偵察艦

抵近敵方艦隊,通過高靈敏度感測器截取對方傳送的信號情報,了解其軍事部署情況和動向,通過沒有攻擊性的“軍事存在”,牽制敵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偵察艦
  • 外文名: Scout
  • 功能:擁有強大電子戰能力
簡介,歷史記錄,相關報導,

簡介

抵近敵方艦隊,通過高靈敏度感測器截取對方傳送的信號情報,了解其軍事部署情況和動向,通過沒有攻擊性的“軍事存在”,牽制敵方。

歷史記錄

1983年,蘇聯偵察船截獲美國海軍“獨立”號和“甘迺迪”號航母艦載機的攻擊方向,通知敘利亞防空部隊提前做好準備,一舉打下了多架美國戰機。科索沃戰爭中,俄海軍偵察船多次就近監視北約艦隊的空襲行動,令美國人不勝其煩卻又無可奈何……此次,俄海軍顯然也想延續其以往做法。

相關報導

俄羅斯最新偵察艦“尤里·伊萬諾夫”號正式服役
2015年2月30日,俄羅斯聖彼得堡“北方造船廠”建造的18280項目(編號787)首艦“尤里·伊萬諾夫”號偵察艦正式服役。“尤里·伊萬諾夫”號於2004年在“北方造船廠”開始建造,被命名為“專用通信艦”,長95米,排水量4000噸,在北方艦隊服役,用於監測美國部署在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飛彈防禦系統。
世界最大電子偵察艦蘇聯“烏拉爾”號
1981年蘇共中央和蘇聯部長會議共同決定採用“冰山”中央設計局的方案(設計代號為1941“泰坦”工程),由蘇聯造船工業部組織,交由列寧格勒市波羅的海造船廠開工建造。使用了原定建造“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船體。1981年開工;1983年5月下水;1988年12月30日正式服役,命名為“烏拉爾”號,舷號CCB-33。該級船隻建1艘。
“烏拉爾”號是迄今為止世界各國海軍所建造過的排水量最大的電子偵察艦,全艦長264米,寬29.9米,最大吃水9.6米,滿載排水量36000噸,船員編制940人。
“烏拉爾”號首次使用了蒸汽輪機和壓水堆核動力聯合動力裝置(CONAS),艦上配置了2座壓水堆,2台鍋爐;4台蒸汽輪機,總功率55兆瓦;4軸推進,最大航速27節。
“烏拉爾”號裝備了較齊全的武器裝備,火力較強,還配備了直升機,這在偵察艦艇中是不多見的。
強大的偵察能力是“烏拉爾”號情報船的最大特徵。原本巨大的艙面空間,密密麻麻地布滿了大量的天線和探測設備,而且大都由保護罩覆蓋,這使得3.6萬噸的“烏拉爾”號外觀看起來有些雜亂。
最值得注意的是,蘇聯海軍首次將相控陣雷達系統搬上了該船,三個八角形陣面位於第2桅塔的下部,類似於美海軍“宙斯盾”系統的AN/SPY一1雷達,據說在目標探測能力上與之也基本相當。
前甲板上最大的保護罩可能覆蓋著超遠程雷達。此外,船上還有許多其它衛星跟蹤和通信系統。
除了偵察設備以外,其它電子設備也遍布在艙面上。
“烏拉爾”號偵察艦各項設計性能雖然非常優越,但仍然出現了許多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