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定義媒體藝術,新媒體藝術設計的興起,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對傳統藝術設計的影響,眾說紛紜新媒體藝術,相關作品,最具浪漫氣質的作品,最具未來感的作品,最具神話色彩的作品,最富情感的作品,最拓展視聽的作品,最全球化的作品,最銘記於心的作品,最令人駐足的作品,最親密的作品,最親近大師的作品,最有趣的作品,最暈眩的作品,最好玩的作品,最數字時代的作品,最喧鬧的作品,最具遊戲感的作品,最捕風捉影的作品,最宏大的作品,
如何定義媒體藝術
我們一般說的新媒體藝術,主要是指電路傳輸和結合計算機的創作。然而,這個以矽晶與電子為基礎的媒體,目前正與生物學系統,以及源自於分子科學與基因學的概念相融合。最新穎的新媒體藝術將是“乾性”矽晶計算機科學和“濕性”生物學的結合。這種剛剛崛起的新媒體藝術被羅伊·阿斯科特稱之為“濕媒體”(MOIST MEDIA)。
新媒體藝術的表現形式很多,但它們的共通點只有一個,那就是——使用者經由和作品之間的直接互動,參與改變了作品的影像、
造型、甚至意義。他們以不同的方式來引發作品的轉化——觸摸、空間移動、發聲等。不論與作品之間的接口為鍵盤、滑鼠、燈光或聲音感應器、抑或其它更複雜精密、甚至是看不見的“板機”,欣賞者與作品之間的關係主要還是互動。連結性乃是超越時空的藩籬,將全球各地的人連繫在一起。在這些網路空間中,使用者可以隨時扮演各種不同的身份,搜尋遠方的資料庫、信息檔案、了解異國文化、產生新的社群。
英國當代藝術研究中心新媒體部主任BENJAMINWEIL,曾於1998年在上海策劃了《數字藝術新媒體展覽》,他認為:藝術作品首先需要提出藝術家的觀念,然後再由技術提出最為巧妙和聰明的解決方法,將其完成。藝術作品與每個人的思維方式有關,由觀念驅使的創作是藝術性的創作,而如果僅僅通過技術實現的創作就不能稱為藝術創作。這恰好闡明了新媒體藝術中,藝術創作和技術套用的關係問題。1996年,《ETIME》雜誌曾經探討過NETART和ART INNET兩者概念的差別,這首先取決是技術,還是藝術家的觀念,來有效地確定和影響藝術的創作。前者是技術性的,而後者強調了創作的人文觀念性,這就像在錄像藝術(VIDEO ART)出現的早期同樣發生過類似的爭論一樣,究竟是以觀念利用技術,還是以技術的利用作為藝術分類的純粹標準。
網路藝術可以給觀眾帶來很多不同的感受,比如有的作品利用文本與表演相結合,互相闡釋作品,並且向觀眾提供機會,製作和共同完成作品。與傳統藝術不同的是,網路藝術可以讓作品與更多的觀眾進行直接的交流。在一些國際性的網路藝術展中,提供一種叫做網路虛擬建築(WEBARCHITECTURE)的展示作品方式,觀眾在藝術家的指引和帶領下看作品,並由藝術家來介紹作品的創作意圖,藝術批評家也可以同時進行評論。在整個網路建築的參觀過程中,觀眾網上的行為方式與實際情況的差別不會太大,就像我們平時參觀其它藝術展覽一樣。
就藝術本身而言,新媒體藝術源於20世紀60年代的觀念藝術,以及由早期未來主義宣言、達達式行為和70年的代表演藝術等。溝通與合作,成為藝術家在新媒體藝術創作中關注的焦點,他們不斷探索新的行為模式與新的媒材,企圖發掘創造新思維、新的人類經驗,甚至新世界的可能性。許多藝術家對於讓觀眾參與到作品中深感興趣,而藝術作品本身的定義也不再決定於它的實體形式,更多在於它的形成過程。總之,整個20世紀對於新科學的隱喻與模式的著迷,尤其是世紀初的量子物理和世紀末的神經科學與生物學,大大地激發了藝術家的想像力。
新媒體藝術設計的興起
科學的每一次進步,都會對藝術設計領域的變革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成為藝術形式繁榮的發展動力。在整個藝術的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到,醫學和人體解剖學的研究,為素描、
雕塑提供了重要的
創作理論參考;幾何與透視學的發展,為繪畫提供了符合人體視覺原理的透視理論;顏料
化學的進步,為油畫家提供了明亮而富有層次的顏色表現空間;光學原理研究的進一步發展,使印象派畫家遵循光學的原理,分析和組織物象的各種關係,同時光學套用的研究還促成了攝影技術的誕生,從而對藝術創作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這一切都體現著科技對於藝術的重要推動作用。
進入20
世紀以來,科技對藝術的影響變得更加強烈和迅猛,數位技術的發展為藝術創造了更廣闊的表現空間,上世紀80年代初,計算機圖形藝術設計成為現代尖端的視覺表現手段和形式,快速迅猛地出現在電視、電影、平面藝術設計、工業設計、展示藝術設計和建築環境藝術設計等大眾傳播媒介和視覺藝術設計領域之中。計算機圖形學的出現,被稱為第三次圖像革命,其意義甚至大於從無聲到有聲、從黑白到彩色的前兩次圖像革命。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數字藝術設計”以一種全新的方式出現在藝術設計領域,它融合了“藝術學”和“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兩個性質完全不同的學科。數字媒體藝術是基於數字科技的快速發展而產生的一種新生的藝術形式,關於新媒體藝術的特點新媒體藝術先驅羅伊·阿斯科特(RoyAscott)說:“新媒體藝術最鮮明的特質為連線性與互動性。”從國際學術界和教育界對數位化“設計”的諸多稱謂及科學內容的設定來看,數字媒體藝術主要涉及到視覺藝術、人機界面、信息傳播、多媒體、數字網路、動畫、廣告、遊戲、虛擬環境,虛擬產品設計等,其主要範疇都在
21世紀數位化“設計”的“數字媒介”囊括之中,由此就可以比較明確新媒體藝術設計的基本內涵和範疇。
進入21世紀,全球範圍內以新媒體、數字影像、CG特效、網路技術為代表的數字內容創作行業已經成為
當代知識經濟產業的核心產業,在美國、日本其產值超過了傳統的汽車工業,而韓國更是將遊戲為代表的數字內容產業作為立國之本,並已成為韓國
經濟成長的新動力。目前全球數字內容還在不斷地向更深更廣的領域擴展,而這個產業也必將成為中國最具發展前途的產業之一。在未來的幾年,數字媒體創作人才將是市場需求的熱點。有關專家
預測,我國將需要20萬工業設計師和15萬動畫設計師。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環境和人才需求,國內數字藝術設計卻是剛剛開始興起,還未建立完善的新媒體藝術理論體系和人才培養體系,導致了設計產業所真正需要的核心
職業設計人才匱乏和新媒體藝術設計在發展過程中諸多問題的產生。
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對傳統藝術設計的影響
新的傳播形式和傳播媒介的出現,使得視覺傳達藝術設計所涉及的內容得到極大的豐富和拓展。網路、數位電視、互動媒體、互動遊戲、虛擬空間等都成為信息傳播的形式和主要介質,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範疇受到突破性的衝擊,數字載體的發展極大地延伸了視覺傳達的設計形式和內容,在當代數字藝術設計的快速發展情況下,數字媒體藝術的設計理論和美學理論就顯得非常薄弱。
新媒體藝術設計理論和美學範疇繼承了部分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體系。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的理論體系依然可以作為數字媒體藝術設計的理論基礎,在藝術理論基礎上有幾個方面是共同的:
1.首先都要滿足功能性的最基本的要求。
2.美學的審美理論基礎是相同的。
3.設計的理論法則、平面視覺創意法則等是近似的。
4.設計和表現的內容是基本共通的。在數字媒體設計過程中滿足功能、審美需求,符合美學、設計法則,運用數字媒介所特有的聲、光、電以及人機互動的特點來更有效地達到傳播信息的目的,可以認為新媒體藝術設計的內涵和特徵是視覺傳達藝術設計的進一步豐富。
當然新媒體藝術設計是時代的產物,它具有時代的先進性,它的表現形式更豐富,信息量更大,更具備科學性、時代性,因此在新媒體設計中還需要創新的傳統設計理論體系,必須根據其信息傳播的形式、媒介以及傳播的複合性、學科的綜合性、技術的數位化等特徵來完善提高這一新興學科。
眾說紛紜新媒體藝術
“合成時代-國際新媒體藝術展”的策展人張尕說:“它是綜合了多種學科的合成藝術,藝術與當代最前沿的科學相結合,數位技術、生物科技、量子理論、經濟學、語言學都可以成為藝術實現的媒介(體)。”
在2008年6月9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展的的“合成時代:媒體中國2008—國際新媒體藝術展”,共有來自30多個國家的100多名世界頂尖新媒體藝術家,為中國觀眾帶來一次前所未有的藝術景觀,集視聽,遊戲,網路,互動等新穎豐富的作品使中國美術館成為藝術科技的空間。展覽將打破傳統意義上的黑盒子式的媒體藝術展示形式,NOX獨特的空間設計,讓觀眾可以沿著起伏的展覽通道立體地感受多媒體的衝擊力。 展覽圍繞四個彼此獨立又相互關聯的主題展開,分別為“身離其境”、“情感數碼”、“現實重組”、“無所不在”,作品涵蓋從遠程信息處理到生物文化混合;從感應機器到衍生系統;從機器人的介入到影音的壯觀景象...
這些作品突出展示了最前沿的藝術想像力,同時提出了對文化產物的最新感知,許多作品是在世界範圍內首次與觀眾見面。
大家很可能會感覺這些高科技、後現代的藝術似乎離我們的生活太遠。對於這種高科技與藝術的結合,范迪安的解釋為:“藝術與科技結合的第一步也許並不是產生實用性的產品,但它本身具有向套用性轉換的巨大潛力,並預示著未來的生活方式,藝術創新總是啟發人們對創造力產生新的理解。”
相關作品
最具浪漫氣質的作品
作品名:十六隻鳥
藝術家:基口·邁克馬赫特里/ 無定型機器人作坊 (美國)
材料: 機器人裝置
作為第一個“無定型機器人作坊”膨脹技術的多重雕塑裝置,“鳥兒們”通過對動作、圖像、比例和聲音的研究體現出對生命循環的沉思。十六個巨大的白色編織物好像是簡單線條勾勒出來的鳥,又像是一隻蝙蝠柔軟而無生氣的萎縮殘骸,或者是經過時間侵蝕的棱紋建築物遺蹟。當參觀者走近,這些枯萎無生氣的東西就會逐漸充氣膨脹,加長變大為錐形,舒展成優美豐滿的羽翼。
它們的固定旅程是:由伺服機控制的空氣囊鼓動產生緩慢而優雅的拍打動作。一系列的多次拍打動作形成一種持續而有節奏的微風聲。在短暫的飛行後,這些鳥兒走到了它們生命的盡頭,從其頂端開始放氣,萎縮成原來的狀態。
《十六隻鳥》的藝術家來自美國。他擁有一頭亂髮並需要安靜環境來思考作品。
如果讀者中有曾經在美術館看過這個作品的話,會搞不清楚為什麼作品名稱是十六隻鳥,但是現場只有十五隻鳥,另外那隻鳥在展廳的任何角落都找不到蹤影。關於這個作品最有趣的一個幕後話題是,其中一隻鳥在運往中國的路途中神秘消失。
最具未來感的作品
作品名: 行走的頭
藝術家:Stelarc(澳大利亞)
材料:機器人系統
這是一個直徑為2米的自控互動式行走機器人。它有六條腿,垂直安裝在其底盤上的液晶顯示屏由計算機成像顯示出人頭像,象徵“頭腦”。頭腦可以向各個方向轉動,以配合所顯示的頭像動畫。機器人帶有超音波掃描感測器,可以感知是否有人從它前面經過。無人經過時,它會坐在原地不動。一旦有人進入展示空間,它就會站起來,從預排程式庫中調出一些動作指令進行幾分鐘舞蹈表演,然後停下來直到再有人經過。機器人活動的舞台直徑約為4-5米,其感測系統會探測它是否已接近舞台邊緣,使它及時退迴轉向。這是一個真實-虛擬並存系統,其機械腿的動作是真實動作,其顯示屏中面部表情的點頭、轉動、傾斜、眨眼等是虛擬動作。通過壓縮空氣的旋律和機械聲音,行走的頭也可以發聲。該機器人還可以通過基於網路的三維模型來驅動,由運動圖像選單來控制其具體動作。整個機器人是以壓縮氣作用作為運轉動力的。
《行走的頭》的創作者,藝術家Stelarc,也是媒體報導的《六腿機器人讓您開眼界 》的創作者,向我們展示他的另一件作品“手臂上的耳朵”,這個耳朵內部裝有藍牙耳機,可以“聽到”我們的對話。
最具神話色彩的作品
作品名: 鐵床賊之路
藝術家:讓.麥可.布魯約爾(法國)
材料: 電子機械床裝置
(達瑪斯忒斯(Damastes)是希臘神話中的著名強盜,外號"鐵床賊";)
“鐵床賊之路”是一件雕塑作品,由21架白色的醫用床及懸掛在其上面的21根螢光日光燈管組成。這些床在計算機的設定和同步操作下處於一種永遠舞動的狀態。它們在表演一場芭蕾舞劇。
每張床都配有一個剪式千斤頂,使床的垂直運動幅度能從距地面38厘米到81厘米。床的上面還裝有控制位置的機動裝置,可以使床墊某一部分的旋轉角度達到0-70度。其垂直運動和旋轉運動既可以同時進行也可以分別完成。
這21張床由一個個人計算機的數碼音響系統連線在一起。計算機可發布並同步其運動程式指令。床可以獨舞也可以群舞,從而上演著場面宏大的芭蕾舞。床下面的格架在舞動中發出變化多端的吱吱聲,恰好組成了這場芭蕾舞的配樂。
“鐵床賊之路”所安置的房間將全部鋪滿厚厚一層枯萎的葉片,並通過定時噴霧來保持其濕潤和芳香。除了其審美意義和隱喻性之外,這些葉片也能遮蓋住每張床下的電路控制系統。
根據裝置展出的空間條件,床可以擺成一行、一圈或是其他佇列形式,但總是嚴謹而有規則地連線在一起(床間距根據其條件限制可以在90-115厘米的範圍內)。
床上配有床墊、枕頭、床單、枕套以及白色的毯子。
螢光燈管懸掛在每張床中心上方2.10米處。它們和床一樣按照非常精確地方式排列。
最富情感的作品
作品名:因緣
藝術家:昆特·亨特斯萊格爾 (奧地利/美國)
材料: 沉浸式虛擬現實裝置
這是一個“有生命”的環境,一個漸變的視聽裝置。作品呈非線性展開,冥想的寧靜緊隨著混亂與騷動。看似不適且顫抖晃動著的三維人形懸浮在空間內,彰顯出這個裝置的活力,其運動製造出一種嗡嗡作響的聲音效果。這些三維人形像木偶一樣懸掛在繩子上,在注入親切而又曖昧的人類生活意識之後,它們就像傀儡一樣在繩子上亂舞。
“因緣”(Karma)一詞恰好也是多人電腦遊戲“虛擬競技場”中一個物理仿真體的名字。“虛擬競技場”或是“三維實時裝置”中的“因緣”都描述了對重力或動能力等物理法則的模仿。
在“因緣”/細胞中,三維人形的運動和動作由一個附加的聲音軟體合成,它們在空中合成一條動態聲軌。在多個人形構成的交響樂隊中,每個人形都是其中的一個樂器,他們各自的“運動和情感”變化,形成了多層音效空間。無論是三維人形動態的實時組合還是其音效建構,在藝術家為它們設定的腳本內,都能夠展開變化萬千的情感表達。
最拓展視聽的作品
作品名:聲音繪畫
藝術家:金基哲(韓國)
材料: 互動裝置
聲音是作品中的要素。由於聲音無法被觀察到,它作用於大腦不同於視覺感受的部分,因此,通過作品,藝術家在尋找一種方式"看"聲音。想法出自佛教的蓮花經 。
願意是說:當我們正在遭受苦難,我們講avalokiteśvara菩薩的名字,他便可以聽到,並幫助我們達到涅盤。 因此,藝術家從2001年開始試圖做的作品總有觀音的含義,這種風格的作品創作告訴我們菩薩的名字。 avalokiteśvara菩薩的名字翻譯成韓文是kwan eum ,意思是觀音。
聲音繪畫
通過思考為何我們不能繪畫聲音、怎樣才能繪畫聲音,藝術家答案原來是如此的近在眼前:鉛筆和電阻器是同樣的工具,那意味著只需賦予鉛筆以電阻器的功能。聲音是純正的正弦波,聲音並不酷但可以感受到這種原始的真實感...
最全球化的作品
作品名:地書
藝術家:徐冰 (中國)
材料: 互動裝置
《地書》是一本可讀的小說,是用徐冰幾年來蒐集整理出的一套“標識語言”寫成的。讀者不管是何種文化背景,只要被捲入當代生活,就可以讀懂它。通過這本書的“字型檔”軟體,使用者將英文句子打入鍵盤,電腦即刻轉譯成這種標識語言,既起到《字典》的作用,將來也會有實用價值。
觀眾可以在電腦螢幕上看到轉換為標識的對話
在藝術家看來,藝術重要的不是它象不象藝術,而是能否提示一種新的看事情的角度。從二十年前的一部叫《天書》的作品創作開始,稱它為“天書”,因為世上沒人能讀懂;用這套“標識語言”,藝術家又寫了一本說什麼語言的人都能讀懂的書,《地書》。事實上,這兩本書有共同之處:不管你講什麼語言,也不管你是否受過教育,它們平等地對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
《地書》的藝術家徐冰和助手在電腦前觀看標識語言的對話。
最銘記於心的作品
作品名:不朽的使命—石棺
藝術家:etoy 小組(瑞士及其他多國)
材料: 貨櫃,發光二極體裝置
這是網路藝術先驅etoy小組的最新作品,並宣稱是信息技術數字時代的後生命崇拜。自2004年以來該項目就在不斷推進,涉及有關存在的主題,諸如守恆與失憶,未來、現在和過去,以及生命和死亡。作品大膽地將這些主題植入數字交流和信息技術的時代無疑是具有挑戰性的。
不朽的使命—石棺
通過運用數字媒體技術,使所選擇的“飛行員”在肉體死亡後仍能夠在時空旅行中得到永生。在“奧秘膠囊”中存有飛行員的綜合信息數位化肖像,從而使他們雖死猶生。肖像由多種元素組成:附加了諸如姓名、出生日期、家庭和法律關係等標準信息,還有遺囑、契約等法律檔案。更進一步的信息深入洞察到“飛行員”的生活:他(她)的傳記、消費模式、社會關係網圖示。作品的可視部分包括多種數字照片:“飛行員”本人各時期的生活照、親友照片、以及360º掃描的全息肖像,還有錄影膠片及會面場景。這些信息中也有音頻部分,諸如本人的聲音採樣、親友的聲音、最喜歡的音樂等等。而根據傳送時間表進行訊息儲存等內容也包括在這個計畫之內。如果“飛行員”本人希望的話,甚至還可以儲存他們的骨灰。
作品既出人意料又富吸引力,它糅合了些許無政府主義的音調,且忽略了目錄或論文等固有程式——但這具情感飛行器仍然會帶給人深深的觸動。
《不朽的使命—石棺》剛剛運至美術館前廣場。
最令人駐足的作品
作品名:接觸我
藝術家:blendid 創作團隊 (荷蘭)
材料: 互動裝置
參與者可以通過這個互動裝置,創造出個人圖像,並且將其展示在不同的公共場所中。裝置的尺寸可以變化,從而記錄並且展示完整的人體尺度。在互動中,參與者將身體的某個部位或者其他物體與磨砂玻璃表面接觸,互動的結果是玻璃板會留下某些烙印,繼而創造出圖象。圖像會作為玻璃板的一部分被保留下來,在沒有其他互動的情況下展出一段時間,供大家參觀。
《觸摸我》的藝術家投入的在自己的作品前留下影像 。
參與者從互動過程中體驗到樂趣,而他們所創造的額外印記還會被永久保留下來,作為作品的一個部分。
最親密的作品
作品名:親密的交流
藝術家:Transmute (澳大利亞)
材料: 互動/遠程通信/機器人裝置
這是一個令人興奮的新式互動裝置,可以使身處異地的兩個人同時以身體動作互相交流。每個參與者需要使用一種叫做“身體板”的物理界面。通過在這個“巧妙的家具”上輕輕移動他們的身體,他們之間就產生了“親密交流”。由數字肖像、多波段聲音和觸覺反饋所創造的“世界”就這樣在“親密交流”的影響下展開。
《親密的交流》的藝術家們在布展現場有序的分工合作。
儘管參與者身處異地,不能直接看到或聽到對方,但這種共享體驗可以使他們逐漸形成相互間感官的親密關係。因此,在作品生態系統中,參與者被聚焦於理解相互作用和相互關係的焦點上。
最親近大師的作品
作品名:電腦空間的最終審判
藝術家:繆曉春 (中國)
材料: DVD投影,全境燈箱裝置
繪製於1536年到1541年的羅馬西斯庭大教堂壁畫,是西方藝術史上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藍色背景上分布著一系列如群星閃爍般的人物形象,在當時是十分少見:飛動的天使和十二門徒環繞著極具古典美的耶穌。畫的前景上並沒有突出宗教氣息;相反,米開朗琪羅著力描繪了每個人物的動態,彰顯出其藝術大師的風範。
新媒體藝術作品《電腦空間的最終審判》正在布展。
繆曉春為作品注入了迷人的魔力,根據自己的身體創作了電腦雕像,並以其置換米開朗琪羅畫作中的所有人物。他嚴格遵循原作中的視覺結構,在虛擬空間中安排這些替身。通過嫻熟地運用數位技術使米開朗琪羅的畫作透明化,並在其中打開了五個不同的透視點。這一技術使藝術家能像遊客一樣作品中漫步。通過探索“繪畫中的人物看到了什麼”“壁畫中的角色看到了什麼”,從而為觀眾提供得以窺探此中奧秘的視角。
最有趣的作品
作品名:生動的廚房
藝術家:Stefan Doepner, Jan Cummerow (德國)
材料: MIDI驅動系統
世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機器構成。我們使用這些“黑盒子”比用最簡單的工具,如鉛筆或錘子更順手。技術開發的複雜性,機械和電子的日常設備並沒有進入我們的觀感。在系統的背後,創造過程和條件,是沒有透明度的。這個論題貫穿於發展和發明應為我們服務,讓我們使用的設備簡單、有效。
“生動的廚房-快樂的21世紀末”提供觀眾探討他/她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自動化和生活義務的機會:在瞬間內平凡的環境會產生審美的情感。作品通過將一個標準化的廚房配備無所不有的設備和工具,所有設備運作到一定程度,廚房家具及家居物品便具有了自己的生命;使他們自己詩意的發出聲響,而且不斷強化好像要脫離其環境。但是它們的功能並非是通過使用來產生,它們有自身的活力。有如一個樂隊,廚房設備、工具和箱子、椅子、桌子有節奏的跳躍。然後它們的動作逐漸放慢,燈變暗。
最暈眩的作品
作品名:你在哪裡?360度全景
藝術家: 盧克·庫徹斯恩 (加拿大)
材料:實時三維控制系統裝置
置身於作品中,觀眾如同在夢中飛翔,穿過一個多維的世界,在過去與未來之間穿梭,在明亮與黑暗之間遊走,在私人與公眾之間轉換。沉浸其中,通過一個操縱桿在X,Y和Z三個軸中調換,進入一個以等級衡量的信息/體驗空間。
處在等級0的時候,世界是一個簡單的空間,猶如航海時用XYZ三個坐標定位。處在等級+1的時候,世界變成了一個混合體,充滿了圖片、聲音、文章以及作品創作者的物品。當到達+2的時候,就進入了一個“分子”化的世界,各種物體都變成了微粒,自然構成的光影組合而成了世界,讓人回想起19世紀印象主義對世界的看法,同時也孕育了抽象主義的雛形。當繼續上升至等級+3時,展現在觀眾眼前的是莊嚴的山川幽谷的風景,充滿了18世紀獨特的繪畫思維格調。
處在任何等級中,觀眾都將遭遇到其他的居住者:有遠程設備連線的活生生的事物(如果啟動的話),有提前錄製好的展示在視頻視窗的事物,參觀者還會遇到他們自己——隱藏的攝像機會將參觀者的圖片融入這個構造出來的世界中。 在這個作品中,主體(演員、觀眾、參與者)控制了自身的狀態:他/她的位置、他/她的行走路徑以及速度,或許會更為有趣的是,可以決定他/她將在哪個等級中“生存”。
最好玩的作品
作品名:飛艇攻擊
藝術家:知識機器人研究小組 (瑞士)
材料: 互動裝置
“赤身人/在此,亦不在此/白色至上”表述的是在一個假想的關押地點,嫌疑人的公民權利或其戰俘的法律地位被懸滯。在互動裝置中,克里斯蒂安·胡伯勒,亞歷山大·塔查塞克和伊馮·威廉共同創造了一個無可名狀的流動權力的隨意空間。進入房間內,參與者被一群黑色氣球環繞。銀色飛艇徘徊在頭上,非常脆弱並輕如鴻毛。飛艇裝有一個具有方向感的照相機,不斷向四處掃描。相機的程式設定為跟綜距離最遠的一個氣球,但同時也對人身作出反應。迴避飛艇的襲擊是很容易的,但是我們尊重它脆弱的科技,不願予以還擊。這個不知疲倦的,被叫作 "白色至上" 的匿名攻擊者,使人感到畏懼,有時亦頗為滑稽。
在這種讓人感到壓抑的環境中,一個匿名男聲不斷重複著一句話“赤身人/在此,亦不在此/白色至上”。它帶有指揮的語氣,第二個聲音回答"赤裸裸的強盜"。通過這種方式,裝置暗示囚犯被剝奪了一切權利時的地位,他們"在這裡" 是非常真實的。但他們法律上的存在是被否認的"不在場" 。
此外,房間還有電腦顯示器敦促觀眾的介入。"按下按鈕逃脫"指示是模糊的。藝術家利用軟體代碼作為創作媒介,設計並模擬數字行為,而不是人物或形象。程式不僅可以重新啟動,還可以改變自身,使“白色至上”失去控制功能。如果有足夠的觀眾採取主動,程式會引發打斷男子獨白第三個聲音:“赤身人/在此,就在眼前”!結束赤身人的語言徘徊,"白色主權"的馬達停止。
最數字時代的作品
作品名:信息漩渦
藝術家:克里斯托夫·希爾德布朗德 (德國)
材料: LED 網路裝置
以2000年在凱馬博物館參展的“矩陣”,2004年歐洲多媒體美術展的“辭彙”,和2006年在格羅寧根·屈米博物館的“意味”為基礎。 作品由210 個帶有各種圖示的LED嵌板組成以展示全球社會、經濟和科學的表征,形成一個21米長3米高的大螢幕。
“信息漩渦”運用LED,使每個嵌板看似一個能展示不同文字的流動電子招牌的一個像素,文字和圖示的混合創造出不停的對話並形成的敘事的一個場景。
最喧鬧的作品
作品名:zgodlocator/version zII
藝術家:赫維戈·懷瑟 (奧地利)
材料: 電磁影像雕蒴
裝置是根據計算機硬碟上的磁原理來組合帶有磁性的金屬微粒。這些微小的金屬顆粒實際上是磨碎的電腦零件:電路板、硬碟驅動器、處理器、監察器螢幕,等等。這個磨碎的硬體沙塵被鋪放在可以突然引發轉變金屬微粒的電磁格段上。他們產生磁刺激反應形成的奇異和突發性雕塑似的變形。這些顆粒看起來就像是黑色金屬材料,如此美麗。觀眾還可以通過旋轉錶盤來改變產生的圖案。因此,顆粒狀的計算機格線,一次又一次形成新的驚奇和不斷變化的形狀。當然,不像電腦硬碟,zgodlocator/版zii並不關心長期存放文本或圖像。它的主題是動態模式。如果有記憶,也是很短和隨時變化的。在zgodlocator中,磁性成為一個存放處,並是操縱和處理信息原始形式的地方。作品的意圖可能是強調發生在一個電腦環境中不斷再生的信息。它同時用微妙的方式結合視覺和音響效果。各種各樣的麥克風和電磁感應器設在電子土壤中捕捉'硬體的聲音'。作品中的程式編碼把原始的音頻轉換成圖形,化為顆粒景觀。
最具遊戲感的作品
作品名:北京加速器
藝術家:馬尼克斯 (荷蘭)
材料: 互動裝置
藝術家在訪問北京後感受到北京飛述的變化,體會到一個加速邁入現代化城市的活力。 北京加速器所面對的正是速度對現今城市生活的影響,從這個意義上講,它類似於一個以前的作品:全景加速器。 但是北京版通過優越的設計增強畫面感,使觀眾的體驗更為直觀。
作品與身體和視覺感知產生一種遊戲關係。參與者坐在裝有操縱桿的電動轉椅上,面前螢幕上顯示出北京的全景,隨參與者的方向與速度旋轉。在旋轉時,參與者控制坐位的方向和速度,如果與畫面無法同步,人體平衡系統將發出不同的信息到大腦和眼睛,會導致激烈的失控感覺,並最終導致噁心。其目的是使動態影像與坐位的旋轉速度一致。一旦達到這個目標,參與者可以查看圖象,沒有失去方向感和噁心。不過很短的時間內,一個新的景色會用更高的速度設定旋轉。遊戲變得更難以取得平衡及看清圖片。遊戲總共由六個級別組成。
最捕風捉影的作品
作品名:拿走
藝術家:大衛·洛克比 (加拿大)
材料: 互動裝置
該作品由兩部分展示組成,兩個龐大的投影出現在一面牆上。在展覽空間的左側,系統從地面以及牆面等多個角度共同搜捕參觀者的蹤跡,每隔20秒恢復到原位。20秒內展覽空間內所發生的動作通過電腦傳輸到螢幕上,隨後繼續重複。眾多圖像製造出一種混亂的火熱場面,既可以被理解成與統計學有關的展覽策劃(大部分的人選擇站在那裡?人們會走動嗎?),也可以看作是針對每一個參觀者的參觀紀錄。這些圖像是高度社會化的,並且是極為混亂的。展覽空間的右側是為參觀者準備的目錄。展覽空間裡的每個參觀者都被跟蹤。他們的頭像被放大投影在螢幕上,同時會出現評論他們的形容詞(例如“信任的”,“相關聯的”,“飢餓的”)。最近參觀的200位參觀者頭像變幻成矩陣,通常是100個頭像的矩陣,偶爾會是200個,矩陣以緩慢的速度移動。右側的這種展示形式是充滿解析的,同時也是高度秩序化的甚至讓人產生一種脅迫的感覺。
最宏大的作品
作品名:氣流聲場
藝術家:埃德文·萬德·海德 (荷蘭)
材料: 聲音裝置
建築:NOX
由一組空氣閥門組成的作品用來製作風、壓力和聲音,在觀眾頭頂上產生出類似呼吸的聲場。這種奇特的聲響是我們周圍空氣中臨時壓力變化造成的,而音箱則通常是利用顫動的薄膜來產生這些壓力變化使我們感覺到“音響”。在“氣流聲場”中,壓縮的空氣被用來生產音響。壓縮氣體非常快速地通過空氣閥門在空中釋放。“氣流聲場”由一個有42個相互獨立且可控制的閥門構成一個10x20米的涵蓋面。聲音和風力在這個面積里以不同的速度、方向和強度交錯、穿插。其格式由一種自生的方式生成,是對風的空間動向的解釋。觀眾須自我把握在這一氛圍里的位置所在。
儘管每個閥門製造自己的聲音,觀眾將會感受到其音響帶有一種流動的形狀,過程與觀看電影相似。電影畫面並非單獨的系列鏡頭,而是時間中一連串的動作。作品利用42個閥門運作時的時差,以不同的速度,延緩和重複創造有詩意的音響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