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胃保和丸

健胃保和丸,中醫方劑名。出自《東醫寶鑑·雜病篇》卷四引《集略》。具有消導飲食之功效。

基本介紹

  • 名稱:健胃保和丸
  • 出處:《東醫寶鑑·雜病篇》卷四引《集略》
  • 組成:白朮、枳實、山楂肉、橘紅、麥芽、神曲、白豆蔻、木香
  • 功用:消導飲食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附方,

組成


白朮二兩,枳實、山楂肉、橘紅、麥芽各一兩,神曲、白豆蔻、木香各五錢。

用法用量

上為末,粳米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送下。

功用

消導飲食。

附方

名稱:青空湯
組成:青橘皮
用法:入鹽四銖炒,為末。每服二錢,熟湯下
主治:傷酒食飽滿
出處:《普濟方》卷一七二引《集驗方》
名稱:五通丸
組成:椒目、附子、厚朴、杏仁、半夏、葶藶、芒消、大黃
用法:上搗葶藶子、杏仁使熟,和諸藥末,和以蜜,搗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吞服二丸
主治:積聚、留飲、宿食,寒熱煩結
出處:《外台秘要》卷十二引《古今錄驗》
功用:長肌膚,補不足
名稱:大和中丸
組成:木香、沉香、枳實、檳榔、蓬術、宿砂、青皮、陳皮、木通、當歸、黃芩、三棱、豬牙皂角、白豆蔻、郁李仁、黃連、牽牛-、大黃、黃柏、香附
用法:上為末,滴水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溫水送下
主治:食傷氣滯
出處:《醫方類聚》卷一零九引《新效方》
名稱:九味當歸湯
組成:當歸、甘草、芍藥、人參、桂心、黃芩、乾薑、大棗、大黃
用法:上切。以水一升半,煎取六合,去滓分服
主治:小兒宿食不消,發熱
出處:《外台秘要》卷三十五引《小品方》
名稱:桑耳丸
組成:桑耳、巴豆
用法:上搗和,以棗肉為丸,如麻子大。每服一丸,不下,服二丸。病下即止
主治:留飲宿食
出處:《外台秘要》卷八引《范汪方》
名稱:陷胸湯
組成:大黃、栝樓實、黃連、甘遂
用法:上㕮咀。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分三服
主治:胸中心下結積,飲食不消
出處:《備急千金要方》卷十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