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快書是一種傳統說唱藝術。作為一種成熟的曲藝形式也有許多不同的流派,業內流行一句話“高派的架子,楊派的口,傅派的詞”,這種說法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各個流派的特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傅派山東快書
- 隸屬:山東快書
- 傳承人:傅永昌
- 分類:曲藝種類
簡介,現狀,傅派山東快書的基本特點,語言特色:語音,聲調,節奏:板式,唱詞,節拍,聲態,動作,四頁板的製作,材料,尺寸,價值,
簡介
傅永昌是傅派快書的創始人,他學兼快書、大鼓,既繼承了山東快書最初的擊節工具“四頁板”,並把它豐富發展,形成一種獨具魅力的伴奏工具,又把鼓兒詞中複雜具體的故事細節、生動傳神的文學手法溶融入快書內容中,極大地充實了作品的容量,贏得了聽眾贈送的“傅大回頭”的雅稱。
現狀
傅派快書嫡傳弟子武道君(藝名元平)現在棗莊市民眾藝術館任教。他不僅自己繼承了正宗四頁板板套,並用它來表演山東快書,他表演的傅派山東快書先後榮獲國家、省、市級各種獎項;他招收了一批酷愛快書的學生,精心傳授傅派山東快書及四頁板板套,使一批青少年逐步掌握了這種傳統曲藝形式。學生們的演出曾得到馬季、李金斗等著名藝術家的讚許,每年都會為我國高等院校輸送許多優秀藝術人才。
2004年由棗莊人民廣播電台錄製的“傅派快書,魅力永存”,獲中國廣播獎一等獎,即政府最高獎。該節目被交流到天津、南京等全國各地電台播送。
傅派山東快書的基本特點
語言特色:語音,聲調
山東快書的語音語調,屬魯西北方言,它的範圍包括濟南、泰安、德州、淄博、聊城、濱州所轄大部分地區,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山東官話”。
聲調:國語的調值,人們基本很容易讀出。
而山東快書的方言朗讀陰陽上去,其音讀不變,但調值與國語的調值有很大的差異。其對應關係是這樣的:山東快書的陰平,為國語上聲“214”的調值;陽平為國語去聲“51”的調值;上聲為國語陽平“55 ”的調值;去聲由國語的直調變曲調,曲調值為“451”。
節奏:板式
掌握山東快書的節奏和它的變換規律,主要有兩條:一是從表情達意出發,要合文意順文勢;是遵循句子的自然節奏。
板式:
山東快書的板式大致有頂板、閃板、搶板、讓板、趕板、掏板、抻板、寸板、墜板、散板等板式。
唱詞
山東快書的主體唱詞(也稱母體語)為一拍兩字,尾字獨只一拍,每句四拍,二、二、三,音節嚴密,節奏規整還有三、三、六字句;三、二、三的八字句;三、四、三的十字句;四、四、三的十一字句;二、二、四的雙尾句;四、三、五的十一二單尾句等等。
還有一字頭、二字頭、三字頭、四字頭、五字頭的唱詞句式;
三字垛、四字垛、五字垛唱詞。
節拍
山東快書的節拍講究有板有唱,每句話重拍與次重拍都是要根據語句來強調的,講究“字是骨頭,韻是肉,板是老師傅”這裡板是“拍”。
聲態
即聲音的態勢,它的內容豐富,包括聲調(聲調和語調)聲腔、聲音(音色、音質、音高、音量)等因素。說唱山東快書的演員都比較注重聲音,要求音色美、音域寬、高亢宏亮。
動作
演員的動作遵循手、眼、身、步的規則。
手:是演員表演魔杖;
眼:是流露內心情感的窗戶;
身:是演員表演物質的基礎;
步:腳下生風,全靠腳功。
四頁板的製作
材料
選用陽光足照的竹子,取中段,竹節長些為好,不選有花斑、擦痕、蟲蛀等毛病的,外皮要黃色的為佳。
尺寸
竹板的大小:長短、寬窄、要根據使用者手的大小而定。
大板長度一般為19厘米左右;小板長度大約12厘米左右。
寬度6.2厘米左右(大板);小板寬度大約5厘米左右。
大板板頭長4厘米左右;小板板頭長約3厘米左右。
大板眼距為3.5厘米;小板眼距約2.5厘米。
大板眼孔直徑0.7厘米;小板眼孔直徑約0.5厘米。
音低長窄軟小
板音比反比反比正比正比
註:板音比指板的形質與音的高低間的比例關係。
尺寸量好之後,就要精細加工。最後組裝,將大板用細線或用皮條拴好,小板也是如此系拴。
價值
作為極具地方特色的曲藝種類,早己被它流傳區域的民眾所接受,它是這一地區曲藝藝術的代表。俗話說:“說書唱戲勸人方”道出了傅派山東快書在內的各種說唱藝術的重要社會價值——勸懲作用。《武松傳》、《大鬧馬家店》、《魯達除霸》等書目,宣揚了武松、魯達的凜然正義,對霸道貪官的抗爭,這些作品無不閃爍著民間說書藝術的光彩。藝人們在長期的演藝生涯中,不斷提高藝術表現能力,創作了一系列與時代同步的優秀作品,推動了山東快書的流布與發展,體現了它應有的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