。曾當過礦區...
第一節 近代社會的轉型 第二節 科舉制度在近代的危機 第二章 近代科舉制度的改革及其廢除 第一節 鴉片戰爭前後科舉改革思想的醞釀 第二節 太平天國時期科舉改革活動 第三節 洋務運動時期科舉制度的改革 第四節 戊戌變法時期科舉制度的改革 第五節 二十世紀初科舉制度的廢除 第三章 傳教士與近代科舉制度改革 第一...
⑦《社區展演——大理周城村白族本主節田野調查》,《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10月26日第133期。學術專著 《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革:李提摩太在華宗教與社會實踐研究(1870-1916)》,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年9月版。出版圖書 承擔項目與課題 1、主持《從高山散居到平壩聚居:苦聰人搬遷社會適應的主體建構》(14Y...
從19世紀中葉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的100 多年,中國社會經歷著空前的激盪和變革。曾經在人類文明史上有卓越貢獻的古老的中國印刷術,也處於重大的轉變過程。已臻精緻的雕版印刷雖然在相當長時間被繼續沿用,但終於逐漸被適應大量印件印刷需要的西方近代鉛活字、壓印機械和平版石印術等先進印刷術所取代。初傳 ...
戊戌變法是一次具有愛國救亡意義的變法維新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這次變法促進了思想解放,並且對思想文化的發展和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歷史背景 國際背景 經濟 19世紀下半葉是資本主義迅速發展的階段。這個時期,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引起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第...
《華北教育的近代化進程》以專題作為設定綱目的一條主線,同時兼顧歷史發展的時間脈絡,力圖將華北的教育放在整個近代中國社會變革的大的框架背景下,進行分析和考察。客觀地總結中國北方教育發展的歷史特點,使讀者對近代中國北方教育有一個全面、理性、客觀的了解。內容簡介 《華北教育的近代化進程》為多視野的中華民國...
因此,《聖經》漢譯應當被視為一個對近代書面語言狀況具有高度代表性與概括性的文本。本書試圖將傳教士的《聖經》漢譯工作還置於近代中國的歷史文化語境中,通過對海外各傳教差會及聖經公會館藏之原始檔案資料的深入剖析,還原近代中國的書面語言使用面貌,考察語言的興起、風行及地位上升,與社會變...
本書收集了較豐富的史料,並進行了縝密的分析,深入地挖掘了影響女子教育發展的動因。對近代傳教士創辦女子學校的意義也進行了全面、客觀的分析和評價。作者把研究的對象置放在由於西方撞擊而引起的中國社會轉型這一大的歷史背景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方法,從中國近代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全面變革中,...
丁韙良,基督教新教教會長老派傳教士。丁韙良是清末在華外國人中首屈一指的“中國通”,同時也是一位充滿爭議的歷史人物。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丁韙良在長老派神學校畢業後,派來中國,在寧波傳教。隨後為美國政府提供太平天國情報。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一度回國,不久又來華,在北京建立教會。1865年為同文...
在《中國與基督教》中,柯文主要是循著“傳教士對傳統社會制度的威脅”和“舊制度的反應:反基督教的暴力運動”這一思路,來論述基督教對近代中國社會的影響。認為傳教事業有許多不同的影響,每一種影響都引起了中國人一些不同的反應。他特彆強調了傳教過程中代表西方文化的傳教士和中國傳統文化的維護者紳士階層在...
傳教士與洋務運動,《南開學報》1995年第4期。晚清在華基督教教育團體述評,《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3期。二十世紀美國在華高等教育事業(摘要),載中華美國學會編:《"二十世紀美國與亞太地區"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現代出版社1993年版。美國傳教士與近代中國教育變革,《南開學報》1993年第5期。近代美國在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