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第二季》是由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出品製作,由賀亞莉擔任總導演,張可可擔任執行總導演的人文紀錄片。
《傳承第二季》共七集,包括《江湖》《絕技》《德行》《師徒》《心傳》《流變》《家園》,記錄了古老傳統技藝,並展現中華民族傳承的力量。
該片於2018年4月14日至5月26日每周六晚19.30分在中央電視台中文國際頻道首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承第二季
- 外文名:Cultural Inheritor 2
- 發行公司:中央電視台
- 首播時間:2018年4月14日
- 導演:賀亞莉
- 編劇:張海龍
- 集數:7集
- 每集長度:50分鐘
- 類型:紀錄片
- 線上播放平台:央視網
劇情簡介,分集劇情,幕後製作,主創團隊,獲獎記錄,發行信息,作品評價,
劇情簡介
中國遺存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總量多達87萬項,1400項被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41項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成為世界上入選項目最多的國家。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傳承人就是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載體,他們鮮活地存在於生活之中,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這些傳承人才華在身、技藝高超,往往一個姿態、一種腔調、一些手法就直通遠古。35個動人故事,35位非遺傳承人與非遺項目,致敬工匠“絕活”,再現失傳手藝。。
分集劇情
第1集《江湖》
江湖是文化創造的母體和基因,也是傳承延續的動力和競爭。本集記錄了五位傳承人:痴迷少林七十二絕技“水上漂”的武僧釋理亮、四川成都“最後一個堂倌”路明章、柯爾克孜族馴鷹習俗國家級傳承人庫爾曼、土家族吊角樓營造技藝國家級傳承人彭善堯,還有浙江磐安縣煉火“鬧火海”項目的能手陳有根。行走江湖,每個人都必須拼盡全力證明自己。那些被世道和人心反覆打磨過的人格和講究,才是真正立得住、傳得下、守得牢的傳承。
第2集《絕技》
在中國的非遺文化中,存在著各種絕妙技藝。這些民間絕技之所以絕,是因為人依靠著對於自己的身體與智慧,實現了技藝的至高表現,充分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本集所表現的五個非遺項目:鄂溫克族馴鹿習俗、麻山絕技、里下河漁具漁法、樂清首飾龍製作技藝和巧家小碗紅糖製作技藝,都是非遺傳承人身懷的絕技。是祖先留下來、本人幾十年磨出來的,並非一日之功。絕技未絕,繼往開來,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
第3集《德行》
個時代所特有的道德觀念,決定人們的言行,支配著人們對人、對物、對事的取捨。擁有良好的德行會受人尊敬。在傳統文化傳承過程中,許多行業需要很多人共同合作,有了必要的規矩和規則才能保證技藝的完成。本集表現的鄂倫春族狩獵文化、武當武術、古琴斫制技藝、赤水獨竹漂和木活字印刷術五個非遺項目,充分展示了中華文化傳承中的各種規矩和規則。
第4集《師徒》
非物質文化遺產作為一種活態文化,它不能離開傳承人而獨立存在。非遺文化中的傳承有很多方面,包括家族傳承、地緣傳承等,師徒傳承是一種專業性很強的傳承方式。本集中的苗繡、西關打銅工藝、少林功夫心意把、沉香和御窯金磚五對師徒的故事,著重展示了傳統文化傳承中的人際關係。
第5集《師徒》
心傳是指以心傳心。本集記錄了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灕江漁火、蒙古族馬具製作技藝、苗醫藥和竹海飛人五個傳承故事。心傳是智者心與心跨越時空的溝通。投鹽入海,讓個體融入族群,讓認同成為驅動,讓理解形成共識。這就是中華文明海納百川的心傳之法。
繼續看6-7集
選集
資料參考於
幕後製作
該季製作歷時兩年,團隊在制定項目選題時在涉及非遺十大類別項目的基礎上,要多選新、奇、特的項目,每一集在體現四季分明的基礎上,還要體現各種地貌:平原、江河、高原、沙漠、草原、森林等,用以最佳化視覺,這就增加了項目選擇的難度。
該片共7位導演,60人構成的團隊,他們的足跡到達70多個地方,調研了80多位民間的技藝傳承人,拍攝記錄了300T的素材,最終在片子裡展示了35位傳承人的精彩技藝和人生故事。
該季拍攝的地方,大多是交通不便的地區,條件艱苦,有的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上高山、下大海、踏沙漠、進森林、走鄉村、行城市”,這18個字是拍攝團隊四處奔波的真實寫照。
為了更好地呈現影像的豐富性和質感,該片拍攝團隊克服了種種困難,全程用4K畫面來拍攝。該片每個攝製組共有7人,航拍飛行器成了必配器材,有的還動用了水下攝影、斯坦尼康、軌道搖臂等,還引入了空間置景搭景、煙火使用等電影中的拍攝手法。
主創團隊
總監製 | 魏地春 |
總策劃 | 李欣雁 |
總製片人 | 周曉嵐 |
總導演 | 賀亞莉 |
執行總導演 | 張可可 |
導演組 | 謝媛、岑嵐、彭曉軍、郝茉、候憲達、敖偉 |
分集導演 | 第一集《江湖》:張可可 第二集《絕技》:岑嵐 第三集《德行》:彭曉軍 第四集《師徒》:謝媛 第五集《心傳》:郝茉 第六集《流變》:候憲達 第七集《家園》:敖偉 |
撰稿 | 張海龍 |
解說 | 孫悅斌 |
音樂總監 | 凌青 |
攝影指導 | 汪士卿 |
學術顧問 | 陳連山、王馗 |
導演助理 | 劉廣智、許咖銘、田丁、杜睿文、徐洪嗯 |
攝影 | 王斌、朱奕劉、劉暢、田國慶、武政國、梁勇、朱剛、毛毛 |
副攝影 | 李揚、王成、張碩、裴彥、岳小亮、和月、沈鵬、賈明畢、胡海洋 |
攝影助理 | 劉磊、劉雲、孫慶均、袁圓、祁鯤鵬、劉銀忠、田澤民、劉帥、王歡、王雷、石勝傑、王錳、周峰 |
航拍攝影 | 邱國強、朱國旗、王恩浦、張浩、楊建、劉帥博、蘇軾、劉永宏、劉楠 |
錄音 | 錢廣錚、張天翔、趙春雷、王獻龍、韓建升、劉舫、曲鐵軍、馬炳森、張翀、周俊惠、王元坤、朱貴范 |
燈光 | 郝立波、孫仁民、陳永飛、趙光輝、秦存良、王建磊 |
音樂作曲 | 張恆 |
製片主任 | 崔狄 |
統籌 | 崔建平 |
宣傳推廣 | 姜黎、牛海荃、溫馨 |
剪輯 | 劉志偉、馬千惠、石偉、王宇晨、郭英豪、李晨陽、魏歡、孫然、梁榮康 |
音效 | 孔雪、王曉芳、常加育 |
後期調色 | 殷亮、魏歡 |
包裝指導 | 肖泉、於強、孫噹噹 |
包裝製作 | 劉娟、楊苑琨、蔣金宇、賀鎳、劉佳倫、李世峰、孫淑星、顧逍然 |
海報設計 | 韓婷、王冠英、郭玲瑤、王迪 |
製片組 | 王莉、馮曉彤、王磊、周晗、劉妍、單姣、寧超、羅亞京、張彤彤、郭美寧、馬宇、夏婷婷 |
小語種翻譯 | 中央民族大學 |
視頻技術 | 北京中視北方影視製作有限公司 |
音頻製作 | 吾愛吾樂 |
後期製作編輯 | 楊宗強、王守一、劉繼祥、劉曉媛 |
後期視頻技術 | 徐馳、盧曉東 |
後期視頻監製 | 黃建新 |
技術統籌 | 栗小斌 |
技術總監 | 徐進、智衛、崔健偉 |
鳴謝 | 海南省文化廣電出版體育廳、四川省成都市委宣傳部、四川省峨眉山市委宣傳部、新疆吐魯番市委宣傳部、新疆阿勒泰市委宣傳部、貴州省凱里市委宣傳部、黑龍江省黑河市委宣傳部、江蘇省泰州市委宣傳部、內蒙古根河市委宣傳部、貴州省赤水市委宣傳部、江蘇省興化市委宣傳部、浙江省磐安縣委宣傳部、新疆阿合奇縣委宣傳部、湖南省永順縣委宣傳部、雲南省巧家縣委縣政府、貴州省望漠縣委縣政府、貴州雷山縣委宣傳部、江西省萬年縣委宣傳部、西藏芒康縣委宣傳部、新疆福海縣委宣傳部、新疆鄯善縣委宣傳部、浙江省玉環市委宣傳部、廣西掛林市陽朔縣政府、重慶市榮昌區宣傳部、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委宣傳部、浙江省樂清市北白象鎮黨委 鎮政府、浙江省寧被市奉化區溪口鎮政府、浙江省興化市垛田鎮政府、內蒙古呼倫貝爾市文化新聞出版廣電局、福建省泉州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湖北省十堰市文化體育新聞出版廣電局、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陳巴爾虎旗文化新廣局、浙江省興化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內蒙古阿拉善盟文化局、福建省寧化縣文化體育局、湖北省武當山旅遊經濟特區宣傳部、海南省香文化協會 |
資料參考於
獲獎記錄
時間 | 頒獎方 | 獲獎名稱 | 獲獎者 | 提名/獲獎 | 參考資料 |
---|---|---|---|---|---|
2018年 | 中國(廣州)國際紀錄片節 | 金紅棉獎 | 《傳承第二季》 | 入圍 |
發行信息
收視率
集數 | 播出日期(2018年) | 時間段 | 全國測量儀4+央衛晚間節目 | ||
收視率% | 收視份額% | 排名 | |||
第一集 | 4月14日 | 19:32:10-20:20:10 | 0.71 | 2.54 | 5 |
第二集 | 4月21日 | 19:32:10-20:20:10 | 0.71 | 2.64 | 4 |
第三集 | 4月28日 | 19:32:10-20:20:10 | 0.56 | 2.2 | 6 |
第四集 | 5月5日 | 19:30:10-20:21:05 | 0.55 | 1.99 | 10 |
第五集 | 5月12日 | 19:32:09-20:21:05 | 0.58 | 2.45 | 8 |
第六集 | 5月19日 | 19:32:10-20:21:05 | 0.55 | 2.24 | 7 |
第七集 | 5月26日 | 19:32:10-20:20:11 | 0.50 | 2.01 | 9 |
作品評價
該片選題另闢蹊徑,挖掘具有特色的非遺項目,該片通過平原、草原、高原、森林、沙漠等各種地貌最佳化觀眾的視覺體驗,為觀眾展示了馴鷹狩獵、木活字印刷、磐安煉火、武術水上漂、竹海飛人、苗繡、榮昌夏布等古老技藝,讓觀眾從這裡找到新鮮感。該片既有對傳承人高超技藝和匠人精神的展現,也有對更深層次的中國智慧和家國情懷的流露。
該片以35位傳承人的精彩故事呈現了“帶歷史回家”的傳承理念,以及這些非遺項目中具有的工匠精神。例如,通過“江湖”“絕技”“德行”“師徒”“心傳”“流變”“家園”七個篇章,將日常生活中並不多見的馴鹿習俗、麻山絕技、里下河漁具漁法、樂清首飾龍製作技藝、巧家小碗紅糖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進行了精彩呈現,這既體現了非遺傳承人身懷絕技,也是古老中國人匠心智慧的傳承,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傳媒》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