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裝思考》一書是作者林采宜的思想隨筆和文化散文,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內容簡介既然假裝,為何思考?本書是作者的思想隨筆和文化散文。時間跨度是十年。她寫抽菸的男人、開在高枝上的女人們,和行走在人神之間的天才、藝術家...
第三章 健康思考 法則018 自憐無效,何不假裝快樂 法則019 關注他人,讓你的自我感覺良好 法則020 保持正念,活在當下 法則021 有的壓力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法則022 我們不是不正常,而是與眾不同 法則023 感覺在左,思考在右,搞定你的情緒 法則024 學會自嘲,化解壓力 法則025 堅持學習不停息 法則026 最傷心莫...
他們看似神秘的大腦是如何思考的?他們有同理心嗎?又如何得知關於道德的複雜事理呢?當孩子突然冒出一句充滿哲思的話,或者張口就是一句詩,你會感到意外嗎?一個小嬰兒著迷似地深情凝視母親的臉龐,可能奠定了人類愛與道德的基礎;全心投入地玩著假裝遊戲的孩子可能解釋了我們如何想像未來,甚至是如何寫出一本書,...
. 無窮的遠方,無盡的人,都與我有關 當我們用“臥槽”表達一切的時候 已讀不回 章節七 假裝在思考 你怎么勁兒勁兒的 不喜歡羅永浩和楊超越的可能是同一批人 中華田園女權主義 GIRLS UP 我在尋找一種坦蕩的孤獨 對於中年油膩的一些最新觀察 我們一邊呼喊言論自由,一邊捂住別人的嘴 偽知識分子的對話 後記 ...
本書從作者芭芭拉自己罹患乳癌的經驗談起,上溯美國卡爾文教派傳統,同時導覽了美國龐大的激勵產業,百萬種產品殊途同歸,就是否認現實:你相信吃下去的東西會令你發胖,你才會胖;卡內基訓練要讀者假裝正向,強迫自己吹口哨、哼歌;公司訓練總機、空服員隨時都要假裝熱情亢奮來接待顧客,耗盡她們的真實情緒。另一方面,她...
林采宜:著名經濟學家,人文學者,著有隨筆散文集《肆無忌憚》《假裝思考》和《那些安靜的日子》。圖書目錄 封面 虛室生白 那些安靜的日子 那些安靜的日子 隨遇而安 隨遇而安 你被催眠了嗎?性感 愛,是一個人的故事 生命的高處 女性的地位從何而來?順其自然是功利社會的一劑解藥 忠誠是愛情的基礎嗎?不努...
《肆無忌憚》和《底色》、《假裝思考》見長的是兩類文字,思想隨筆和文化散文。其“思想隨筆”犀利而另類。緊咬人性命題,譬如男人貞節,譬如集體行為,直至見血,讓人想起奧爾森對集體行為邏輯的解剖;其“文化散文”劍走偏鋒,以“信口胡言,文而化之”的概念,從社會心理的視角聚焦那些共同的人類情感。人物觀點 ...
“煩惱”是以“找不出答案”為前提“假裝思考”。“思考”是以“能夠找出答案”為前提,有建設性的真正思考。思考與煩惱看起來很像,但是實際上完全不同。所謂“煩惱”,是以“沒有答案”為前提,無論多么努力都只會留下徒勞無功的感覺。我認為除了人際關係的問題(像是情侶或家人朋友之間),以及“與其說找不找...
《莫小奇和貝小貝2:打噴嚏的公主》內容簡介:貝小貝故意磨蹭著,她假裝看書、假裝喝水、假裝找橡皮,還假裝思考練習冊上的題目,她故意讓自己看起來很忙,忙得沒有時間穿衣服,好吧,現在就讓她穿著蓬蓬裙……貝小貝悄悄地對莫小奇說:“你不覺得媽媽們很奇怪嗎?”莫小奇點點興,莫小奇還說:”可能大人們就是這樣...
假定遊戲也稱為假裝遊戲( pretend play) ,是兒童成長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特殊遊戲類型,多年來引發了心理學界的廣泛研究。假裝遊戲是一種有意識的、 但不含欺騙目的的遊戲形式,以“好像” 的狀態為特徵,兒童在準確地感知到真實情境的前提下,有意想像出非真實的情形, 並根據這種想法做出非真實的行為。定義...
12. 論"假裝+V"結構的邏輯問題,《現代外語》,2010(2): 158-165。13. 關於語言源於音樂習得機制的哲學思考,《外語學刊》,2009(1):16-21。14. 里斯、維根斯坦與話語的可能性,《外語學刊》,2007(2):20-24。15. 從個案出發看"不可譯現象"的可譯潛勢, 《外語研究》,2007(1):48-52...
桃花 / 163 她雖然精明,但也實在,喜歡誰,就真心實意給他做好吃的,先生和圓圓是她喜歡的人,他們想吃包子,桃花願意做。博弈 / 221 一瞬間,買盤虛空,而賣盤奔涌,大單小單,爭先恐後地逃命……作者簡介 林采宜,著名經濟學家、人文學者,著有隨筆散文集《肆無忌憚》《假裝思考》和《那些安靜的日子》。
對語言作深層次的思考,就是語言哲學。我們的看法是,就算對語言作了深層次的思考,如果這個思考的最終結論達至語言學的道理,即詞語的形式、意義、功能及其運用的,簡言之,從語言叩問語言自身者,仍算語言學研究。圖書目錄 意義與指稱 人自稱、人被稱與物被稱 假裝、連環假裝與“假裝假裝”——從奧斯汀和陳嘉映...
認知執行功能,Cassidy研究發現,兒童由於抑制對突出現實線索做反應的控制執行功能不足,表現為在假裝錯誤信念中的作業成績優於在標準錯誤信念任務中的作業成績。社會交往能力,實驗室錯誤信念任務研究發現,社會理解能力高的兒童在假裝遊戲及要求理解他人心理狀態的社會行為中有更高技巧。說明兒童心理理論的發展促進其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