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桂烏口樹

假桂烏口樹,是茜草目茜草科烏口樹屬的一種植物。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假桂烏口樹
  • 拉丁學名:Tarenna attenuata (Hook.f.) Hutch.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 :木蘭綱
  • 茜草目
  • 茜草科
  • 烏口樹屬
  • 分布區域:廣東廣州、南海、台山、寶安、珠海、陽江、茂名、封開、海康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物種價值,物種來源,參考文獻,

形態特徵

灌木或喬木,高1-8米。葉紙質或薄革質,長圓狀披針形、長圓狀倒卵形、倒披針形或倒卵形,長4.5-15厘米,寬1.5-6厘米,頂端漸尖或驟然短漸尖,基部楔形或短尖,全緣,有時略背卷,乾時變黑褐色,兩面無毛,或有時在下面脈腋內有短毛,上面稍光亮;中脈在上面常凹入,側脈纖細,5-10對,在下面凸起,在上面平或稍凸起;葉柄長 0.5-1.5厘米;托葉長5-8毫米,基部合生,上部漸尖。
傘房狀的聚傘花序頂生,長2.5-5厘米,寬4-6厘米,三歧分枝,分枝稍密,總花梗較短;苞片和小苞片小,鑽形,寬約1.5毫米;花具長2-5毫米的花梗或幾無花梗;萼管陀螺形,長約2毫米,裂片極小,長約0.5毫米,三角形,頂端稍短尖;花冠白色或淡黃色,冠管長2-2.5毫米,喉部有柔毛,頂部5裂,裂片長圓形,長約5毫米,開放時外反;雄蕊5枚,伸出花冠,花絲短,長約1毫米,花葯線狀長圓形,長約5毫米;花柱無毛或有毛,長約8毫米,柱頭伸出,長約6毫米,胚珠每室1顆。
漿果近球形,直徑5-7毫米,成熟時紫黑色,頂部有宿存的花萼;種子2顆。花期4-12月,果期5月至翌年1月。

生長環境

生長於海拔15-1200米處的曠野、丘陵、山地、溝邊的林中或灌叢中。

分布範圍

產於廣東廣州、南海、台山、寶安、珠海、陽江、茂名、封開、海康和徐聞,香港,廣西柳城、容縣、都安、合浦、龍州、靖西、大新、宜山、羅城、寧明、凌雲和樂業,海南瓊山、屯昌、萬寧、陵水、崖縣、保亭、樂東、東方、白沙、昌江、澄邁和儋縣,雲南蒙自和勐臘;國外分布於印度、越南和高棉。模式標本采自我國,具體地點不詳。

物種價值

全株供藥用,能祛風消腫、散瘀止痛;治跌打扭傷、風濕痛、蜂窩組織炎、膿腫、胃腸絞痛。

物種來源

J. Hutchinson 在 Tarenna sylvestris Hutchins. 的原始描述中提出因其花梗較短,具有較大的苞片和萼裂片而與本種相區別,但據檢查雲南有關標本,發現其花梗、苞片和萼裂片與本種的無異,其他性狀也無區別;編者認為兩者實為同一種,故予以合併。

參考文獻

Tarenna attenuata (Voigt) Hutchins. in Sargent, Pl. Wils. 3: 411. 1916; Merr. in Philip. Journ. Sci. Bot. 13: 160. 1918; Merr. in Lingnan Sci. Journ. 6: 331. 1928; 海南植物志3: 317. 1974; 中國高等植物圖鑑4: 231, 圖5875. 1975.——Stylocoryna attenuata Voigt, Hort. Suburb. Calc. 377. 1845. ——Webera attenuata Hook. f. Fl. Brit. Ind. 3: 104. 1880; Hemsl. in Journ. Linn. Soc. Bot. 23: 380. 1888. ——T. sylvestris Hutchins. in Sargent, Pl. Wils. 3: 411. 1916; 雲南種子植物名錄, 下冊: 1274. 1984, syn. nov.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