側鈍葉草

側鈍葉草

側鈍葉草(學名:Stenotaphrum secundatum (Walter) Kuntze)是禾本科鈍葉草屬植物。多年生矮草本。植株莖稈扁平,直立莖高可達45厘米,具長節間的匍匐枝。葉片帶狀、扁平,頂端鈍而具短尖,長7-10厘米,寬6-15毫米。穗狀圓錐花序,穗狀花序嵌生於主軸一側的凹穴內,在單個假穗中,凹陷,長0.5-1厘米長,每個上面有1-3個可育的小穗。小穗長圓形,背部壓縮,5毫米長。種子平滑,橢圓形,米黃色,結籽較少。

偏鈍葉草自然分布於西印度群島、澳大利亞、墨西哥南部和南非的開普頓到納塔爾等地,亞洲、非洲、美洲、歐洲、大洋洲等地均有引種栽培。中國廣州最早引入栽培,已擴散至雲南、四川、廣東、香港等地。常生於林下陰濕地。耐熱,耐踐踏,耐瘠薄,耐陰性特強。

側鈍葉草為優良牧草,水肥條件充足時,乾物質產量可達16-17噸/公頃,粗蛋白含量達11-14%,消化率達41-57%。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刈割留茬5厘米,春季粗蛋白含量為16.7%,秋季降為12.8%。

(概述圖參考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多年生矮草本。植株莖稈扁平,直立莖高可達45厘米,具長節間的匍匐枝,蔓延伸長,平鋪地面,分枝多。葉片帶狀、扁平,頂端鈍而具短尖,長7-10厘米,寬6-15毫米,質地略硬,葉色白、黃、綠三色相間。葉鞘龍骨狀。
穗狀圓錐花序,穗狀花序嵌生於主軸一側的凹穴內,穗軸頂端延伸於頂生小穗之上而成一小尖頭;小穗無柄,於穗軸的一側互生;穎不等長,第一穎較短小;第二外稃質地變硬,平滑,包卷同質的內稃,其內稃頂端外露。在單個假穗中,凹陷,長0.5-1厘米長,每個上面有1-3個可育的小穗。中央花序軸長2-10厘米,木栓質,強硬。小穗包裝背面。小穗長圓形,背部壓縮,5毫米長。種子平滑,橢圓形,米黃色,結籽較少。

生長環境

常生於林下陰濕地。耐熱,耐踐踏,耐瘠薄,耐陰性特強。較喜肥沃濕潤的土壤,耐鹽性強,最適土壤pH值為6-7.5,不耐寒冷和霜凍,適於中國雲南省北熱帶和南亞熱帶生長。

分布範圍

亞洲:中國(廣東、雲南、四川、廣東、香港等)、印度、韓國、日本、新加坡、斯里蘭卡、泰國。
非洲:喀麥隆、查德、剛果、象牙海岸埃及、加納、肯亞、賴比瑞亞、模里西斯、摩洛哥、莫三比克、奈及利亞、聖赫倫那島、塞內加爾、獅子山、加那利群島、辛巴威。
北美洲:百慕達、墨西哥、美國(阿拉巴馬州、加利福尼亞州、佛羅里達、喬治亞州、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州、密蘇里州、新墨西哥州、北卡羅來納州、南卡羅來納州、田納西州、德克薩斯州、維吉尼亞州、維京群島)、安提瓜和巴布達、巴哈馬、貝里斯、開曼群島、哥斯大黎加、古巴、多米尼加、多明尼加共和國、瓜德羅普島、瓜地馬拉、海地、宏都拉斯、牙買加、馬提尼克、尼加拉瓜、巴拿馬、波多黎各、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
南美洲:阿根廷、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倫比亞、厄瓜多、法屬蓋亞那、蓋亞那、巴拉圭、秘魯、蘇利南、烏拉圭、委內瑞拉。
歐洲:賽普勒斯、法國、屬法科西嘉島、義大利、葡萄牙、亞速爾群島、馬德拉群島、西班牙、巴利阿里群島。
大洋洲:澳大利亞(豪勳爵群島、新南威爾斯州、昆士蘭州、南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維多利亞州、澳大利亞西部)、庫克群島、斐濟、法屬玻里尼西亞、關島、吉里巴斯、馬紹爾群島、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克羅馬克群島)、諾福克島、帛琉、薩摩亞、索羅門群島、湯加、萬那杜、瓦利斯群島和富圖納群島。

繁殖方法

由於偏鈍葉草不能生產種子,故用無性繁殖建植草地,株距為50厘米,行距為1米,待植株成活後,施以氮肥300千克/公頃,側鈍葉草將迅速生長,覆蓋地面。
側鈍葉草側鈍葉草

栽培技術

偏鈍葉草與熱帶豆科牧草柱花草大翼豆銀合歡三裂葉葛藤等混播共生性好。偏鈍葉草的管理措施包括施肥、載畜量的控制和補施礦物質肥料等。推薦的腐殖質土施肥量是每年每公頃施100-650千克的氮-磷-鉀(0-10-20)肥加上4千克氧化銅、4千克氧化錳、3千克氧化鋅和3千克三氧化二硼。在冬季補飼磷和能量飼料情況下,載畜量為每公頃3頭帶犢母牛(Pate等,1980)。

病蟲防治

還沒有關於病蟲害嚴重降低該種飼草生產的報導。褐斑病和灰葉斑病兩者是最普遍的病害。長蝽是最嚴重的蟲害。
側鈍葉草側鈍葉草

主要價值

側鈍葉草為優良牧草,水肥條件充足時,乾物質產量可達16-17噸/公頃,粗蛋白含量達11-14%,消化率達41-57%。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刈割留茬5厘米,春季粗蛋白含量為16.7%,秋季降為12.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