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心靈雞湯

偽心靈雞湯

偽心靈雞湯,又稱偽名人心靈雞湯,是社交網路中出現的,冒用名人之名發布的類似心靈雞湯的段子。寫這些所謂心靈雞湯的多是一些段子手,而冒用名人的名義發布,主要目的是為了騙取關注度最終獲得商業利益。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偽心靈雞湯
  • 外文名:Pseudo chicken soup
簡介,現象,假冒莫言,假冒陳丹青,假冒白岩松,假冒林徽因,來源,目的,流傳原因,反雞湯,

簡介

偽心靈雞湯第十二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2015年4月20日公布,報告顯示,通過手機閱讀的成年人中,人均每天微信閱讀時長超過40分鐘。微信閱讀一方面使我們的閱讀生活更豐富,但另一方面偽科學的、造謠的、抄襲的內容也讓人難辨真假。在社交化閱讀時代,這些年,我們“喝過”的心靈雞湯就不少。一碗碗雞湯端上桌,大家品得津津有味,可誰會知道很多都是假雞湯,而“偽名人心靈雞湯”就更典型。
偽心靈雞湯偽心靈雞湯

現象

很多打著名人旗號的微信都贏得了“100000+”的閱讀量,如“憤青派”的王朔、陳丹青,“溫婉派”的張愛玲、林徽因、倉央嘉措,走“勵志路線”的馬雲、當“全面選手”的白岩松,還有動不動就說“發獃的美好”的陳道明,以及“把倆兒子全送新疆操練”的硬漢代表姜文,都是心靈雞湯的紅人。不僅如此,他們術業有專攻,張愛玲、林徽因談感情談愛情,馬雲專發職場商場勵志文,陳道明儼然成了小清新代言人,白岩松則教育、信仰、人生一鍋端。但問題是,這些曾以他們為主角的微信大多都是冒牌貨。王朔、陳丹青,“溫婉派”的張愛玲、林徽因、倉央嘉措,走“勵志路線”的馬雲、當“全面選手”的白岩松,還有動不動就說“發獃的美好”的陳道明,以及“把倆兒子全送新疆操練”的硬漢代表姜文,都是心靈雞湯的紅人。不僅如此,他們術業有專攻,張愛玲、林徽因談感情談愛情,馬雲專發職場商場勵志文,陳道明儼然成了小清新代言人,白岩松則教育、信仰、人生一鍋端。但問題是,這些曾以他們為主角的微信大多都是冒牌貨。

假冒莫言

偽心靈雞湯也許從微信火熱的那一天開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作家莫言就立刻化身為心靈雞湯高手了。
偽心靈雞湯偽心靈雞湯
“你羨慕我的自由,我羨慕你的約束;你羨慕我的車,我羨慕你的房……我們都是遠視眼,總是活在對別人的仰視里;或許,我們都是近視眼,往往忽略了身邊的幸福……”“煙戀上了手指,手指卻把香菸給了嘴唇,香菸親吻著嘴唇,內心卻給了肺……”這些署名莫言的雞湯文是不是很熟悉?不少人更是因為標題上注著“莫言”倆字,才果斷地點了進去,並在幾秒鐘內迅速轉發,結果弄出了閱讀量驚人的事實——“100000+”。
關於這些流傳甚廣的文字,莫言自己從未見過,莫言的女兒管笑笑在接受採訪時說,她父親正在創作,不上網,也沒有微信。“我父親說,‘這些流傳甚廣的名言警句都非我所作,我向作者的才華表示敬意’。”

假冒陳丹青

“懷著學習美國先進科技報效祖國的豪情,我翻山越嶺來到了這個‘強大’的國度,可是結果讓我大失所望!”《大家別去美國!一個愚蠢而落後的國家》一文曾在各大論壇、微博頻頻露面,如今也成為微信大熱門,在微信上署名為“陳丹青”。正在紐約的陳丹青通過電子郵件看到這些文字的時候,回應得很乾脆,“這當然不是我寫的。我沒有接受過稿約呀,平時也不寫文章,更不會上網。”陳丹青說,很多有關他的微信內容,都是別人根據他曾經說過的隻言片語進行發揮,又添了作者自己的話,但最後並非他所言。

假冒白岩松

白岩松也站出來打過假。面對“我的世界沒有你,很久了”那類酸文,老白說,“我從來沒說過,我沒那么小資”;面對“有時候,突然找不到自己,把自己丟了”那類抒情體,老白鑑定過後也稱,“我沒那么文藝青年”。

假冒林徽因

那些打著名人旗號的微信,還更願意拿故去的人做文章,但仿效水平之低劣,具備一定文學素養的人,一覽便會瞭然。
“林徽因的經典摘錄,總有一句是說給你聽的”“林徽因的愛情諫言,總有一句溫暖你”“關於一代才女林徽因的39段文字”……從這些微信中摘錄一二呈現給大家,比如,“等待一場奼紫嫣紅的花事,是幸福。在陽光下和喜歡的人一起築夢,是幸福。”“渴望占有愈多而愈脆弱。”“溫柔要有,但不是妥協,我們要在安靜中,不慌不忙地堅強。”
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推出的《林徽因集》剛剛面世不久,林徽因研究專家陳學勇介紹,林徽因寫詩歌七八十首、小說六篇、散文十幾篇,還有一部未完成劇本《梅真同他們》,文字總量大約五六十萬字。“我從未見過微信上的這些文字出現在文集中的任何一個地方。這些摘錄、語錄,全都是無稽之談。林徽因的名字被冒用不止這些,前兩年還有出版社冒用林徽因署名出版王爾德譯文集《玫瑰與夜鶯》。”
“認真統計的話,愛情主題只占林徽因詩篇的少數,寫風物、時光、生死的筆墨格外多。”陳學勇說,林徽因的“文學票友”身份,使她不矯情、不浮躁、不粗疏、不勉強,創作出了一些精美之作,“林徽因詩歌除了玲瓏、晶瑩、雅致外,還有屹然、超越諸多女詩人的巾幗之處。”而那些低劣之作顯然令故人蒙羞。

來源

偽心靈雞湯1、從名人隻言片語中“煲”出來的雞湯。
偽心靈雞湯偽心靈雞湯
“朋友們往往會問,你平時都在家幹嘛?我說,什麼都沒幹,發獃呢……”這篇550字的短文叫《發獃的美好》,署名“陳道明”,被多個微信公眾號推送。追蹤這篇文章的來龍去脈,會發現它被創作出來已有5年。其最早刊登在2010年第九期《時尚先生》上,是記者採訪稿,名為《閒話》。2010年第22期,《意林》雜誌截取《閒話》中很小的一部分,取名“發獃的美好”,署名“陳道明”,從此,“發獃文”迅速躥紅。直到今年4月10日,它小巧的身姿還出現在《福州晚報》上,而在微信平台上,更是風頭正勁。
2、生編亂造。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瀋陽說,“這類雞湯很多都出自段子手,他們通過微博、微信分發出去,博取點擊量和冬粉量,吸引大家對產品、商品的關注,最終實現盈利的商業目的。”而更有甚者,為了擴大影響力,仰仗權威端出“偽名人雞湯”,對此瀋陽認為,“這些假雞湯若是不小心被‘被冠名者’嘗到,他們也只是苦笑或者嗤之以鼻,很少有出來打假的。但由於社會話語權的增多和表達的便利,假雞湯也不時露出馬腳。”

目的

假冒名人之舉,一方面表達觀點能獲得更多關注,另一方面還有一定自我保護的功效,尤其對於一些極端的言論更是如此,有句所謂林語堂的名言影響很大,”中國就有這么一群奇怪的人,本身是最底階層,利益每天都在被損害,卻具有統治階級的意識。在動物世界裡找這么弱智的東西都幾乎不可能。”實際上,這些話是一位網友假借林語堂之名說的。
所不同的是,和過去任何時候相比,如今心靈雞湯的功利性更強。清華大學瀋陽教授團隊成員焦曉潔說:“心靈雞湯的存在是一些公眾號的行銷策略,他們懂得怎樣打動用戶,圈住冬粉。即使是一些非情感類的公眾號,也會在推送中夾雜著雞湯。”如果你稍加注意就會發現,推送、轉發心靈雞湯最積極的往往是一些房地產公司、美容院等。
當魚龍混雜的心靈雞湯和微信捆綁在一起的時候,其傳播空間變大,表現為“隨時隨地”。焦曉潔介紹,從“新媒體指數”上顯示的數據來看,69個官方榜單共52368個公眾號中,純粹心靈雞湯的賬號所占比例只有7%,但人們在生活中卻經常有被心靈雞湯刷屏的經歷。“這也足以證明,心靈雞湯傳播力量之巨大。”
這些偽心靈雞湯還是利用“名人效應”完成“眼球經濟”。

流傳原因

偽心靈雞湯尤其是在一些文化程度不算高、沒有更多機會讀書的人群中,以及一些急於走向成功的人群中,他們尊崇名人,認為名人的任何一句話、任何一個舉動,都具有不可辯駁的引導力量。
偽心靈雞湯偽心靈雞湯
學者余世存直言不諱地說,“中國人的思維訓練不夠,即便是很多人已人到中年,還沒有學會獨立思考,所以這種打著名人旗號、貌似有道理的假心靈雞湯,很容易就能把他們征服。”
學者張宏傑也認為,“民眾整體知識素養還是很有欠缺的,造成了這種簡單化、雞湯化的創作方式容易走紅。”他認為,中國人喜歡大而化之,喜歡將複雜的問題簡單化,喜歡別人告訴他一個道理,喜歡實用的,反而對知識性、趣味性、思辨性強的內容不感興趣。“所以,幾百年來,中國沒有產生過大的哲學家。”
從現在流行的假心靈雞湯來看,很多人追求的恰恰都是末流。中國人講究把命運放在最重要位置,把對生存空間、生存環境的把握以及讀書等都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而把結交貴人、養生放在最後。所謂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就是要認識命運、認識自己,跟古希臘人一樣,認識你自己,而不是聽任本能或勢利地過一生;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這些本能或勢利是末流的,但現在,很多人把如何結交貴人、如何鑽營、如何厚黑、如何養生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不少雞湯文講的都是這些。

反雞湯

面對偽心靈雞湯的大肆泛濫,一些反雞湯的聲音開始多了起來。焦曉潔稱,在“新媒體指數”平台上搜尋含“反雞湯”欄位的文章,近期文章約182篇,雖然平台中顯示的反雞湯文數量並不大,但可以肯定,大量的反雞湯文並不一定會冠以如此明顯的標籤。“無論是雞湯還是反雞湯,都需要我們有自己清醒的判斷,保持獨立的思維和邏輯。”她如此說道。
在反雞湯的聲音多起來的同時,有人也發出“請尊重別人那顆在你看來低端的心靈”的呼籲,他們的意思是,你可以不喝雞湯,但不能一味貶斥喝雞湯的人。網友“小人物”說,其實像他父親那輩人,只是試圖在一個逐漸不需要甚至早已遺忘了他們的時代,以一種在他們看來無比新鮮的方式,跟與他們有著類似背景、類似文化層次的人交流,找到認同和共鳴,找到屬於他們的感動,甚至是找到自己罷了。不能否認的是,心靈雞湯在一些人的生命中也曾扮演著重要角色。《讓未來的你,感激現在的自己》作者徐滬生如此回憶上學時追逐雞湯文的日子,“老師經常推薦我們看《讀者》、《青年文摘》,說是看到心靈雞湯的句段可以摘錄下來,用在作文里,是得高分的亮點。”徐滬生說,那時候周末他常常在校門前的小書店裡看書,或去學校圖書館借閱雜誌,看到不錯的句段,就摘錄在筆記本上。
還有網友從整體平衡的角度,為雞湯文找到了一個出路。知乎網友“子易”認為,其實人們從來都不排斥真正的心靈雞湯,只是由於大眾化口味、勵志化包裝、快餐式閱讀,大量的心靈雞湯被粗製濫造了出來。“我們討厭的只是那種不負責任、經不起推敲、由大量說理性和認知性文字壘砌起來的假雞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