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傅顯迂緩
- 創作年代:清代
- 作品出處:《閱微草堂筆記》
- 文學體裁:文言文
- 作者:紀昀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注釋,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作品評價,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傅顯迂緩
傅顯喜讀書,頗知文義,亦稍知醫藥,性情迂⑴緩,望之如偃蹇⑵老儒。一日,雅步⑶行市上,逢人輒問:“見魏三兄否?”或(13)指所在,雅步以往。比⑷相見,喘息良久。魏問相見何意。曰:“適⑸在枯水井前,遇見三嫂在樹下作針黹⑹,倦而假寐⑺。小兒嬉戲井旁,相距三五尺耳,似乎可慮⑻。男女有別,不便呼三嫂使醒,故走⑼覓⑽兄。”魏大駭⑾,奔往,則婦已俯井哭子矣。
夫僮僕讀書,可⑿示佳事。然讀書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聵僻謬,貽害無窮,亦何貴此儒者哉!
注釋譯文
注釋
⑴迂:迂腐。
⑵偃蹇(yǎnjiǎn):傲慢。
⑶雅步:從容安閒地行走。雅:美好不粗俗。
⑷比:等到。
⑸適:剛才。
⑹針黹(zhǐ):針線活。黹:縫紉,刺繡。
⑺假寐:小睡,打盹。
⑻慮:擔憂。
⑼走:跑。
⑽覓:尋找。
⑾大駭:非常吃驚。
⑿可:值得。
(13)或:有的人。
譯文
傅顯喜歡讀書,很能了解文章的意思,也稍微懂得醫藥方面的知識,本性遲鈍,看起來就像迂腐萎靡的老書生。一天,他邁著四方步到集市上,碰到人就問:“見到魏三兄沒有?”有的人指點他在什麼地方,傅顯就邁著四方步前往。等他見到魏三,喘息了很長時間。魏三問找他有什麼事。傅顯說:“剛才在枯水井前,遇見三嫂在樹下做針線活,疲倦了在打盹。小兒在井旁玩耍,離井口三五尺遠,似乎讓人擔憂。男女有別,不便把三嫂喊醒,所以跑來找您。”魏三非常驚恐,奔往井邊,到了那裡三嫂已經趴在井口上哭兒子了。
奴僕讀書,可以顯示出(是件)好事。但讀書是用來明理的,明理是用以實用的。食而不消化(學不致用),(反而)致使糊塗乖僻,貽害無窮,又看重這種學士幹嗎啊!
創作背景
紀昀晚年撰述的《閱微草堂筆記》是獨具一格的說他官場並不失意,畢生勤於治學倒是確實筆記小說為世人所稱道。
紀昀在前輩進步思潮的影響下,崇尚漢學的徵實,鄙薄宋學的虛偽與空談。在紀昀看來,這伙道學家滿口的“存天理,滅人慾”理論,視人慾為罪惡,才是最大惡。為了表達自己的思想,紀昀開始用文字勾勒諷刺這些假道學家的虛偽面目,對假道學進行了極其嚴厲的斥責與抨擊。
同時,中國文學發展到清代,所有寫作模式已經成型,尤其是志怪小說,到清代已經形成完備的發展體系,紀昀在這種大背景下,一方面吸收前人的經驗,另一方面在前人的基礎上開闢新模式,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產生了這部《傅顯迂緩》。
作品鑑賞
《傅顯迂緩》短短數行,刻畫出傅顯只講禮教而不知揆情度勢的迂腐,並在客觀上顯示了封建禮教對下層民眾的毒害。
作品評價
魯迅曾評價本文通過對傅顯的動作、神態的細節描寫,將一個恪守禮教而誤事的迂腐書生形象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