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消費主義

傳媒消費主義是指在全球性消費主義思潮的裹挾下,傳媒受經濟利益的誘使,在使其自身趨向消費主義化的同時,充當消費文化的鼓動者與傳播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傳媒消費主義 
  • 類型:經濟術語
形式,成因,影響,

形式

傳媒消費主義的根源是消費主義。我國學者陳昕認為,消費主義“是指這樣一種生活方式:消費的目的不是為了實際需求的滿足,而是不斷追求被製造出來、被刺激起來的欲望滿足。換句話說,人們所消費的,不是商品和服務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它們的符號意義。”二戰以後的美國是消費主義的策源地,其時,在福特主義大規模生產方式下,生產力大幅提高,大量的產品被高速製造出來,接踵而至的是頻頻爆發的經濟危機。為了杜絕頻發的經濟危機,保持資本的正常增值、最大化資本利潤,英國經濟學家凱恩斯提出了鼓勵消費與投資的解決之道。該觀點一經提出,自西而東,一路攻城略地,從之者眾,進而形成了席捲全球的“消費主義”思潮,傳媒在這股思潮的影響下,不斷地市場化、自由化、商業化,長此以往,媒體會由為公眾利益服務轉向為商業利益服務,不斷接近於創造經濟效益的企業,客群則是其消費者及市場。而後,在以壟斷優勢占據全球傳媒主導地位的西方跨國傳媒集團的推動下,消費主義意識形態迅速在全球蔓延開來,傳媒消費主義大行其道。傳媒作為社會變遷的晴雨表,在與現實社會的互動中被消費主義所滲透,其結果便是傳媒自身的消費主義化以及由此而導致的傳媒向客群不遺餘力地進行消費主義文化傾銷。
傳媒消費主義表現形式有二:其一,就傳媒的運作而言,公眾利益、觀察社會、報導事實、理性標準等基本原則被經濟效益所遮蔽。新聞、信息與娛樂之間的界限模糊,節目的“可售性”成為傳媒運作的指導性原則,傳媒自身消費主義化。其二,從傳播內容而言,傳媒為消費主義鳴鑼開道,“通過廣告、大眾傳媒和商品展陳技巧,消費文化動搖了原來商品的使用或產品意義的觀念,並賦予其新的影像與記號,全面激發人們廣泛地感覺聯想和欲望。”換言之,在傳媒的消費主義文化導向下,人們消費的重心不再是商品的使用價值,而是商品的符號象徵意義——地位、身份、品位、時尚等。

成因

1.現代社會邁人消費時代
自20世紀80年代開始,我國社會在經濟迅速增長、社會結構急速轉型的同時快速邁人消費時代。隨著媒體市場化的推進,大眾媒介和消費主義自然而然地攜起手來,進人一種共謀共生的狀態,一方面.消費主義讓大眾媒介迅速擴張,另一方面,大眾媒介為消費主義的盛行推波助瀾。
2.處於消費社會的客群有了解消費信息的需求
在這樣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消費時代,作為媒介信息接收者的客群.也隨之演化為媒介產品的消費者。媒介為了滿足處於消費時代的客群了解消費信息的需求,勢必要增加這方面的信息內容,因而媒介不自覺地抹上了消費主義的色彩。另外,現代生活的節奏快,壓力大,人們往往希望媒介能夠提供消遣和娛樂.能夠幫助他們“逃避”日常生活的壓力和負擔.從而獲得情緒上的釋放。
3.電子媒介的發展促成消費主義盛行
消費主義的出現並流行.與電子媒介的迅速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繫。首先,電子媒介幫助消費主義文化完成了對符號價值的建構和彰顯。電子媒介.它不同於以往的文字印刷媒介,傳播的不是文字這類抽象性符碼,而是以具象性符碼為主,直接將具體的形象訴諸於人的視聽感官。至此,電子媒介完成了客群感知方式的轉變,塑造了大批沉迷於形象魅力的消費者。其次,電子媒介廣泛而深刻地影響了客群的價值觀和行為尺度。以聲像傳播為主的電子媒介具有極強的表現力,不但可以使媒介製造的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混同為一,而且可以為商品附加無盡的象徵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