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心理學的再思考

健康心理學的再思考

《健康心理學的再思考》是2010年01月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文廣。

基本介紹

  • 書名:健康心理學的再思考
  • 作者:孫文廣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0年01月
版權資訊,內容簡介,作者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版權資訊

書 名: 健康心理學的再思考
作 者:(英國)(MicheleL.Crossley)克勞斯利
出版時間:2008
ISBN: 9787536699137
開本:16
定價: 30.00 元

內容簡介

《健康心理學的再思考》對當代健康心理學的流行的理論、方法和套用進行系統性概括。例如在話語分析、敘述分析等新方面的基礎上,作者檢驗和置疑了主流健康心理學的研究對象和研究方法,同時也分析了在不同研究領域中(健康促進、痛苦與疾病、心理疾病、護理中的人際關係、死亡和臨終)量化研究和質性研究的差異。在這些理論觀點分析的基礎上,作者提出需要再次思考健康心理學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李艾麗莎,現就職於南昌大學法學院社會學系,從事社會心理學方向的教學與科研工作。主要研究領域涉及社會心理學、決策及創造性方向。
主審簡介:
張慶林,西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西南大學心理學院院長。全國重點學科“基礎心理學”思維心理學方向負責人,教育部認知與人格重點實驗室認知心理學研究方向負責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西南大學西南民族教育與心理研究中心”副主任。重慶市“發展與教育心理學”學術帶頭人。代表性著作有:《當代認知心理學在教學中的套用》《元認知發展與主體教育》《高效率教學》《創造性研究手冊》《創造性心理學》《創造性培養與教學策略》《思維心理學》。

編輯推薦

研究疾病和健康的心理學主流理論和方法有哪些?
這些理論和方法是如何運用的?
怎梓才能對當代健康心理學進行批判的“再思考”?
這樣的“再思考”對健康心理學的帶來意味著什麼?

目錄

第一章健康心理學的兩種研究取向 引言
健康心理學主流取向:定義
健康心理學主流取向:背景
健康心理學主流取向:觀點與方法
健康心理學批判取向:定義
健康心理學批判取向:背景
關於本書:用道德的觀點重新思考“技術”問題
批判的思維方式:提出問題,但並不必然
有助於發現答案
小結
討論
第二章當代社會的健康和疾病 引言
背景
客體化和生物醫學模式
解構生物醫學模式
合理性和國民醫療服務制度的健康改革
主體化
小結
討論
重點閱讀
推薦閱讀
注釋
第三章重新思考保健的心理學方法 心理學和保健
健康心理學的主流取向和保健
關於與健康相關的行為和保健的批判性取向:健康、同一性和文化
生存策略:健康和風險
健康和風險是在社會中形成的生存策略
對那些簡單的干預措施提出挑戰
歡迎討論
小結
討論
重點閱讀
推薦閱讀
注釋
第四章關於疼痛與疾病的健康心理學主流取向研究
引言
疼痛、壓力和疾病的早期機械模型
健康心理學在緩解疼痛與疾病時的作用
疼痛、壓力和疾病的心理學模型和生物心理社會學模型的發展
疼痛、壓力和疾病的生物心理社會學模型的理論缺陷
疼痛、壓力和疾病的生物心理社會學模型在研究方法上存在的問題
重新闡述關於疼痛、壓力和疾病的研究:“急性的”和“慢性的”
現代社會中疼痛、壓力與疾病的特徵及演變
小結
討論
重點閱讀
第五章用批判的觀點重新闡述痛苦和疾病研究
引言
健康心理學批判取向關於痛苦、壓力和疾病研究的重新闡述
痛苦、不適和自述
得到認同:當代健康治療背景下病人的觀點所具有的道德功能
認識到由不適引起的存在性破壞
長期的痛苦和不適的“總體性”影響:成為了另外一個人
推翻關於時間和未來的諸多構想
推翻關於身體的諸多構想
推翻關於與他人關係的諸多構想
被迫忍受不確定的現狀
感激生活
抵制專業化被認可的需要
抵制心理學的發現
總結:疼痛、壓力、疾病的表征以及在當代社會中的轉換
小結
討論
重點閱讀
推薦閱讀
注釋
第六章心理疾病的治療方法
引言
這是不是心理障礙研究和治療的一種折中方法
心理障礙和生物學觀點
心理障礙和環境(社會-文化觀點)
心理障礙和認知-行為觀點
當代“折中”臨床心理學
對心理障礙研究的再次批判:用診斷性分類來構建一個現實
挑戰關於“障礙”的建構:傾聽患者的心聲,理解患者
心理障礙的存在事實
心理障礙,賦予權力,對醫學專業化的抵抗
對反-精神病學和社會建構主義的抵抗
結論
小結
討論
重點閱讀
第七章管理疾病:醫患關係
引言
醫息關係研究的心理學主流取向
健康心理學的批判學派與醫患關係
對醫學化的批評
其他(輔助性)療法
需要從醫學界內部對醫學重新賦予道德意義嗎?
傳統醫患關係的社會結構
關於正規醫療中醫患關係的心理社會動力學解釋
當代醫療系統的變化和客體化的加劇
日益發展的科技
結論
小結
討論
重點閱讀
推薦閱讀
注釋
第八章正視死亡
引言
醫學與死亡的對象化
健康心理學主流取向:理性對待臨終過程以及失去親人的體驗
抵制對死亡、臨終過程和失去親人的體驗的醫學專業化:接受死亡這一存在的事實
結束語:我們可以談論死亡,但我們能夠忍受死亡帶來的恐懼嗎?
小結
討論
重點閱讀
結束語
參考文獻
索引
……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