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頭痛是一組常見的頭痛類型,為發作性神經血管功能障礙,以反覆發生的偏頭痛或雙側頭痛為特徵。約60%的患者有家族病史,成年以後起病者,陽性家族史較少。
偏頭痛是一組常見的頭痛類型,為發作性神經血管功能障礙,以反覆發生的偏頭痛或雙側頭痛為特徵。約60%的患者有家族病史,成年以後起病者,陽性家族史較少。患病率占人口10%以上,女性多於男性。發作頻率不定,每年一至數次到每月一至數次不等。此病在中 醫學 中稱“頭風”、“腦風”、“厥頭痛”、“少陽頭痛”等。
偏頭痛除遺傳因素外,尚與腦血流、血小板和生化因素、飲食、內分泌因素等有關,並且情緒緊張、飢餓、缺少 睡眠 、噪聲、強光以及氣候變化等,均可誘導發作。根據其表現主要可分為典型偏頭痛、普通偏頭痛和特殊類型三種。典型偏頭痛最常見的類型,也伴有其他症狀,如噁心、嘔吐等;特殊類型偏頭痛又包括眼肌癱瘓型、 偏癱 型、基底動脈型等。祖國醫學根據其病因分外感風寒、風熱、暑濕、血虛、腎虧、肝陽、痰濁、瘀血頭痛等。對其治療有中西藥物治療、針灸推拿治療等。推拿對偏頭痛、 感冒 頭痛、 高血壓 頭痛療效更為顯著。除請 醫生 幫助治療外,自我推拿也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下面就偏頭痛的自我實用推拿方法,做一具體介紹,
◆頭面部操作:
取坐位或仰臥位。
1、先用大拇指指端或偏峰,自眉心向上垂直平推至髮際,雙手交替,往返18次。再用大拇指指腹沿兩眉中點印堂穴處,向兩側平推至太陽穴,分3次上到髮際,再往返,左右手交替,各9次。
2、用食、中兩指指腹,沿眉弓向兩側推至太陽,左手食、中兩指推向右,並配合抹法抹回來;右手食、中指推向左,亦配合抹法,如此往返各9次。
3、用一指禪推法,以雙大拇指指端,從各自內眼角沿眼眶推至外眼角,先上後下,雙眼作“∞”形,往返推約7-9遍。或將雙手大拇指放在同側太陽穴上,用食指橈側緣輪刮眼眶,方向同上,往返9次。
4、用雙大拇指指腹按揉太陽穴,順、逆時針方向各9次;用中指指腹按壓攢竹(雙)、魚腰(雙)、陽白(雙)、四白(雙)、迎香(雙)各15秒,以稍感酸脹為度。用食指或中指指腹點按頭頂百會穴2分鐘。
5、一手扶頭側,一手五指分開並微屈,在顳旁自前向後來回推擦,然後換手推擦另一側顳旁,每側各18次。
6、用大魚際揉法,輕揉印堂、前額部、左右眉弓、太陽穴及兩側顳部,每個部位各49次。
◆頸項部操作:
取坐位或仰靠位。
1、用大拇指指腹推抹左右“橋弓”穴(在耳垂後凹陷中翳風穴到頸下鎖骨中的缺盆穴這一條線上)各9次。推抹左“橋弓”穴用右大拇指指腹,推抹右“橋弓”穴用左大拇指指腹。推抹“橋弓”穴只能單側交替進行,不可兩側同時進行,因“橋弓”穴的部位是在頸動脈竇的部位,頸動脈竇是一個重要的體表—內臟反射點,起著調節血壓的作用。
2、五指分開微屈,指端著力,從前額髮際到頭頂再到枕後部點按,每一著力部位點按2秒鐘,然後雙手點按頭兩側部位,往返各3次。
3、以五指拿法,用大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用力,拿捏頸部兩側肌肉,自上而下,拿至大椎穴兩側,往返7次。
4、雙手交叉於頭頂,用大拇指指端按揉風池穴,順、逆時針方向各9次。
5、一手扶頸後,另一手掌輕拍頭頂部百會穴,雙手交替各10次。
6、雙手梳頭、振耳各9次。放鬆、靜坐調息3分鐘。推拿到此結束。
偏頭痛除遺傳因素外,尚與腦血流、血小板和生化因素、飲食、內分泌因素等有關,並且情緒緊張、飢餓、缺少 睡眠 、噪聲、強光以及氣候變化等,均可誘導發作。根據其表現主要可分為典型偏頭痛、普通偏頭痛和特殊類型三種。典型偏頭痛最常見的類型,也伴有其他症狀,如噁心、嘔吐等;特殊類型偏頭痛又包括眼肌癱瘓型、 偏癱 型、基底動脈型等。祖國醫學根據其病因分外感風寒、風熱、暑濕、血虛、腎虧、肝陽、痰濁、瘀血頭痛等。對其治療有中西藥物治療、針灸推拿治療等。推拿對偏頭痛、 感冒 頭痛、 高血壓 頭痛療效更為顯著。除請 醫生 幫助治療外,自我推拿也可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下面就偏頭痛的自我實用推拿方法,做一具體介紹,
◆頭面部操作:
取坐位或仰臥位。
1、先用大拇指指端或偏峰,自眉心向上垂直平推至髮際,雙手交替,往返18次。再用大拇指指腹沿兩眉中點印堂穴處,向兩側平推至太陽穴,分3次上到髮際,再往返,左右手交替,各9次。
2、用食、中兩指指腹,沿眉弓向兩側推至太陽,左手食、中兩指推向右,並配合抹法抹回來;右手食、中指推向左,亦配合抹法,如此往返各9次。
3、用一指禪推法,以雙大拇指指端,從各自內眼角沿眼眶推至外眼角,先上後下,雙眼作“∞”形,往返推約7-9遍。或將雙手大拇指放在同側太陽穴上,用食指橈側緣輪刮眼眶,方向同上,往返9次。
4、用雙大拇指指腹按揉太陽穴,順、逆時針方向各9次;用中指指腹按壓攢竹(雙)、魚腰(雙)、陽白(雙)、四白(雙)、迎香(雙)各15秒,以稍感酸脹為度。用食指或中指指腹點按頭頂百會穴2分鐘。
5、一手扶頭側,一手五指分開並微屈,在顳旁自前向後來回推擦,然後換手推擦另一側顳旁,每側各18次。
6、用大魚際揉法,輕揉印堂、前額部、左右眉弓、太陽穴及兩側顳部,每個部位各49次。
◆頸項部操作:
取坐位或仰靠位。
1、用大拇指指腹推抹左右“橋弓”穴(在耳垂後凹陷中翳風穴到頸下鎖骨中的缺盆穴這一條線上)各9次。推抹左“橋弓”穴用右大拇指指腹,推抹右“橋弓”穴用左大拇指指腹。推抹“橋弓”穴只能單側交替進行,不可兩側同時進行,因“橋弓”穴的部位是在頸動脈竇的部位,頸動脈竇是一個重要的體表—內臟反射點,起著調節血壓的作用。
2、五指分開微屈,指端著力,從前額髮際到頭頂再到枕後部點按,每一著力部位點按2秒鐘,然後雙手點按頭兩側部位,往返各3次。
3、以五指拿法,用大拇指和其餘四指相對用力,拿捏頸部兩側肌肉,自上而下,拿至大椎穴兩側,往返7次。
4、雙手交叉於頭頂,用大拇指指端按揉風池穴,順、逆時針方向各9次。
5、一手扶頸後,另一手掌輕拍頭頂部百會穴,雙手交替各10次。
6、雙手梳頭、振耳各9次。放鬆、靜坐調息3分鐘。推拿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