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專業的教師: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

叢書共10本:《做專業的教師: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做智慧的教師:提升課堂教學實效應關注的55個問題》《做最好的教師:實現自我發展的55個途徑》《國小數學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國中英語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 教學活動是由一個一個的細節構成的。細節雖小,卻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所以,成功的教學必定離不開細節的研究與雕琢。喚起教師對教學細節的關注、對教師智慧的關注、對教學實效的關注、對自身發展的關注、對教學創新的關注,搭建一個交流共享的平台,提供一些教學細節、教師智慧、教學實效、自身發展、教學創新的操作性理論詮釋與實踐案例,這是《新課程課堂教學問題探究與解決叢書》的意圖。

基本介紹

  • 書名:做專業的教師: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
  • 出版社:四川出版集團,四川教育出版社
  • 頁數:239頁
  • 開本:16
  • 品牌:四川教育出版社
  • 作者:歐陽芬
  • 出版日期:2006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9787540842543, 7540842547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做專業的教師:課堂教學的55個細節》是由四川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圖書目錄

新課程理念貫徹與滲透中的細節
1 以學生髮展為本是教學永遠追求的目標
2 讓課堂教學成為一種享受——根據新課程教學目標確定教學策略
3 點燃學生心中的火把,調動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使教學貼近生活
4 創造性分析與使用教材——讓“教什麼”更明確
5 讓教案體現彈性和預設性
6 找準學生真實的學習起點
7 “金口”不開≠“把主動權還給學生”——新課程下教師講什麼
8 簡單的“一問一答”就是對話嗎
9 對話教學的幾種路徑
10 請珍視學生的獨特體驗——正確處理課堂中的話語霸權
11 教師與學生的有效溝通
12 形同而實異——合作學習≠小組討論
13 精心選擇教學內容,確保合作學習有效實施
14 將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延伸到課外,拓展到深處
15 不能為討論而討論——討論教學中論題應緊扣教學目標
16 有的才能放矢——討論內容的確定
17 將討論進行到底——討論的維持
18 不能沒有約束——探究學習中的課堂“控制”
19 新課程下的板書要為幫助學生思考服務

教師行為變化的細節
20 以探索和研究的姿態帶著問題備課
21 集體備課≠整齊統一的機械模式
22 根據教學需要剪裁教學內容
23 最佳化處理教材的核心——如何把握教材重點難點
24 教材內容的補講
25 未成曲調先有情——導課的細節
26 給一雙慧眼——課堂中的觀察
27 冷靜對待課堂冷場
28 請“唱好”課堂的序曲——候課的細節
29 讓課堂似行雲流水——課堂中過渡的細節
30 有效地回顧、梳理與歸納——課堂小結的細節
31 課堂提問問到點上
32 提出問題的時機及解決辦法
33 別讓問題留下遺憾——追問的細節
34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課堂設問的細節
35 問答中的等候——候答的細節
36 循循善誘,啟發誘導——導答的細節
37 正確對待學生的回答——理答的細節
38 合理調配,收放有度——正確對待課堂中的“教不完”
39 教學已隨時光去,思維仍在課中游——結課的細節

引導學生行為轉變的細節
40 注重“合作意識”在教學中的體現
41 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42 引導學生體驗親歷知識的細節
43 自主≠自流——學生自主學習時教師做什麼
44 教師對學生不會與人交流、沒有合作經驗的解決
45 精心設計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去探究
46 引導學生由質疑到探究
47 讓學生在動手操作中探究知識
48 孩子的“一百”-:善待學生差異
49 讓學生把身心一起帶進課堂——培養學生集中注意力的細節
50 點石成金的啟示——學法指導的細節一
51 多層並舉,發展共進——有針對性地分層教學
52 為學生搭建研究、探索的平台——課堂活動組織的細節
53 讓錯誤不再成為錯誤——利用錯誤
54 讓愛做主——怎樣對待“調皮生”
55 情滿課堂——教師課堂評價用語的細節
參考文獻
讓教壇群星燦爛(代後記)

文摘

現在的課堂教學似乎特別忌諱“講”。很多教師把“少講”或“不講”作為平時教學的一個原則,若是碰到評優課、示範課、比賽課,教師更注意做到少講或不講,而是想方設法讓學生展示,多讓學生講,多讓學生活動,還美其名日“把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去探究”。這種做法真的是把課堂還給學生了嗎?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了嗎?其實不然。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最關鍵的是許多教師把講授法等同於“滿堂灌”“填鴨式”,該講的沒講,該挖掘的沒挖掘,缺少了知識含量,缺少了厚重深度。對於一些關鍵性的問題、概念,教師不僅要講,還要講深、講透,絕不能“金口”不開;而需要學生自己去感悟或操作理解的問題,大可放手讓學生去嘗試。
(一)講什麼
1.精講、少講,給學生機會和時間
人的發展是新型教育結構中的核心問題。在教育實踐中,要全面把握和貫徹學生終身發展的理念。新課程的講授應是學生“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前面有個定語“適應終身學習”,這是與傳統教學“雙基”講授的最大區別。新課程摒棄了以往系統知識的教學內容和單純的基本功訓練。新課程的教學倡導開放性和生成性,注重學生的興趣、經驗和體驗,注重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這正是終身學習所需要的。
新課程下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讓我們的學生用接受的方式學習,更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在發現、探究的實踐活動中學習,學習生活的必備知識,學習生存的必要技能,學習生命的意義。為此,。新課程的教學,要注重學法指導、注重對學生蒐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的培養。即使是知識、技能的傳授,也要克服“滿堂灌”,教師必須少講、精講,以便給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和時間。

後記

教育不僅僅是良心的工作,更應該是專業的工作!
我們必須樹立這樣的信念,學生的需要就是我們工作的內容,教育工作要做到“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中國教育發展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有人稱其為一場寧靜的革命。它是中國面對21世紀的國際競爭,在政治、經濟、文化的變革中所必須採取的改革。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面對這場嚴峻挑戰的唯一方式,就是認清它已經到來的事實,並做好充分的準備。
一位名人曾說,一個教師應該“一點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點”。這代表了我們的“教師成長觀”。每一個人都需要成長,這樣才能勝任“教書”“育人”的天職。“一點上知道一切”,這裡的“點”指的是教師的學科專業,教師所知道的“一切”不僅指what、when、where、who、why、how,還包括嫻熟駕馭教材的能力、洞察考試動態的靈感、靈活應對學生的藝術等;“一切上知道一點”,是說教師不僅在自己的學科專業上是行家,還需通曉育人的藝術,掌握網路信息的技術,用科學的理論來充實自己,用理念來支撐課堂教學。教師要跟上時代的腳步,自己就必須是一位專業的研究者。教師通過記錄自己的教學行為,觀察自己的行為結果,反思自己的課程經驗,最能直接改進自己的教學。
今天的社會正朝學習型社會的方向發展,知識更新周期大大縮短,再加上遠程教育和網路的發展,“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已成為現實。這就要求教師——學生學習的引導者,不僅鑽研精深的專業知識,領略前瞻的教學思想,還要涉獵社會自然百科,不自封,不自傲,終身學習,變有限的“一桶水”為不盡的“長流水”;不能停留在傳統意義的教學行動上,而應以研究的態度去做,去實踐;研究教學課程,研究教學策略,研究試題的針對性和訓練量,更要研究學生,研究他們的心理、學狀、個性及轉化矯正的方法。在研究性的教育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獲得嫻熟的教學技能,形成適合自己個性特徵的教學風格和模式。
在知識經濟時代與信息社會,教師是教育的思想者、研究者、實踐者、創新者和需要不斷發展的專業工作者。作為傳播知識的使者,面對著知識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的日益進步,必須時刻注意學習。每個教師都要確立終身學習、全程學習、團體學習的觀念。

序言

隨著新課程理念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小教師所接觸和接受,現行的課堂教學過程中不時閃爍體現新課程理念的亮麗火花。這種火花是新舊課程理念衝撞下的自然生成,是教師漸次接受新理念並轉化為教學行為過程中的必然現象。毋庸置疑,新課程所倡導的教育理念、思想完全被廣大的中國小教師所接納並轉化為行動尚需時日。現行的課堂教學無論是教育思想、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師生角色定位,還是教學過程中的一些具體細節方面都存在著大量的問題,有些甚至是與新課程的理念南轅北轍、格格不入的。出於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使命感,我們需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探究、梳理並尋求解決的辦法,需要對目前的課堂教學進行重新審視與思考……在大量調研、走訪、深入中國小課堂後,我們發現:一線教師雖然對新課程理念大多耳熟能詳,能脫口而出;但事實上,我們的課堂、我們的教學在很多情況下是理念與行為脫節,是兩張皮。
我們知道:自主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之一,其目的是讓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並為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實施的“自主”與新課程所倡導的理念只是“形似”,自主學習浮於表面,徒有形式,沒有實效。
我們知道:以小組合作為代表的合作學習被教師們廣泛採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織互動、競爭合作,常常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的課堂,能切實給人以享受和啟迪。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僵化地理解合作學習,片面地追求小組學習的形式。有的教師將小組合作等同於小組討論,有的合作學習內容沒有價值,有的合作學習成了隨意的“拉郎配”,有的合作學習缺乏深入自主和個體體驗,有的合作時間不足、沒有反饋交流等。
我們也知道:隨著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深入,以增進學生創造才能為主要任務、以解決問題為主題、以學習者自主活動為主要方式的探究性學習已經普遍運用到教學中,成為課堂實踐、探討的熱點。但是,冷靜下來透視這股研究熱,我們卻發現其中問題多多,亟待解決:整堂課事事探究,甚至時時探究,既沒有效率,也沒有必要;所有探究問題皆由學生髮現、選擇、決定,一切跟著學生走;只重過程,忽視結果;有的教師讓學生進行探究性閱讀,但隨意性太大,“探”到哪裡算哪裡……
我們還知道:課堂提問是教師在組織、引領和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學行為。有價值的提問是促進學生思維、評價學習效果、增進師生感情、活躍課堂氣氛以及激活學生自主學習潛能的基本控制手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