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想構成法是讓人們先對事物及其特性作出假想,然後通過假想提出新方案的方法。目前,假想構成法已被許多公司套用於人才的培訓中,提高員工的創造力。同時也有企業運用它作為開發新產品和預測技術發展的手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假想構成法
- 外文名:Imaginary constitution
- 創立者:丁·阿諾德
假想構成法的背景說明,假想構成法的具體操作,假想構成法實施要點,
假想構成法的背景說明
假設構成培訓簡稱假想構成法。它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丁·阿諾德創立的。
阿諾德在教學中發現,學生常常受到習慣性思維的束縛,思考問題缺乏創造性。為了改變這一狀況,他設計了一種產生創新構想的方法,即假設構成法,用來開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採用此法訓練學員,主要是引導他們進行一種開發假想活動。
“假想”是一種假定性的構想,多提假想能幫助人們克服思維定勢,衝破舊的思維框架,使思維更加靈活,拓寬思維領域,把人們從習慣性思考中解放出來。
以假想為基礎,人們可以大大發揮自己的聯想力,得到許多創造性的構思,也能富有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假想構成法的具體操作
1、準備階段
1)確定課題(如改善某一產品,以生產鎖的氣動組合工具機為例)。
2)確定會議室、時間、參加人員(不超過10人,人員應包括員工、專家等各個層次的職工)
3)指導員應了解頭腦風暴法以假設構成法,同時也應讓參與者了解這兩種方法。
2、實施階段
1)列舉課題的性質(如工具機的原料、功能、優缺點等等)。
2)以列舉出的性質為目標,有針對性的提出假想(如對原料、優缺點提出假想)。提出假想時的形式應與頭腦風暴法一致,提出的程式可參照下列程式:
A、列舉希望點
不同階層的員工對同一目標總有不同的希望,以工具機為例,對基層操作者來說應是便於操作,而對領導者而言,還應高效率低消耗等等。人們對同一事物的希望是很多的。因此可以通過搜尋和收集人們的希望,把這些希望點作為假想的雛式或基礎。
B、列舉缺點
它是指將事物的缺點一一列舉出來,選擇重要而且容易攻破的缺點,作為假想的雛形或基礎,進行分析研究。
選擇可行的假想。(絮分析發現未來鎖具需求應以更新穎、性能全、價格低的鎖具為主,因此,需要設計一種具有靈活、效率高、成本低、操作維持方便的鎖具加工設備)即從經濟性、時間性、實用性等方面進行可行性研究,選擇可行性的假想。
3)確定實現假想的方案。
這是指在對假想進行可行性分析後,尋找各種技術情報,設計生產方案來完成假想。如可從電氣、液壓、氣功等技術中,選擇適合需要的氣動技術,用於未來的工具機中。
假想構成法實施要點
1、參加者應該是對課題有充分了解的有關人員。
2、列舉希望點時也可以通過市場調查等方式進行,以保證產品有需求。
3、列舉缺點時也可以徵求顧客的意見,以完善自己的產品,吸引更多顧客。
4、進行假想構成法時,應採取頭腦風暴法的形式,並注意頭腦風暴法使用時應當心的問題。
5、確定實現假設的方案時,應大量搜尋社會上的有關資料情報,使方案更完善、更易執行。