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介體(vector)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播介體
- 外文名:vector
- 所屬學科:農學
- 公布時間:1993年
- 審定機構: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
傳播介體(vector)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
傳播介體(vector)是1993年公布的農學名詞。公布時間1993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農學名詞》第一版。1...
侵染與傳播 植物病毒除借帶毒的繁殖材料如接穗、鱗莖、塊根、塊莖等傳播外,主要是通過昆蟲,以及蟎類、土壤中的真菌、線蟲等媒介體,稱介體傳播。此外,花粉與種子可傳播瓜類及豆類植物的病毒,嫁接可傳播果樹病毒等,則稱非介體傳播。在自然界某種植物病毒通過一種或多種方式傳播,因植物病毒的種類不同而異。傳毒...
傳播介體除昆蟲外,還有真菌、線蟲、菟絲子等。研究發現,植物不僅具有免疫系統,而且和動物的免疫系統非常類似,同時具有內源性免疫和系統獲得性免疫。既可以產生對植物病毒或其他致病源的本底抗性,也可以根據入侵者的形態添加新的免疫物質來應對未知的刺激。絕大多數植物病毒是由核酸構成的核心與蛋白質構成的外殼組成...
傳播 病毒傳播介體為土壤中的禾穀多黏菌(Polymyxa graminis),由休眠孢子或從遊動孢子囊釋放的遊動孢子傳播病毒,在乾燥的麥根和土壤中存留多年的休眠孢子仍可以傳毒,實驗中可以通過機械接種傳毒。地理分布 該屬多數病毒在許多國家都有廣泛分布,大麥輕型花葉病毒主要分布在德國、法國、英國等西歐各國。分類 該屬有...
傳播 自然傳播介體為葉蟬,番茄偽曲頂病毒的介體為角蟬(micrutalis malleifera),以持久方式傳播。甜菜曲頂病毒可以機械接種傳毒,但較困難。甜菜曲頂病毒已用重組DNA方法由農桿菌介質轉移傳播。地理分布 甜菜曲頂病毒分布於西北美洲從墨西哥到加拿大的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東地中海流域可能是病毒的起源地,自然介體適應...
沒有一種彈狀病毒在脊椎動物或植物上可垂直傳播,有些病毒在植物之間可以機械傳播。蚊子、白蛉、蟎、庫蠓、蚜蟲、草蛉和葉蟬為傳播介體,一些病毒通過汁液或體液機械傳播,病毒侵染脊椎動物體可通過接觸、空氣、叮咬、性接觸發生機械傳播。不過狂犬病毒屬(Lyssavirus)只能通過動物之間的物理接觸(咬,抓等)等方式傳播...
自然傳播介體是桃蚜(Myzus persicae)、豆蚜(Aphis laburbi)、豌豆蚜、馬鈴薯長管蚜(Macro siphum euphorbiae)、薔薇長管蚜(M. rosae)、扁豆蚜(A. craccivora)豆衛矛蚜(A. faba)、一種指管蚜(Dactynotus escalanti)、稠李縊管蚜(Rhopalosiphum padi)和山楂圓瘤蚜(Ovatus crataegarius)等作非持續性傳播...
(1)介體傳播 花生矮化病毒(PSV)可由蚜蟲(Aphis craccivora,A. spiraecola 和 Myzus persicae)以非持久性方式傳播,但是A. gossypii不能傳播PSV。介體的獲毒時間不到1分鐘,傳毒時間不到1分鐘,無潛伏期,病毒不傳給幼蚜。(2) 一種菟絲子可以傳播病毒。(3)機械傳播 磨擦接種 (4)種傳 可通過花生和...
還有部分莧科、假茄科(Nolanaceae)、十字花科和馬齒莧科植物。傳播 病毒通過蚜蟲以持久方式傳播,其中桃蚜(Myzus persicae)是最重要的傳播介體,還能通過嫁接傳播,但不能經汁液機械接種傳毒。地理分布 廣泛發生於世界各地的馬鈴薯種植地區。分類 該屬有5個種,代表種是馬鈴薯卷葉病毒,中國已有研究報導。
自然傳播介體為煙粉虱(Bemisia tabaci),以持久方式傳播,實驗中可以機械接種傳播,一些種已用重組DNA方法由農桿菌作為介質轉移傳播,如菜豆金色花葉病毒、菜豆矮花葉病毒、茼麻花葉病毒、非洲木薯花葉病毒、菸草曲葉病毒和南瓜曲葉病毒等。 地理分布 菜豆金色花葉病毒廣泛分布於美國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類似的病害在...
在此之前人類主要以口頭,信號,書寫和印刷媒介進行信息傳播,受時空限制較大。② 在化學中,電子媒介體又稱媒介體(電子傳遞介體,電子轉移媒介體,電子介體等),是指將酶反應過程中產生的電子從酶反應中心轉移到電極表面,使電極產生相應電流變化的分子導電體。性質 無 ...
傳播途徑 病苗的調運是遠距離傳播的主要方式。傳播介體昆蟲為蠟蟬(Myrdus crudus)。境外分布 美洲的大開曼群島、牙買加、多米尼加、巴哈馬群島、墨西哥、美國、蘇利南、西印度群島;非洲的多哥、喀麥隆、海地、加納、奈及利亞、貝寧、坦尚尼亞;亞洲的印度尼西亞及馬來西亞。寄主範圍 該病原侵染棕櫚科15個重要類群中的7個...
草莓病毒與以上病毒相比.其特點是有傳播介體(如蚜蟲、嫁接和菟絲子傳播)。我國草莓主要受草莓斑駁病毒、輕型黃邊病毒、皺縮病毒和鑲脈病毒的危害,其侵染株率高達80.2%。櫻桃病毒病 (1)核果類壞死環斑病毒。該病毒可侵染櫻桃、桃、李和杏等樹種,主要通過花粉傳播,因此。在栽培無病毒菌木時,新園要與帶毒園...
又名入侵(化膿)性關節炎·入侵性關節炎是指受到傳染介體入侵關節而引起之關節炎。一般的病因是由微生物體如細菌、病毒、分枝桿菌、真菌所引起。細菌通過血液從一個受到感染區域,或由鄰近組織(如骨或滑囊)穿越了受到感染的皮膚,滲透到關節。病因 微生物體必須經過以下幾個途徑,到達關節的滑膜:病原體從膿腫或...
了解傳播介體和病毒株系之間的關係對病害的流行是重要的。介體傳毒能力因株系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Massonie and Maison, 1976)。實驗證明,桃蚜能傳播全部病毒株系,對壞死和中間株系有24.5%的傳毒效率,而對黃化株系則只有8%的傳毒效率。介體的作用受到病毒寄主是否適合蚜蟲取食和繁殖的影響。PPV汁液摩擦接種...
在不長的時間內,確定了這種病為水稻黑條矮縮病,並肯定傳播媒介為灰稻虱。接著魯、皖、閩、贛各省都得到了發生此病的確證,協作組後來又證實,除此之外,水稻上尚有“普通矮縮”、“黃矮(即暫黃)”、“黃萎”和“條紋葉枯”4種病毒病,症狀明顯不同。前3種介體均為黑尾葉蟬,而“條紋葉枯”的介體則...
一次傳播後,新生病斑(株)的分布距中心越遠則密度越低,呈現一定的梯度或病害傳播梯度。以後再傳播時,上述新生病斑(株)即成為次生菌原中心,因此多代再侵染後,傳播梯度便趨於平緩。傳播距離決定於病原的生物學特性、傳播體數量和有關傳播的環境條件(特別是傳播動力的大小或傳播介體的活動能力)。在流行過程中...
至少由14種粉蚧可傳播CSSV。雖然在奈及利亞,Planoceccoides njalensis, P. Kenyae和P. citri同樣多,但P. njalensis是主要的傳播介體。1齡、2齡、3齡若蟲和成雌蟲能傳毒,成雄蟲不能傳毒。粉蚧飼毒前飢餓時間的延長有助於傳播效率的增加。最短獲毒飼育期為20分鐘,長至50分鐘(Posnette & Robertson,1950)...
北美洲:發生一種具有和金黃化病相同的傳播介體的病害,其流行學和血清學和美國紐約報導的金黃化病十分相似(1977)。澳洲:澳大利亞(1979)。危害情況 在春季,表現最初的金黃化(FD)典型症狀,出芽推遲,枝條矮化。此後直到開花後症狀才變得明顯,葉脈黃化,葉片褪綠、向下捲曲。緊接著褪綠部分壞死,葉片早落。葉片褪...
物理防控傳播介體:育苗前在育苗棚上要覆蓋80-100目防蟲網,或者將育苗大棚分為多個大小不一的網室,出入口要保證閉嚴,掛黃色粘蟲板在苗床上部進行誘殺。棚前與棚頂的防風口也要設定90-100目防蟲網,切斷煙粉虱等害蟲的進入途徑,以有效控制番茄病毒病的發生。化學防治 種子消毒:播種前,採用氨基寡聚糖水劑100...
傳播途徑 介體傳播:田間PRSV-P和PRSV-W可被多種蚜蟲以非持久性方式傳播,病毒的傳播需要病毒不定形內含體的輔助。有11個屬21個種的蚜蟲可傳播PARV-P,這些蚜蟲包括桃蚜、桔蚜 、豆蚜、棉蚜和Toxoptera citricidus Myzus persicae, Aphis coreopsidis, A. fabae, A. gossypii and Toxoptera citricidus。15...
發病的最適溫度為27~32℃,傳播介體為亞洲木虱,病原可以通過嫁接及菟絲子傳播,但不能通過汁液和土壤傳播,自然傳播介體為柑桔木虱。黃龍病發生嚴重與否與下列條件有關:1、苗木帶病率及田間病株率是黃龍病發生流行的主要因素。一般苗木帶病率在10%以上或田間病株率達20%以上,如介體木虱發生數量大,則病害將嚴重...
水稻矮縮病毒 水稻矮縮病毒是一種侵染某些禾本科植物的一種雙鏈RNA病毒。病毒粒子為多面體.直徑約70毫微米。在水稻上引起的症狀包括幼葉上的黃斑或者條斑,萎縮及形成很多呈從簇狀的小分粟.通常存在內含體。傳播介體為葉蟬(並在葉蟬體內進行複製,稱經卵傳播),其傳遞途徑已被證實。
傳播介體未知。病毒可通過作物長距離傳播(Gibbs et al.,1968)。種傳:對某一特定蠶豆品種,種傳率約10%以上。豆染色病毒主要由花粉和種子傳病,種子帶毒率一般低於10%,個別品系高達18%。在歐洲,傳毒媒界昆蟲主要是豆長吻象甲(Apion vorax)和豌豆葉象甲(Sitana lineatu),傳毒率高達4%-16%,但我國尚未...
媒質即介質,一種物質存在於另一種物質內部時,後者就是前者的介質。簡介 某些波狀運動(如聲波、光波等)藉以傳播的物質叫做這些波狀運動的介質。又稱介體。用於間接有機電合成的氧化還原體系。它與有機物發生氧化或還原反應,然後,又重新在電極上再生,循環使用,在電化學體系中充當具有催化作用的“電子載體”的角色...
番茄黃化曲葉病毒病主要通過煙粉虱(Bemisia tabaci)以持久方式傳播。煙粉虱有10多種生物型,其中B型煙粉虱繁殖快、適應能力強、傳毒效率高,是番茄黃化曲葉病毒最主要的傳播介體。一旦獲毒可在體內終身存在。成蟲在株間、地塊間遷飛擴散傳毒;成蟲及卵塊隨秧苗搬運向異地擴散傳毒;卵塊隨種子搬運向異地擴散傳毒。...
病株對白粉病(Podospharea leucotricha)特別敏感,蘋果軟枝病和蘋果叢枝病之間存在互動作用,後者促進前者傳播和傳染。傳播 叢枝病主要由帶菌的無性栽植材料傳播,在園中自然傳播現象相當明顯,病原植原體存在於感病的植株、接穗和砧木等蘋果無性繁殖材料上。傳播介體還未得到證實,有報導葉蟬可以傳播該病(Seemuller,1990...
豌豆早褐病毒的傳播介體是一些粗短的根線蟲(Trichodorus spp.)。在荷蘭是T. teres, T.pachydermus(Van Hoof,1962).在英國是T.anemones, T. primitivus和T. viruliferus(Gibbs and Harrison,1964;Harrison,1966,1967).T.anemones和 T.similis兩種線蟲不能傳播荷蘭毒株。雌雄成蟲及幼齡線蟲(T. primitivus)...
傳播途徑 介體傳播:其是一種長650nm的粒體,可能是百合無症病毒粒體。它是通過桃蚜以非持久方式傳播(Mowat Stefanac,1972)。但是,Brierlry Smith (1944)報導棉蚜可以通過持久方式傳播此病毒。菟絲子傳播:沒有資料。血清學:用來自受侵染的百合的澄清汁液對兔子進行靜脈注射製備抗血清,在試管凝聚試驗中抗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